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作者运用诗歌的形式,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二、说学情
本课处于二上年级的初级阶段,而且本课的识字量大,虽然是一首诗歌,但里面有好多的生字学生极容易读错,所以识字、写字、朗读仍然是本课阅读教学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对于三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文章当中后两种是图文并茂,非常清楚。而第一种,由于学生的年龄,可能有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见过蒲公英。因此,利用板画认识感知,自由做画加深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拓宽知识面,自己收集资料,进行简单地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好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知识目标:
⑴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能够学习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了解植物和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五、说教学法
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
3、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说学法
1、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开阔视野。
2、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质疑引入。
1、出示图片:花草、树木、庄稼等(这些称作植物)在哪儿能够见得到呢?(野外)
板书:植物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植物妈妈的到底有哪些办法?
2、补全课题。板书:植物(妈妈有办法)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把植物当成人来写,就是拟人的手法。
意图:激趣导读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习惯。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示范读(都有哪些植物要告别妈妈要旅行呢?)学生认真听:回答
生自由读:读的时候把读不准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环节三、识字
1、学习认读字:
认读词语:旅行、(蒲公英、降落伞、苍耳、)图片、娃娃、纷纷、山洼、啪、(象声词)、炸开、蹦着跳着、观察、知识(读轻声)
2、学习生字、词:
需要会写的字:已经、铠甲、豌豆、知识、纷纷、已经、如果、好办法、娃娃、山洼
(用自己的方法识记)
巡视了解识字情况,调整重难点。
1、参与小组学习。(不会的字首先在小组内解决)同桌也可。
2、检查生字自读、看生字自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
3、汇报识字方法或经验。
意图: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培养独立思考读通课文。
不同识字方法来认识生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字的规律和乐趣。
环节四、细读课文。
1、课文讲了几种植物?它们各自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
2、第一小节的时候,把多音字“得”组词,“告别”是什么意思?
3、第二~四小节:图文结合“纷纷”是?
4、“带刺的铠甲”苍耳妈妈靠什么传播?理解“铠甲”的意思?
5、豌豆妈妈是什么样子的?靠太阳
1、(只要就)说一句话。
2、这些妈妈当中你最喜欢谁的方法?
3、选择自己喜欢的妈妈部分多读、背诵。
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收获知识,总结背诵的方法及窍门。
4、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不会的话老师来提供资料:如凤仙花、椰树、
意图:引导学生对植物产生兴趣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可以帮助学生重现教学过程。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重点突出、清晰直观。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吹
苍耳 铠甲 动物皮毛带
豌豆 豆荚 太阳晒
八、说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训练学生读懂句子,把句子连起来了解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以读为主进行阅读教学。读是悟的基础,没有很好地读懂、读透,悟出的往往有失偏颇,或是一知半解,因此,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以读为主进行阅读教学,但要力争做到让每位学生明确每次读书的目的,而不是机械、重复、盲目地读,体现一定的层次性。用轻声地自主欣赏性读和全班自主朗读后集体交流的形式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特别是对学生不熟悉的课文内容,教师尽量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读通、读懂,最后读有所悟。如:蒲公英是如何传播种子的,而蒲公英大多数孩子都没见过,让他们看一看,体会一下,会更好的帮助他们体验课文场景,也会学的更愉快。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但又有所不同。苍耳是挂住动物皮毛;豌豆靠弹力来传播种子。对于这些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在学习中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这些植物靠什么传播种子,再理解感悟怎样传播种子,从而了解节的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为今后理解段篇打基础。为了帮助理解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引导,借助一些媒体加深理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