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7 22: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夯实基础
1.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_,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测量长度时,要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要达到的_______________,然后再根据测量要求选__________。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2.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为1 s
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 s
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 min
D.普通中学生跑lOO m用时约10 s
3.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80.0 mm,若选用cm作单位,应是( )
A.18 cm B.18.0 cm C.18.00 cm D.180 cm
4.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误差偏大,表示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D.测量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尽量减小
5.如图是某同学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他的测量结果是(  )
A.3.81 dm B.38.1cm C.38.1mm D.0.381m
二、能力提升
6.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 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 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 D.甲读数比乙准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尺子
B.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使物体的左边线跟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C.测量长度时,要使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D.测量长度时,站在哪个位置方便,就从哪个角度读数
8.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 ,甲尺的分度值是 ;乙测量的结果是 ,乙尺的分度值是 ,使用 刻度尺测量较准确。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写出一条即可)答: 。秒表的读数为 。
三、课外拓展
9.林强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给你提供刻度尺、三角板、棉线或其他你认为需要的器材,请说出两种测量乒乓球直径的方法。
11.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出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cm或15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他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
(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
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15 cm的刻度线不对齐说明了: ;
②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 ;
③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四、中考链接
12.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卷尺 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 D.挂钟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14.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 )
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 B.刻度尺放得不正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刻度尺热胀冷缩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米 刻度尺 零刻线 量程 分度值 精确程度 合适的测量工具 数字 单位
2.A 解析:正常情况下,认真书写一个数字的时间约1s,A选项正确;课桌的高度在0.8 m左右,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 s,B选项错误;升旗唱一遍国歌的时间在47 s左右,C选项错误;男子百米世界记录略小于10 s,中学生跑100 m的时间在16 s左右。D选项错误。故选A。
3.B
4.D 解析: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人为疏忽所造成的,可以避免,但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等因素所造成的,它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故A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B错误;测量误差偏大,只能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较大,有可能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也有可能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故C错误;测量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尽量减小,故D正确。故选D。
5.C
二、能力提升
6.B 解析: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最后的一个0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5,表示5 c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0m,最后一个0也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8,表示8 m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7. C 解析: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各种刻度尺,A选项错误;断了的刻度尺也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从某一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B选项错误;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要使尺的刻度线尽量贴近被测物体,C选项正确;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选项错误。故选C。
8.3.2 cm 1 cm 3.15 cm 1 mm 乙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37.5
解析:(1)由图知:甲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 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甲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5.2 cm-2.0 cm=3.2 cm;乙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乙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5.15 cm-2.00 cm=3.15 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乙刻度值测量比较准确。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要从其他整数刻度开始测量。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 min,指针在5 min和6 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 s,而大盘指针在37.5 s,因此秒表读数为5 min 37.5 s=337.5 s。
三、课外拓展
9.(1)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
(2)刻度尺没有放正
(3)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4)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10.方法一:用棉线绕着乒乓球的对接线绕一圈,展开后,用刻度尺量出棉线对应的长度,即为乒乓球的周长L,再用d=,即可求出直径d。
方法二:用两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把它夹住的方法。
11. (2)①刻度尺刻度线不均匀;②不同人的估计值不同;③测量时估读值因人而不同,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误差由测量工具引起,也由测量的人引起。
解析:(2)①各种测量工具在制造时就存在问题,刻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均匀,从而产生了误差。
②为测量更加接近真实值,故在测量时要对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进行估计,也就产生了误差。
③从实验中不难得到,产生误差的原因与测量工具有关,与测量的人估计有关。
四、中考链接
12.D 解析: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A选项不符合题意;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B选项不符合题意;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工具,C选项不符合题意;挂钟是测量时间的仪器,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13.C
14.D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刻度尺放得不正;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这些都是错误。刻度尺热胀冷缩造成测量不准确,这才是误差。故选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