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3:17:0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把握叙述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
3.学习诗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精彩描写。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把握叙述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
教学难点
3.学习诗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精彩描写。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纠正易错的字音和朗读节奏。
预设:
挂罥 塘坳 盗贼 布衾 庇 突兀
(说明:扎实落实部编教科书的预习要求,督促学生课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字词;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二、朗读课文,疏通字义
1.多层次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说明:本诗以七言句为主,遵循“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而九言句可视为七言句的延长,按照“二/二/二/三”的节奏来读即可,有时根据意思的断续也可以做“四/二/三”或“二/四/三”的处理。押韵方面,古体诗常常换韵,而换韵有时还标示着内容的转换,这一点在本诗中也有体现。由于古今语言的变化,有些句子在唐代是押韵的,如:色,黑,朗读时按现代汉语的读音来读即可。)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言实词,通过合作学习翻译全诗。
预设:
(多媒体展示课文重点词语的翻译,以便学生矫正)
挂罥:挂着,挂住。 罥,挂结。 坳:”水势低的地方。忍能对面为盗贼:忍,狠心。能,如此、这样。俄顷:一会儿。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昏黑:渐渐黑下来。向,接近。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何由,怎能、如何。彻,到,文中是“彻晓”(到天亮)是意思。寒士:贫寒的士人。突兀:高耸的样子。
(说明:朗读课文环节要学生朗读和教师指导相结合,读准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疏通课文时教师及时点拨,指导疑难字词句的翻译)
三、分段细读,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按照叙事的要素,理清故事情节。
预设:全诗共四节,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三幅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最后一节书写诗人的心愿,从个人生活的苦难中推己及人,迸发出强有力的呐喊,表达诗人强烈的济世情怀。
(说明: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本诗的故事情节,教师从学生对诗歌内容归纳和展示中发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并及时加以引导,这首诗叙事性强,情节紧凑,描写细致生动,在学生阅读概括内容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体会,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
2.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体会生动细致的描写的妙处。
预设:
(1)第一节中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怒号”“卷”“飞”“渡”“撒”“挂”的“卷罥”“飘转”,生动传神地写出风迅猛的威势,也展现了茅草在狂风中的动态。“三重”的“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以上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目睹屋上茅草被狂风吹走的痛惜和焦急。
(2)第二节中“公然”“呼不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因“老无力”而遭受一群孩童欺侮的愤懑和无奈。“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一词显然包含丰富的内容:叹息天公无情毁屋;叹息儿童幼稚,不明诗人悲苦;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3)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字写出了很凉、很硬(因天寒冷),同时展现了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因贫穷)。“裂”字就是雪上加霜,破旧的被子又撕扯了。生活的凄苦之情从这个小细节中展现的淋漓尽致。“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为后文写诗人为天下“寒士”呼喊蓄势。
(说明:第一节景物描写和第三节屋内生活环境的描写非常细致生动,以一己的生活状况见证了百姓的生活现状。作者的济世情怀正式从这一步一步的描写中生发出来,到第四节达到了最强音,读者逐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真意切,产生共鸣共情的情感。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授课时能水到渠成。)
四、有感情地诵读第四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预设:
诗人从个人的生活悲苦中推己及人,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抛却个人得失,用理想照见未来,体现了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凸显了诗歌的主题。
(说明: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这一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体会。)
五、作业:
课后练习一、三、四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