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 光的折射(第2课时)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 光的折射(第2课时)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7 22:1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2课时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第四章 多彩的光
海市蜃楼
筷子向上弯折
你能解释海市蜃楼的形成吗
S
S′
水中的鱼看上去比实际的位置要浅
筷子向上弯折
河水比你看到的要深
池水变浅
人在水上看到物体的像,比实际物体位置偏上,感觉水比较浅。
揭开“眼睛受骗、河水变浅”之谜
空气

A
·
A’
·
眼睛
水中的鱼看岸上的树是变高了,还是变矮了?
现象解释——水中看树
A
A1
由于人眼的“视觉直进”的功能,觉得光线总是沿直线射入人眼的.进入眼睛的光线是A点发出的光线“拐弯”后进入人眼的,但眼睛觉得光线是从A1点射过来的.事实上并不存在发光的A1点,A1点是A点的虚像点.A1比A高,所以水中看到的树比实际位置要高。
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早晨见到的太阳
天上的彩虹
筷子变折
硬币重现
池水变浅
海市蜃楼(公路上的海市蜃楼)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时发生的____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____像.


空气
折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