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1-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1-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7 22: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组成细胞的分子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目标
说出组成细胞的元素都来自自然界,但各元素相对含量又与无机环境不同
说出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主要微量元素,说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主要种类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结果基于实验简述组成细胞的物质的特殊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安排
教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生石花”是一种生物,自然界的石头形态与生石花相似,但没有生命的各种特征;“大熊猫”是生物,熊猫玩偶不是生命,“阿尔法狗”智能机器人也不是生命。提问“什么是生命?”为什么细胞能表现出生命特征?是组成细胞的分子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新课讲授
组成细胞的元素
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种类上: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细胞与无机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差别很大 含量上: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分类和地位
细胞中的元素
注意:(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含量的多少,而不是生理作用,含量少的不一定不重要。
都是基于大量不同种类细胞的统计结果所得出,单独分析某一细胞,微量元素的含量不一定比大量元素低。
(2)铅(Pb)、汞(Hg)在细胞中含量也很低,但不属于微量元素,因为它们并不是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前提是必需元素。
元素缺乏与疾病的相关性:
缺Fe:人体患贫血;果树患黄叶病
缺Ca:成年人缺钙患骨质疏松症;人血液中缺钙会出现抽搐现象
缺I:人幼年患呆小症;成年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B: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
缺Mg: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O>C>H>N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C>O>N>H
来源和去向
(1)最终来源:无机环境中有选择的吸收
(2)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以离子形式
(3)生物体直接或间接获得无机环境中元素方式不同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分类和地位
区分:一般有机物是指除了CO2、碳酸盐及碳酸以外的含碳化合物。
特点
不同生物组织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别
例如:梨的果实细胞中糖类和水等物质多,不含叶绿素
应用
日常膳食中做到合理搭配,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
探究: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显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①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50-65℃水浴加热)
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半乳糖 非还原糖:蔗糖、淀粉
②脂肪 + 苏丹Ⅲ→橘黄色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与肽键反应)
(二)材料选择及实验操作步骤:无色或接近无色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类
①实验材料:梨匀浆,葡萄匀浆,白萝卜匀浆 甜菜、甘蔗、西瓜 ×
②试剂:斐林试剂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1)性质不稳定,现配现用
2)原理:利用新制的Cu(OH)2与还原糖反应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
还原糖+Cu(OH)2
③检测方法步骤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约2min。
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④实验现象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脂肪 + 苏丹Ⅲ→橘黄色
2)实验材料:花生种子 芝麻、油菜种子 ×
3)试剂:苏丹Ⅲ染液(质量浓度为0.01g/ml)
4) 检测的方法步骤
制作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
→切片:花生子叶横切面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制片:
①先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3min,吸水纸吸去染液
②再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溶于酒精)
③吸水纸吸去多余酒精后,滴一滴蒸馏水
④盖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低后高
5)实验现象(如下图)
结果: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1)实验原理: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 蛋白质(肽键)与碱性条件下的Cu2+产生紫色络合物
2)实验材料:豆浆、鸡蛋清稀释液、鲜肝提取液
3)试剂:双缩脲试剂 (先A液,后B液)
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4)检测的方法步骤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蛋白质样品要稀释)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 ,摇匀。(创造碱性环境)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CuSO4用量、浓度都低,避免产生Cu(OH)2蓝色沉淀干扰颜色反应
实验现象(如右图)
比较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成分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实验方法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 mL摇匀,再加B液4滴摇匀
反应原理 还原糖将Cu(OH)2还原为Cu2O沉淀 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反应条件 50~65℃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
反应现象 蓝色→棕色→砖红色 浅蓝色→紫色
实验易错点提示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3)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去浮色。
(4)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粘在试管壁上不易刷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做对比。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地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胃蛋白酶 ④RNA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酒精溶液
B.还原糖的检测需要水浴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试剂的使用方法相同
D.三个实验的显色结果均不相同
3.下图为检测蛋白质的流程图,其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分别是 (  )
A.黄豆浆、双缩脲、1 mL、4滴
B.花生种子研磨液、双缩脲、4滴、1 mL
C.黄豆浆、双缩脲、4滴、1 mL
D.花生种子研磨液、斐林试剂、1 mL、4滴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以记忆背诵为主,难点在于实验探究,从实验原理、材料选择、试剂选择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记忆通过习题的处理,发现学生对知识只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并未深入理解,需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