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下册 8.6 三角形外角定理(3)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下册 8.6 三角形外角定理(3)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8 05:4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外角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两个推论解决问题;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两个推论解决问题。
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定理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表达推理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首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它的两个推理,请学生起来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的内容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②如下图,在这个三角形中,有外角吗?是哪一个角?
③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推论
在△ABC中:
∠1=∠2+∠3;
∠1>∠2,∠1>∠3
合作探究
学生画五角星形,猜想五角星形的度数,利用测量、撕纸等方法,教师几何画板验证,引导学生用外角的方法证明。
例3 如图所示:五角星形的顶角分别是
∠A,∠B,∠C,∠D,∠E。
求证:∠A+∠B+∠C+∠D+∠E=180°
思考:(小组讨论)
1、在讨论过程中,若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可适当提示:想一想,怎样把五个角加起来或把五个角凑的近一点,或者利用所学的知识将其放到一个三角形中。
2、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发言,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利用蝴蝶结三角形的方法解决
②利用三角形外角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对回答问题的学生及时的给予表扬,其他同学也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多媒体演示: 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三角形
(通过多媒体演示,结合学生的讨论,让学生体会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三角形,培养将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图形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举一反三
1、如图所示.
求证:(1)∠BDC>∠A;
(2) ∠BDC=∠A+∠B+∠C
(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多个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讲解思路,同组学生补充)
2、如图所示,D,E两点在∠BAC的内部,
求∠A+∠B+∠C+∠D+∠E的度数。
分析:利用多个方法解决问题,并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
四、总结归纳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2、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三角形来
3、灵活利用三角形的外角解决问题
五、拓展提升
1、如图,直线,直线与直线分别交于C,D两点,有一点P在C,D之间运动(不与C,D两点重合),在它运动过程中,试分析∠1 、∠2 、∠3三者之间的关系?你能选用两种方法说明得到的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如图,纸片△ABC中,∠C=45 ,
∠B=115 ,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A落在△ABC外,则∠1-∠2等于
小明把一副含45 ,30 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F=90 ,∠A=45 ,∠D=30 ,
则∠α+∠β等于
(巩固提高的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检测学习成果,若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小组讨论)
六、谈谈收获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积极回顾所学新知,提高学习效率,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P58随堂练习1、2 知识技能2
选做题:P59数学理解3
(作业分层要求,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式布置作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