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24 21:42: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 “探望、姹紫嫣红、染红、欣赏”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品析“栽花赏花”和“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体会父子之间的爱。
4.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信中两处“美好的东西”的不同含义;通过角色转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5.回忆书信格式,根据父亲来信的内容,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析“栽花赏花”和“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体会父子之间的爱;理解信中两处“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培养语文合作学习能力。
难点:通过角色转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及读书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概括课文每部分内容,划分意义段,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批注、交流、汇报、移情体验、感情朗读等形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按照学过的预习方法提前预习好课文。。(见附件)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礼物,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2句名言,指名读:
(俗话说:“好的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保持良好心态。用名言警句导入新课,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随即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这两句名言既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也是学习本课要揭示的中心。)
2、知道这是谁说的吗?(高尔基)
3、简介高尔基。
(1)出示高尔基图片:这就是高尔基,他前苏联文坛上有一颗耀眼的明星。
板书:高尔基
通过预习你对高尔基了解多少?指名简介。
(幻灯片出示作家卡片)
补充资料:他小时候生活很贫苦,8岁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做工之余勤奋读书,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笔就像他的武器,作品充满战斗力,他也因此遭到了反动势力的迫害,列宁为了保护他,把他流放到意大利一个孤寂的小岛上,在那里他过着寂寞的生活。
(时时处处皆语文。依托教材,但不依赖教材,把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探究性准备,达到提升知识、情感、能力的目的。)
(2)高尔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很爱自己的儿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故事。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昨天,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就将自己预习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组同学及时进行补充。)
(1)字词关。(出示生词:)
强调“镢头、妻子”的第二个字读轻声,指导书写“妻、庞”。
(2)朗读关。
①指组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②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主要写了高尔基在岛上休养时,他的儿子来探望他,栽了许多鲜花,高尔基赏花后,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告诉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课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总写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
第二段(2—5)写儿子来到上探望父亲栽了很多花,父亲看着这些花很感动。
第三段(6—9)写高尔基写信教育儿子。
(3)感悟关。
交流在预习中自己读懂了什么,简单阐述自己感悟最深的语句。
3、小组交流:在预习中,你有什么问题?
(能解决的直接解决,解决不了的或者认为有研究价值的由组长汇总,一会汇报。)
4、筛选整合,汇总问题。
(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情况,采用了小组合作汇报的交流形式,给予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在能正确读准生字词和课文的基础上,交流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最后整合、归纳,留下贯穿全文的大问题。这样,学生能读懂的问题不必讲,整个课堂都围绕着学生不懂的、能突破教学重点的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来解决,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高尔基说:“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高尔基为什么说“鲜花是美好的东西”?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在课文中鲜花的美好体现在什么地方?
(①儿子种花时的情景②鲜花的样子③高尔基欣赏花时的心情)
现在,我们自主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然后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来感受高尔基所说的鲜花是美好的东西。
请看小组合作学习提示:(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读书感受。
2、指组汇报。
(1)儿子种花时的情景是美好的。(出示第三自然段)
A.抓住“探望”“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各种各样”等,重点让学生体会。
“探望”是指远道而来看望。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喀普里岛休养,而他的儿子远在苏联,那时飞机还没成型,需要坐四十多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四十多小时,那就是两天三夜,这一路肯定会非常得劳累,可是儿子来到爸爸身边以后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千山万水也隔不断儿子对父亲的爱!
“只有”“还没有”(年龄小,个子小,力气小)
“一直忙着”(整整一个假期,儿子不顾长途劳累,心中想到的只有父亲,只是希望爸爸身体早日康复,完全忘记了身体的疲惫。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
“各种各样”(花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给父亲减除病体的痛苦,消除他写作之余的疲劳,他栽了一棵又一棵,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
B.想象练习:儿子在种花的过程中,会想些什么呢?
(①当我回家了,希望这些花能陪在父亲身边,让他不再孤单寂寞。
②当父亲看到这一大片美丽的花海,心情肯定会很愉快的,那么父亲的身体就能很快的康复。)
C.总结: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儿子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父亲深深的爱,在他忙碌的劳作中传递着这份沉甸甸的爱。谁愿意来读一读,感受这份爱。指名读,让我们一起用心读好这段话。
这幅儿子种花的画面是那样的感人,饱含了儿子对父亲的一片深情,所以说“鲜花是美好的”。
D.作业: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儿子种的鲜花的样子是美好的。(出示第四自然段)
A.抓住“姹紫嫣红”感受花的颜色多,样子美。“散发出阵阵芳香”感受花的香、美。
B.谁能通过朗读读出鲜花的美丽?(配乐读)其他同学想象: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画面?指名回答。
C.姹紫嫣红的花儿在微风中倾诉着儿子深深的情,阵阵芳香传递着儿子浓浓的爱,只只蜜蜂送来儿子深深地祝福。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和高尔基一起欣赏这遍地的鲜花。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高尔基信中“美好的东西”带动第3、4、5自然段的教学,从中体会到那些花的美,感受到它们的确是美好的东西,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中深深地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这里的每一朵花,都饱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
D.小结:儿子种的花很美,它给高尔基带来了欢乐,使原本孤寂的小岛变得生机勃勃,所以说“鲜花是美好的”。
(3)高尔基见花如见子的心情是美好的。(出示第五自然段)
A.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姹紫嫣红的花,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些花真漂亮,儿子的心灵和花一样美好,,我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我多么希望儿子能在我身啊!)
B.在鲜花的陪伴中,高尔基不仅感受到了花的芬芳和美丽,还感受到了儿子真挚的爱,难怪他说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C.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组织交流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由小组长来组织本组的学生汇报,其他组同学做补充,引导学生充分交流阅读体会,珍视学生的感悟,及时进行点拨和朗读指导。)
4.师小结:
千山万水隔不断父子情,懂事的儿子在忙碌的劳作中传递着自己对父亲深深的爱。欣赏着这姹紫嫣红的鲜花,想着儿子那红扑扑的脸庞,高尔基被儿子真挚的感情所打动,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同时又感慨万千,于是他欣然提笔,给远方的儿子写了一封意味深长的信,他想通过信告诉儿子什么呢?我们边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边理解这封信。
5.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解决大家提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1)自读课文的第三部分,也就是6—9自然段,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读明白的在小组内交流。
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②小组交流读书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理解这一段,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尽量让他们自己弄懂,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学生交流,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指组汇报。
①要是你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预设:这里的“美好的东西”指的是帮助、关爱、付出、奉献……)
教师引导:是啊,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关心的眼神……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生活中你们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学生谈自己的例子。
(教学预设:记得有一次,我的同桌忘记带文具了,我就把自己的文具借给他,看到他开心的笑脸,我也很高兴。
上次,我的一位同学流鼻血了,我赶紧从衣带中掏出纸巾,为她擦去血迹,那位同学一个劲儿的谢我,那时侯,我觉得我很快乐。
在公共汽车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座位,我把自己的位子让给她,她高兴的说:真是一个乖孩子。当时,我觉得我很幸福。)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语,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真诚的付出,都是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所以高尔基说——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②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这里的“给”就是给什么?(给别人帮助、关爱、奉献,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
“拿”指什么?(指索取,一味的得到别人的关怀而不付出。)
谁能说说“‘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意思是什么?指名回答。
(3)小结:当一个人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在大家心中是那样重要,你的人生价值就得到了体现,你就会感到快乐,这就是“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4)大家看,“给”字后面为什么要加逗号呢?我们来比较一下。
指名回答。(加了逗号,强调了“给”。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
师小结:大家体会得真好!“给”后面停顿一下,更能强调“给”的重要,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请你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齐读这句话。
总结:高尔基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崇高的爱,他写信教育儿子,希望儿子能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现在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这封信。
齐读7—9自然段。
(理解体会高尔基的信,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然而,由于其中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奥的哲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就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遵循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的、理性的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身边熟悉的事情来理解“美好的东西”、“‘给’,永远比‘拿’愉快”等,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接受;同时,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教学建议,采用了读中感悟、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来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学写回信,情感提升
1.儿子收到了高尔基寄来的信,很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在给父亲的回信中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1)告诉爸爸来信已收到。
(2)自己很想念爸爸。
(3)想去看看自己栽种的花。
(4)告诉爸爸,明白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自己也要做一个帮助他人,乐于奉献的人。讲述自己的乐于奉献的经历。
2.回忆书信的格式,课件展示。
(告诉学生高尔基儿子的名字,或让学生署“爱你的儿子”。)
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展示,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实际上是让学生把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能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同学们,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请永远记住高尔基的那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让我们以此共勉。这样,你的人生将会无限愉快而精彩。
这篇文章很有教育意义,课后我们要把它背诵下来。也希望大家向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能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记录下来。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文本只是一个范例,真正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并在生活中延伸这种真诚的付出,所以我在整堂课结束的时候鼓励学生去做一些能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做一个乐于付出爱的人。)
七、板书设计: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附1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预习单
班级: 姓名:
一、自主识字,学习生词
1. 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2.我能读正确。(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休养 芳香 镢头 探望 彩霞 欣赏
妻子 愉快 栽种 染红 脸庞 假期
姹紫嫣红 轻轻摇晃
3. 我能写美观。(先描红课后生字,再仿写,注意对比字的间架结构)
4. 词语我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先查关键的字,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悟。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
2.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并简要概括段意。
3.记下你在读书时的疑问。
三、查阅资料,制作卡片。
请你搜集高尔基的资料,为他做一张资料卡片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想象,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了问题,感悟到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合作学习能力。教学中,我以读代讲,读悟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大胆地展开想象。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谈出对“美好的东西”的理解,谈出对“给”与“拿”的理解。
最后趁热打铁地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拓展练习,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把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能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虽然本班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但我相信“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已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了,相信他们能力所能及的生活小事中体会到“给”的乐趣,从而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没有分配合理,在写回信时,留的时间比较少,有的学生没有把信的内容写具体,写深刻。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休养 芳香 镢头 探望 彩霞 欣赏 脸庞
妻子 愉快 栽种 染红 姹紫嫣红 轻轻摇晃
(1)高尔基为什么说“鲜花是美好的东西”?
(2)高尔基说“要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这“美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我读了 遍;我能够做到:正确 流利
姓名 国籍
生平简介
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书籍
高尔基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