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
想一想:
下面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
……
树叶
虫
鸟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又构成了什么呢?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2.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探究主题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怎样正确的书写食物链呢?
【重点探究】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如:树 虫 鸟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书写时要注意: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要用 连接。
观察下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以表示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青蛙
食草昆虫
蜘蛛
吃虫的鸟
草
鼠
兔
思考驿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谚语形象地描绘了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请你写出两条食物链。
树→蝉→螳螂→黄雀
藻类植物→虾→小鱼→大鱼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呢?
草 田鼠 鹰
1.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3.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
物质流动
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人会中毒。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被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
探究主题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在一片茂盛的草原上生活的兔子,其数量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为什么?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
短期内,兔子有充足的食物,数量会急剧增加。 一段时间后,数量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所以不能无限增加。
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
小结: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人类活动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等一系列惨痛的后果。
小资料
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而绝不要轻易去破坏它。
小资料
一、食物链:
二、食物网
三、毒素富集: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的交织
网内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有害物质和杀虫剂的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积累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 )
A.阳光→草→兔→狐 B.田鼠→蛇→鹰
C.草→羊→鹿→狼 D.小麦→田鼠→蛇→鹰
2.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 )
A.小猫吃鱼 B.黄鼠狼吃鸡
C.长颈鹿吃树叶 D.松鼠吃蘑菇
3.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
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 )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D
C
D
生物体 A B C D
有机汞浓度 0.51 17 31 4.6
4.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 1) 若A、B、C、D可构成一条食物链,那么生产者应是_____,
初级消费者应是_____,_____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
A
D
C
A
D
B
C
( 2)这条食物链是;
5.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这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该生态系统中,狐属于 级消费者。 (3)在不同的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草食性动物始终是 级消费者。 (4)此森林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图中描述
的,还缺少 和 成分。
5
草
鼠
蛇
鹰
次级
草
初级
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
准时的列车,不会迁就姗姗来迟的旅客;时代的巨轮,不会等待虚度年华的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