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7-25 16:1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Ⅰ(客观卷)40分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下列关于“八股取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体固定地分成八个部分,不可以变动
  B、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
  C、应试者可以在文章中联系现实生活自由发挥,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官吏
  D、八股取士抑制了文化,败坏了人才
2.之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
  A、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B、军机处本身编制不大,成员的级别不高 C、军机处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D、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3.“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4.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5.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们称为“诗仙”的
  A、李白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韩愈
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①李冰 ②李春 ③玄奘 ④鉴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经》 D、《步辇图》
8.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9.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10.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1.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市 B、坊 C、瓦子 D、勾栏
12.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你指出来
  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
  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
  D、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3.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
14.2004年10日,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15.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荷兰 B、日本 C、荷兰 D、葡萄牙
16.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赵孟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17.某研究生正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18.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19.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20.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Ⅱ(主观卷)60分
二、简答题(18分)
1.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14分)
(1)郑和船队从我国何处出
发?(2分)最远到达哪里?(2分)
沿途经过哪两个大洋?(4分)
(2)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
在装载货物和人员有什么变化?(2分)
  (3)你认为你们的船队之所以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4分)
2.忽必烈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你知道为什么?(4分)
三、材料解析题(18分)
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从金殿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唐朝科举制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6分)
  (2)明朝科举制与唐朝科举制最大区别是什么?(2分)有什么不良后果?(2分)
2.读材料(8分)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2分)文中的“帝”指谁?(2分)
  (2)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2分)
  (3)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2分)
四、材料题(14分)
  材料一: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皇悉知其弊,故设立军机大臣……然后机务慎密,议政之弊始革。
  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为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材料三:军机大臣唯用亲信,不问出身。
依据材料回答,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清朝初期政权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变化?(2分)
(2)材料一中“议政之弊始革”中的“弊”是什么?(2分)
(3)清朝初期,“议政之弊”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消除的?(2分)它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4)军机处设立于何时?(2分)军机处设立有哪些优点?(4分)
五、探究题(10分)
  “一把心肠论浊清”“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是清朝一些读书人写的诗句。
(1)请你尝试用清朝统治者的眼光来挑一挑这些诗句的问题?(2分)
(2)请你想象当时诗作者的处境会怎样?(2分)
  (3)清朝盛行的这种做法是什么?(2分)清朝哪一阶段最严重?(2分)这种做法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后果?(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西夏

北宋
西夏

北宋
西夏

南宋


南宋
A B C D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宋史》 D、《贞观政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