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蛤蟆跳井》课件(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蛤蟆跳井》课件(共1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7-17 22: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
《蛤蟆跳井》
花鼓灯
安徽花鼓灯是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艺术,深得淮河两岸人民的喜爱。它是一种民间自娱自乐的广场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安徽省淮河流域的20多个市和县,其中主要在怀远、凤台、颍上、凤阳、蚌埠、淮南等地,又以怀远、凤台为代表,形成不同风格的两派。
花鼓灯锣鼓
花鼓灯锣鼓伴奏是花鼓灯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乐器有背鼓、大锣、大镲、和小锣。
锣鼓伴奏
锣鼓伴奏在花鼓灯音乐中有十分独特的个性,热烈奔放、灵活多变、铿锵有力的锣鼓点敲打起来给人以非常强烈的震撼与感染力。
蛤蟆跳井
安徽怀远地区著名鼓师常春利先生15岁便以打鼓闻名乡里,由于他短粗的身材,打鼓时身手蹬足的动作,蹦蹦跳跳的步伐酷似蛤蟆的形态,所以当地人送他“老蛤蟆”的绰号。常春利有很深的艺术造诣,他不但继承了怀远一带传统的演奏技法和锣鼓点子,并在艺术实践中还不断地加以丰富与创新,深得当地群众的喜爱。
作者介绍
常先生创作内容有《蛤蟆跳井》、以及《小五番》、《小十番》等开场锣鼓。
大锣
小锣
你理解花鼓灯锣鼓乐的特点了吗?
下课啦!
9
98



@

国色5回回2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