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习题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习题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2:3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2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梅岭三章
1.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淤滩(yǔ) 笑涡(wō) 伤痕累累(lěi)
喷薄(bó) 阎罗(yán) 取义成仁(rén)
suì(隧) 洞wō(蝸)行 bó(驳)船
cù(簇)新 jié(捷)报 血雨xīnɡ(腥)风
2.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宁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的状况”)
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删去“在”和“上”)
D.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并且”改为“和”)
D
【解析】D.“提高……习惯”不能搭配,应删去“并且提高”。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陈毅,字玉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
B.《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山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
C.“烽烟”是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
A
4.【名著阅读】下图来自名著《简·爱》,欣赏后回答问题。
(1)简·爱在洛伍德寄宿学校受到别人的误解,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时
(填人名)端着咖啡和面包跑过来安慰她。
海伦·彭斯(海伦)
(2)在洛伍德寄宿学校,简·爱被别人误解而伤心流泪时,她不仅得到了安慰,还从劝慰者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
简·爱学会了宽容,在舅妈临死前,宽容了舅妈之前的行为。知识渊博的海伦刺激了简·爱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她也去学着翻译法国小说故事书。学会了忍耐,通过阅读,简·爱渐渐戒掉浮躁,学会平静思考。
5.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疫苗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3月16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科研团队所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这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疫苗。
(1)请给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陈薇院士团队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2)疫苗是生命之苗,请为下图拟一个形象的标题,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
标题:
含义:
重拳出击
在政府部门的重拳之下,问题疫苗无所遁形。表现了政府部门对问题疫苗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对那些不法商家有着警告意味。
非文学作品阅读(13分)
“凡尔赛文学”来袭
最近,“凡尔赛文学”在网上火了,“凡尔赛文学”作品不断涌现,还上了热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台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都有很高热度。一时间,形成了一种值得思考的网络文化现象。
(材料—)
“凡尔赛”学霸版
“真羡慕你游戏玩得好,不像我,除了成绩好点,钢琴八级外,什么爱好也没有。”
“凡尔赛”生活版
“阿姨问我为什么能保持这么好的身材,天呐,172cm、45kg的我哪有什么好身材!”
(搜狐网)
“凡尔赛”中医药版
(材料二)
有人指出,“凡尔赛文学”概念是受到了讲述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的启发。凡尔赛是法国的一个小镇,距巴黎十多公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在那里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使它成为奢华贵气的代名词。有人提出,“凡尔赛文学”是“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也有人把“凡尔赛文学”的内容概括为漫不经心的做作、故作困扰的炫耀、欲拒还迎的责怪。
(摘自《凡尔赛文学:调侃还是炫耀》,光明日报)
(材料三)
评论1:生活中有孩子用这种方式炫耀,多数还是被认为是不够成熟,内在修养不够,因为这种炫耀会对别人构成一定压力。疫情下,对于不少过得比较难的网友来说,看到“凡尔赛文学”,难免要进行宣泄。要警惕“凡尔赛文学”被玩坏。这种文体还是体现了一种虚荣心,一味活在自己“意淫”的精神世界里。如果任其发展,不做引导的话,可能会带坏年轻人的三观,误导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有影响力的网络人物,不要做不负责任的传播。
(摘自《“凡尔赛文学”火了,但年轻人小心有坑》)
评论2: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倾向于认为“凡尔赛文学”的内核是高级的,只要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讽刺与幽默就是一把语言的利器,已逝的伟大作家,用这种笔法,暴露上层社会的虚荣与附庸风雅,揭露官场恃强凌弱的人间百态。讽刺也是一种发声方式,以唤醒社会中沉沦的芸芸众人,也包括你我。在《谈讽刺》中,老舍言明“作家是有正义感的”,“讽刺文学是最尖锐的批评,通过艺术形象使大家看清楚我们拥护什么和反对什么,我们怎会不需要它呢?”
(摘自《凡尔赛文学的内核与关于中产的反思》,澎湃文学)
评论3:作为炫耀的“凡尔赛文学”以“晒生活”之名行炫耀之实,流露出不健康的、缺乏自信的心态。刻意打造“高级生活”来填补空虚的内心,反映的是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可产生落差之后的“过度补偿”心理。这样的“凡尔赛文学”实质是网络环境里的表演行为,暴露出虚伪的人生态度和扭曲的价值观念。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一个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就越强烈。”换一个角度,作为文体的“凡尔赛文学”,实际上也是一种修辞术。通过运用诸如正话反说等手法,造成强烈的场景效果,带给人超越语言之外的感受。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确实需要解压阀,这类“凡尔赛文学”像无害的“自黑”或“吐槽”,起到了情绪解乏和缓解焦虑的作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凡尔赛文学”值得鼓励。
评论4:时下的文化热点大多离不开网络传播环境。“凡尔赛文学”成为文化现象也与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分不开。当下,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人们时刻沉浸在网络语境之下。网络不仅促使人表达心理状态,而且帮助人完成表达的修辞。同时,互联网强场景化、强互动性的特点,放大了情绪易于互相影响的特性,并使其传播更加便捷。“凡尔赛文学”具有语义浓缩、形式固定、场景生动等特征,又反映社会心理心态,十分符合网络传播的需要。
(摘自《凡尔赛文学:调侃还是炫耀》,光明日报,有删改)
网络流行词火得快,消散得也快,也许过不了几天,“凡尔赛文学”就会和许多曾爆红的“梗”一样,被网友创造的新“梗”代替。但是,“凡尔赛文学”的流行给我们的提示不应轻易忘却,即网民的心理状态需要更多关注和疏导,自我表达也需要更有效的引导。
6.阅读材料,选出与文本内容相符合的一项(2分)
A.“凡尔赛文学”是一种近期流行起来的新型文学创作形式,上了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台的热搜榜。
B.“凡尔赛文学”虽然还不够完善,但其内核是高级的,它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而是以讽刺的形式展现真实的生活。
C.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凡尔赛文学”必不可少,因为它起到了情绪解乏和缓解焦虑的作用,
D.“凡尔赛文学”流行的背后折射出了网民或调侃或虚荣的心理,是一种值得思考的网络文化现象。
D
7.阅读材料一,说说“凡尔赛文学”语言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点。(2分)
8.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凡尔赛文学”迅速火爆的原因。(4分)
①先抑后扬(正话反说),明贬暗褒;②自问自答;③假借第三人称视角进行炫耀;④对比。
①能够满足部分群体的虚荣心;②语言轻松幽默,可以进行调侃或自嘲;③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情绪解乏和缓解焦虑的作用;④具有语义浓缩、形式固定、场景生动等特征,又反映社会心理心态,十分符合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的需要。
9.作为年轻人的你对“凡尔赛文学”及其流行持怎样的态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分)
对于“凡尔赛文学”及其流行,应辩证分析,理性看待。如果只是把“凡尔赛文学”作为一种文字游戏,调侃自嘲,放松心情,不对他人造成攻击和伤害,偶一为之,倒也无可厚非。如果作为炫耀的方式,流露不健康的心态,那就坚决反对。年轻人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对物质生活量力而行,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不断完善内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