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狗猫鼠》课件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狗猫鼠》课件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3:1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朝花夕拾》-《狗·猫·鼠》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作者介绍-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热风》《而已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等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 猫 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创作背景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
按预定路线,从天安门出发,经东长安街、东单牌楼、米市大街、东四牌楼,最后进入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东口,在段祺瑞执政府(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门前广场请愿。示威群众公推代表去向卫士长交涉,要求开门放队伍进去,并请段祺瑞和国务总理贾德耀出来见面。段祺瑞的执政府内人员担心局势失控,命令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李大钊和陈乔年也负伤。后来军警在清理现场时,竟然将死者财物尽行掠去,甚至连衣服也全部剥光。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创作背景
导读
《狗·猫·鼠》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26年的散文名篇,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
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此文采取托物喻人的手法而环环相扣。从“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写起,把现代评论派的先生们妄图诬蔑作者鲁迅是狗的丑恶用心抖露了出来;借着查考狗猫成仇的原因,既顺便给了“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学者一击,又以童话故事中的有关解释,非常巧妙地把现代评论派的先生们和“没眼力”的狗等同了起来。接着,用“我的仇猫,是和这大大两样的”启开下文,很自然地写到了猫和自己仇猫的原因。在此之下所插进的“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一个自然段,貌似多余。而其实把矛头对准了现代评论派,尤其是“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一正义’的旗子……”等语,把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它们的奴才们不如虫蛆、不如鸷禽猛兽的本质勾画了出来。说到自己仇猫的原因,不但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猫的两个特点,正好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奴才们相似。由猫的配合写到人的配合,特地举出去年海昌蒋氏在北京举行婚礼的情况,不是闲笔,更不是赘疣,而是为了反封建的需要。写完蒋氏婚礼之后,说“我毫不生气,这是因为无须我到场”,旋即又讲到自己仇猫的原因,紧扣文章主旨。
艺术特色
此篇最初发表于1926年3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五期。
《兔和猫》:短篇小说,收入作者《呐喊》。
名人或名教授:指当时现代评论派陈西滢等人。
“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指徐志摩、陈西滢等。
“不好惹”:这是徐志摩恫吓作者的话。
浑身发热:这是讽刺陈西滢的话。
以动机来褒贬作品:是针对陈西滢的。
覃哈特(1870—1915年):今译德恩哈尔特,德国文史学家、民俗学者。
日耳曼人:古代居住在欧洲东北部的一些部落的总称。
“公理”“正义”:这是陈西滢等常用的字眼。
“颜厚有忸怩”:意思是脸皮再厚也内心有愧。
万生园:亦作万牲园,在北京西直门外,后改为北京动物园。
“党同伐异”:意思是纠合同伙,攻击异己。
词语注释
大勃吕该尔:通译勃鲁盖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兰德斯的讽刺画家。
弗罗特(1856—1939年):通译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创立者。
章士钊(1882—1973年):字行严,湖南长沙人。
“问名”“纳采”:旧时议婚中的仪式。“问名”是男方通过媒妁问女方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纳采”是向女方送定婚的礼物。
“阴险的暗示”:这也是陈西滢的话。
隐鼠:即鼷鼠,鼠类中最小的一种。
Edgar Allan Poe:通译爱伦·坡(1809—1849年),美国诗人和小说家。
猫婆:日本民间传说。
猫鬼:《北史·独孤信传》中记有猫鬼杀人的情节。
八戒招赘:指猪八戒在高老庄入赘高太公家的故事。
老鼠成亲:旧时江浙一带的民间传说。
慰情聊胜无:语出陶渊明诗《和刘柴桑》:“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词语注释
主要内容
对现实的议论
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狗 猫 鼠
“多管闲事”争抢压迫、
群众权利
施暴者
弱小者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
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 副媚态”等特
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 - -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
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主题思想
此文开篇就直接写明全篇是针对“正人君子们”攻击作者“仇猫”而引发的,攻击者借“狗不是仇猫的么?”妄图以此诬蔑鲁迅是狗。而鲁迅立即从覃哈特博士《自然史的国民童话》一书中寻出狗猫结仇的故事,反戈一击,把“现代评论派”之流暗喻为“没眼力”的狗。接着,将他们与动物比较,说:“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从而深刻地揭露买办文人“正人君子”的虚伪性。在进一步写到仇猫的远因时,作者回叙了儿时听了祖母讲述的猫教老虎本领而留一手的故事,让人认识了猫的狡猾。再通过对鼠的描写,表现了对大老鼠损人的厌恶和对“只有拇指那么大”又不害人的隐鼠的同情,而当他知道被自己救活的隐鼠“被猫吃去了”以后,便立即感到“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虽然后来知道“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但和猫的感情却终于没有融合”,这说明作者仇猫的理由从儿时到现在都是光明正大的;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恶暴虐者的态度;结尾时在叙及眼前对付“猫们”的态度和策略时,对当时社会上纵容邪恶,不能除恶务尽的现象进行了鞭挞,同时表现了作者与军阀斗争到底的韧性战斗精神。
《狗猫鼠》
对往事的深情回忆和对现实的议论
(1)回击
(2)回忆
(3)回顾
现代评论派
与猫的感情
总结
《狗·猫·鼠》在回击什么?
现代评论派
vs
《狗猫鼠》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侯少,碰着痛处的时侯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 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 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鲁迅先生的反击
用讽刺口吻引出事由
鲁迅先生的回击①
以讽刺的口吻引出事由
第二次反击----“猫狗结仇”的故事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O.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鲁迅先生的回击②
你才是狗
引用覃哈特博士(Dr. O. D hn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书中寻出狗猫鼠结仇的故事,反击现代评论派是“没眼力的狗”
鲁迅先生的第三次反击---用人和动物进行比较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鲁迅先生的回击③
把人和动物比较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侯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鲁迅先生的第四次反击---仇猫原因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
鲁迅先生的回击④
直言仇猫近因
猫对待弱者不一口咬死,而是尽情玩弄再吃下去。
跟狮虎同族,一副媚态
施暴者
鲁迅先生的第五次反击---在我耳边嚷嚷
去年海昌蒋氏在北京举行婚礼,拜来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还印有一本红面子的《婚礼节文》,《序论》里大发议论道:“平心论之,既名为礼,当必繁重。专图简易,何用礼为 ……然则世之有志于礼者,可以兴矣!不可退居于礼所不下之庶人矣!”
然而我毫不生气,这是因为无须我到场;因此也可见我的仇猫,理由实在简简单单,只为了它们在我的耳朵边尽嚷的缘故。
鲁迅先生的回击⑤
强调仇猫原因很简单
“去年海昌蒋氏在北京举行婚礼,拜来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还印有一本红面子的《婚礼节文》,《序论》里大发议论道……...”
“然而我毫不生气,这是因为无须我到场;因此也可见我的仇猫,理由实在简简单单,只为了它们在我的耳朵边尽嚷的缘故。”
《狗猫鼠》对往事的回忆及对现实的议论
(1)回击
对现代评论派的五次回击
(2)回忆
①祖母讲猫和虎的故事②自己救下被蛇追杀的隐鼠③听说心爱的隐鼠被猫吃,因而恨猫、打猫④最终知道是长妈妈不小心踩死了隐鼠,但已经习惯了恨猫
(3)回顾
总结与猫的情感,表达了对现代评论派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