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4张PPT)
语文园地
第1课时
《观潮》
《走月亮》
《现代诗二首》
《繁星》
交流平台
写
说
背
练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01
交流平台
(交流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本单元重点学习了“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阅读方法,相信你在阅读实践中也获得了很多新体验,今天我们就借交流平台一起来交流分享吧!
一、围绕“边读边想象画面”
交流本单元的学习体验
什么是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带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边读边想象画面?
“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使文字描述“活”起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文字之美和情景之美。
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感受
读《观潮》时,我仿佛身临其境,目睹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读《走月亮》时,随着文章的描写,我就像看电视剧一样,一路走,一路欣赏月下的美景。
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感受
读《现代诗二首》时,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想象着鸟儿驮着夕阳归巢,夕阳染红芦苇的美景;想象着蓝天下,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样子,不知不觉就读懂了这两首诗。
读《繁星》时,我仿佛听到了大海的声音,看到了一个人躺在甲板上仰望星空的情景。
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
情景之美。
可以更好地
理解文意。
调动多种感官,增强阅读体验。
边读边想象画面的作用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
小结:三位学习伙伴的话题中心是“交流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你是怎么理解学习伙伴的话的?请联系刚才的讨论,结合课文实例,一起来说一说吧!顺便分享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阅读课外书时的感受。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通过想象,我仿佛 到了钱塘江大潮由白线变成水墙奔腾而来的画面。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通过想象,我仿佛 到了钱塘江大潮由白线变成水墙奔腾而来的画面。
看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通过想象,我仿佛 到了秋虫的鸣叫声,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鱼儿跃出水面的泼剌声,落水时的扑通声,沟水的汩汩声……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通过想象,我仿佛 到了秋虫的鸣叫声,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鱼儿跃出水面的泼剌声,落水时的扑通声,沟水的汩汩声……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听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通过想象,我仿佛 到了果园里各色水果的甜香味……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通过想象,我仿佛 到了果园里各色水果的甜香味……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
闻
刚刚大家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来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调动多种感官
见其形
视觉
……
听其声
闻其味
听觉
嗅觉
你觉得这个省略号里藏着什么呢?请你说一说吧!
还能尝到味道,有时书上描写食物味道的时候,我好像也尝到了。
还能触摸到,比如读到大熊猫毛茸茸的,我想起我们家的小狗摸上去也是毛茸茸的。
读文章的时候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除了可以根据文字想象画面,我们还可以根据图片来想象画面。根据下面这幅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我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瀑布下泻时拍打石壁的声音,落入水潭的“哗哗”声……
我看到了潺潺的流水;下泻的瀑布;清澈的水潭;各种形状的长满绿苔的石头……
我闻到了绿苔散发出的苦涩的腥味;附近山林里飘来的野花香……
小结
读文章时,我们要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同时也是一种享受阅读的好办法。
二、拓展课外阅读,
进行实战验收
读下边的文字,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夏天的傍晚,潮湿的凉气从山林里吹来,从竹篷里吹来,从青蛙们咕呱咕呱吵闹的水田里吹来,还从大青树里散发出来。
我仿佛感受到凉气从四面八方吹来,扑在脸上。
我听到了山林中沙沙的风声,听到了青蛙咕呱咕呱此起彼伏的叫声……
《玩月亮》
02
词句段运用
一、朗读词语,想象画面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luó
xuān
lóng
chè
xiāo
qiǎo
请你大声读一读吧!
你知道这些词语都是什么意思吗?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语境,说一说它们的含义吧!
词义: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
杂喧闹。
语境:街上发生了交通拥堵,一时间人声鼎沸,一片混乱。
人
鼎
声
沸
·结合语境,明晰词义
课文回顾: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词义:锣声的敲击声响彻天空,形容激烈战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
语境:庆祝大会上彩旗飞舞,锣鼓喧天。
锣
喧
鼓
天
·结合语境,明晰词义
词义: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语境:黄果树瀑布像一条器宇轩昂的银龙,呼啸着从
天上冲下来,地动山摇,震耳欲聋。
震
欲
耳
聋
·结合语境,明晰词义
词义: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语境:教室里,同学们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响
云
彻
霄
·结合语境,明晰词义
词义:形容小声说话。
语境:身后的老人低声细语了一阵,继而又安静下来。
低
细
声
语
·结合语境,明晰词义
词义:背地里小声说话。
语境:两个人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
窃
私
窃
语
·结合语境,明晰词义
词义:形容非常安静。也指人沉默不语,保持安静。
语境:上课铃声响过以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鸦
无
雀
声
·结合语境,明晰词义
词义: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语境: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
的希望和喜悦。
悄
声
无
息
·结合语境,明晰词义
请你根据词语的意思,说一说两组词语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形容声音的四字词语。
不同点:第一组形容声音大,第二组形容声音小,甚至没有声音。
两组词语有哪些异同?
请你从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词语,创写一个语段。
广场上的歌声响彻云霄,天上的星星听到后也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操场上人声鼎沸,我趁老师不注意,悄无声息地走到了他身边。
夏日的夜晚,山里鸦雀无声,忽然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袭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例句展示:
读这些词语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请你说一说。
·词语——人声鼎沸
我想到了课下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的场面,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在跳皮筋,有的在赛跑……整个操场人声鼎沸。
·词语——锣鼓喧天
我想到了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全校师生欢聚在一起敲锣打鼓、欢庆节日的画面,那场面真的是锣鼓喧天。
·词语——低声细语
我想到了秋天的时候,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低声细语的画面。
·词语——窃窃私语
我想到了两个小朋友背着大人小声说话的画面。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声音的词语呢?
形容声音大的还有如雷贯耳、声如洪钟等。
形容声音小的还有呢喃细语、声若蚊蝇等;形容无声的还有万籁俱寂等。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声音的词语呢?
小结
读词语时,调动多种感官去想象,画面会更立体。
二、运用词语,描述事物
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风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
·
·
·
·
·
·
·
·
·
·
·
·
·
·
·
风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
·
·
·
·
·
·
·
·
·
·
·
·
·
·
·
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请你从左边选一个事物,用上右边的一两个词语描绘它,把想象到的画面跟大家说一说。
(1)选择事物,想象画面——以“风”为例。
“风”是什么样子的?风吹过时,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
大风吹过麦田的画面
微风吹过平静湖面的画面
秋风吹落树叶的画面
风吹蒲公英的画面
风吹草地的画面
风车被吹动的画面
你还能想到哪些与“风”有关的画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2)结合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将想象到的画面表述出来。
在表述的时候,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修饰词或者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会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起风了!顿时,寂静的田野热闹起来了!柳树枝在风中摇摆,草地上涌起了波浪……
(2)结合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将想象到的画面表述出来。
请你从右边选择词语,分别对“烟花”“雷雨”“小狗”进行描述,并写下来。
·例句展示——小狗
顽皮的小狗一会儿工夫就跑的无影无踪,过了一会儿又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一会儿工夫 过了一会儿
·例句展示——烟花
霎时,一簇簇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就像给黑色的夜幕绣上了一朵朵美丽的花。
霎时
·例句展示——雷雨
夏日的午后,忽然乌云密布,雷雨大作,街道上的行人顿时加快了归家的脚步。
忽然 顿时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园地,一起看看“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两个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01
书写提示
1.观察教材中的书写范例,谈一谈在横格纸上写字需要注意的
问题。
1.观察教材中的书写范例,谈一谈在横格纸上写字需要注意的
问题。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根据书写提示,总结把一段话写美观、工整的要点。
2.根据书写提示,总结把一段话写美观、工整的要点。
★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请你根据书写提示,练习书写吧!写完之后同桌互评。并根据评价再次练习书写。
02
日积月累
唐朝有位诗人,因擅长写山水诗而著名。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赞誉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就是王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王维的《鹿柴》吧!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zhài
wéi
fǎn
tái
1.请你借助拼音,大声朗读古诗。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
·资料卡
2.请你结合图片,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请你结合图片,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幽静的山林不见人影,只听到人们说话的声音在回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落日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射进树林深处,斑斑驳驳的光影又映照在湿润的青苔上。
重点字词点拨:
①鹿柴:地名。柴,同“寨”,是栅栏的意思。
②但闻:只听见。但,只;闻,听见。
③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同“影”,在这里读yǐng。
④复:又。
⑤青苔:指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
在这首诗中你能看到哪些画面?听到哪些声音?闻到哪些气味?
我仿佛听到了有人在我耳边说话的声音。
我好像看到了夕阳返照进深林里,又照到了青苔上。
古诗赏析
本诗清新自然,透出绘画的意境。落笔先写空山“不见人”,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了夕阳余晖的映照,给人幽静、隐逸的感觉。
王维后半生徘徊于做官与归隐之间,此时他的山水诗创作达到了高峰,他将绘画美、音乐美融入诗歌中,充分展现了他诗歌创作中的意境美。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是对王维诗作的高度评价。
王维诗中的意境美
·素材拓展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jiàn
·素材拓展
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luán
lài
·素材拓展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hu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