《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24 21:3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少年王冕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5个生字,读准“闷得慌”、“载着”、“供他读书”等词句,掌握“闷、载、供”三个多音字,结合语境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背第五自然段;能借助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句,理清文章的脉络,运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3.紧扣“弃学放牛”、“学画荷花”两件具体的事例,体会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层层推进学生,多元感悟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美好人格。
4.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名著、走进名人的好奇心,以开阔学生阅读的视野,积淀厚重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紧扣“弃学放牛”、“学画荷花”两件具体的事例,依托相关资料及对课文内容的拓展补白等形式,多元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美好人格。
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文字背后所蕴含情意,从而感悟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的美好品德。
【设计意图】纵观本单元,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的阅读既要“博览”,又要学会筛选,要“去粗留精”。进入第三学段后,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较多具有个性化,因此教师除了继续加强“双基”教学外,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体验,享受阅读的愉悦。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让“语文味”充满整个课堂。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读默结合,交流评价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练习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读画、想象、批注、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的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美好人格。
4.借助小练笔及拓展阅读,深化对文本的体验,同时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2.制作《少年王冕》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搜集王冕相关资料。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以及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的洪教头。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出这样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来刻画的。)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名人 (板书):王冕
2.交流王冕资料。
3. 总结板题:一个家境贫寒的放牛娃,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刻苦好学,成了画荷花的高手,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少年时的王冕。(板书:少年)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刻画人物的方法,目的是为学生深入地学习文章提供一个方法指导,在精读中更好地理解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王冕的相关信息,把课外与课内进行有机整合,使我们的课变得“充实”“厚实”起来,更使王冕的人物形象凸现。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效果
1.检查预习单中生词的认读情况
指名读后齐读
强调:(1)字音:“载”字在“载着”中读zài,另一个音读zǎi,如“三年五载”。“闷”在“闷得慌”中读“mēn”,另一个音是“mèn”如“烦闷。
(2)字形:“隔壁”的“隔”字右下不要写成两横。
2. 检查学生课文朗读的正确、流利的程度。
(1)指生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优缺点。关注文中“供他读书、供你两顿饭”中“供”的正确读音。
(2)重点指导第5自然段的朗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交流表示时间的词语:“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
2. 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在朗读中引导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二(2~4)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四(7)十七八岁时,王冕每日作画读诗,从此家境转机,不愁衣食。
练习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
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板书: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
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主要通过文中的哪两件事表现出来的?
(板书:弃学放牛 学画荷花)
【设计理念】通过预习单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的效果,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中,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事件的梗概,这些环节充分落实了《新课标》第三学段中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及阅读教学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说出自己的感受。”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学习“弃学放牛”----- 感受王冕的孝心和好学之心。
1.自读学习。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描写少年王冕“弃学放牛”的2—4小节,想想从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少年王冕的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并在关键词句旁用词语、短句写下批注。
2.学生轻声读文,品词析句,教师巡视指导,掌握学情。
3.交流感受。
预设:
出示: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自由读,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
---讨论:王冕是不是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引导学生谈观点,摆证据。)
(2)出示: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指名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思考:从母亲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你能把母亲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指生读母亲的话,师相机评价。)
---从母亲的话中,你读懂王冕做这个决定的原因了吗?(是为了安慰母亲)
如果请你们来当一回王冕,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跟母亲说?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母子对话。
(3)出示: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他总舍不得吃……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
预设:
---“陪伴”----白天放牛可能很累,晚上需要早点休息,可他却去陪伴母亲。 你知道王冕是怎么陪伴母亲的吗?
(说说话聊聊天、帮助做做针线活或者家务……)
---两个“舍不得”:一是舍不得吃腌鱼腊肉,都留给母亲(看出孝敬母亲);
二是舍不得花一分点心钱,都是为买书学习(看出勤奋学习)。
---指导朗读。
4.总结学法:
解读人物的精神品质,我们就要紧扣人物的一言一行,抓住细节展开想象,读到人物的心里去。
【设计意图】在新课程理念下,生本的最终目标可以说是先学后教,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课文的2-4自然节,标注自己的感悟,体会王冕“弃学放牛”感知其孝心及好学之心,这也是实现自主互动课堂的前提和标志,这样通过引领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默读、分角色等多种形式品读,感知人物精神品质,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这一方法,努力实现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让语文课堂彰显出“语文味”。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弃学放牛”这件事感悟到了王冕的孝心和好学之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再一次走进课文,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细细体会,进一步去认识那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王冕吧!
学习“学画荷花”-----深悟王冕的孝心和好学之心。
1.自读学习
同学们,请用上节课学的方法,自由默读课文描写少年王冕“学画荷花”的5、6两小节课文,想想从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少年王冕的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
交流感受
预设:
(1)出示:“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
---学生自由读,谈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没有一处不像真的”、“争先恐后”谈体会。
---拓展想象:王冕的荷花画得这样栩栩如生,你知道在这三个月里付出了多大的辛苦吗?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到王冕画画的场景里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
---生思考,想象说话,教师相机评价。
过渡:由于王冕的勤奋刻苦,后来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当初,是什么原因,让他产生画荷花的念头呢?(雨后的美景)
(2)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读了这段文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的感受吗?
---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荷花的美?(学生抓重点词、句谈感受)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这段文字。
师:是啊,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一池美丽的荷花,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课件:美丽的荷花图)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描写或赞美荷花的诗句呢?
(生交流后出示)
(生再读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3)学习写作方法
雨后的景色实在美丽,默读这一段,思考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把雨后的景色写得这样美丽?
预设:
---用词准确。抓住“镶”、“透”、“洗”理解词语的准确运用。
---按一定顺序。引导学生找出“天空中——山上——山下——湖里”总结叙述顺序是:从高到低,从远到近。
(4)练习背诵。
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这么优美的语言,同学们想不想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下面,让我们一边体会着这些写作方法的魅力,一边将这美景快速地记在心里吧!
出示: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 )云边上镶着( )云。阳光( )来了,照得湖水( )。山上( )一块, ( )一块;山下树木葱茏,( ) 。树枝像水( )一般, ( )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 )。
---学生根据提示自由诵读。
---指名诵读。
---齐背。
过渡:七泖湖在王冕的眼里真是美不胜收啊,可在秦家人的眼里却仅仅是一个乘凉的地方。
学习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出示: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来,交给王冕,指着门外说:“离这不远就是七泖湖,湖边的草地上有几十棵合抱粗的垂杨柳,十分阴凉......”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步感知对比衬托的写法,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王冕的认识。
过渡:同一处景物,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呢?
出示:“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自由读,你读出了什么?
展开想象,自由谈王冕可能读哪些书,明白了哪些道理?
【设计理念】通过想象及指导背诵训练,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王冕学画的艰辛和不易,从品读、背诵优美语段,推进学生对王冕勤奋好学的感悟。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景物描写的方法、依托提示语背诵法、感知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不仅推进了学生对人物的感悟,又实现语言文字的积累,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第一部分指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目标。让“语文味”回归课堂。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回归整体,积累拓展。
1.学生自由浏览课文,思考:你眼中的王冕是一个 、 的人。
你知道具有王冕一样品质的人还有 (名人或你身边的人),你知道与他们相关的故事吗?
2.读写训练。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少年王冕》一课。知道了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人。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又来到了七泖湖边。想象一下,他们会看到一幅什么样的景色?母子俩会说些什么?
 
3.摘录课文中描写雨后美景的好词、佳句。
(七)名著推荐。
后来,他一边侍奉母亲,一边勤奋作画、读书。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还会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发生呢?老师推荐大家阅读《儒林外史》,你肯定会有所发现。
【设计意图】读写小练笔是对文本体验的深化过程,也是对文本中人物及内容的一个整体感知与延伸,通过读写训练,再一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升华情感。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进一步应用语言,内化语言,积淀厚重的人文素养,让“语文味”向课外延伸。
(八)【板书设计】
孝敬母亲 “弃学”放牛
少年王冕
勤奋好学 学画荷花
附1前置性学习单 班级: 姓名:
24.少年王冕
一、读一读,把你认为难写的词抄一抄,再听写。
葱茏 耽误  晶莹  贴补  高手  载着 青翠欲滴 
高手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闷得慌 争先恐后
搜集关于王冕的相关资料。
——————————————————————————————————
三、走进文本感知课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记录预习中产生的疑惑。
自评:
教后反思
以事悟人,凸显“语文味”
一般来说,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人物的形象,《少年王冕》一课,就属于这类题材的课文,为此,我在教学上紧扣“弃学放牛”、“学画荷花”两件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多元感悟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美好人格,“以事悟人”为主线,解读文本,凸显“语文味”。
品词赏句,品出“语文味”。
诗人余光中曾经说过:“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魂不朽,让我们常保中文的灵动与清纯。”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实际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表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的词句,如两个“舍不得”、“母子对话”、“学画荷花”等重点词句,揣摩这些词句的作用与妙处,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多形式地指导朗读,从中在体会景物描写的方法、依托提示语背诵法、感知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的同时,还推进了学生对人物的感悟、实现语言文字的积累。
读写训练,回归“语文味”
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统一的课堂,为此,我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中,通过浏览课文,回归对王冕这个人物的整体认知,拓展与之相类似的名人和名事,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名人高尚品德的感染、熏陶和激励,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 通过想象读写小练笔这个环节,对文本再一次的深化,也是对文本中人物及内容的一个整体感知与延伸,通过读写训练,再一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升华情感;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名著、走进名人的好奇心,开阔学生阅读的视野,进一步应用语言,内化语言,积淀厚重的人文素养,让“语文味”向课外延伸。
总之,由解读文本,到感知写法,再到读写训练,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课堂教学真正回归“语文味”。
葱茏 耽误  晶莹  贴补  高手  载着 青翠欲滴 
高手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闷得慌  争先恐后  
起初画得不好,可王冕不___________,他每天来到池塘边______________;烈日炎炎下___________;狂风暴雨中他____________……就这样,_________,画掉了许多纸,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
美不胜收,心旷神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晓出净慈寺》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池上》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