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2.2 公式法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用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
2. 掌握判别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重点)
3.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
复习引入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如何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9=0
求根公式的推导
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
当b2-4ac ≥0时,
当b2-4ac <0时,
因此,方程无实数根.
归纳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例题讲解
例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x2-6x=-5
解:化为一般式为:x2-6x=5,
∵,b=-6 ,c=5 .
∴△==3620=16>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即 5 , .
例题讲解
(2)
解:化为一般式为:,
∵,b= ,c=3 .
∴△==1212=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即 .
例题讲解
(3)
解:∵,b= ,c=2 .
∴△==.
∴方程无实数根.
根的判别式
我们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表示,即△= b2-4ac.
△=b2 - 4ac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 - 4ac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 - 4ac < 0时,方程无实数根.
归纳总结
公式法解方程的步骤:
1.变形: 化已知方程为一般形式;
2.确定系数:用a,b,c写出各项系数;
3.计算: b2-4ac的值;
4.判断:若b2-4ac ≥0,则利用求根公式求出;
若b2-4ac<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例题讲解
例2: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例3: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x2-4x-1=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k>-1且k≠0
m-1且m≠3
例题讲解
例4: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3x2+4x-3=0; (2)4x2=12x-9;
(3) 7y=5(y2+1); (4)x2+kx+k-2=0
巩固训练
1. 解下列方程:
(1)x2-4x-2=0; (2)3x2+5x-2=0;
(3)3x2-x+4=0; (4) 2x2+4=-3x.
2.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 - 3x+1=0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3.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3,另两边长是关于x的方程x2 - 4x+k=0. 则k的值为 .
a且a≠-2
3或4
拓展探究
2.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 - 3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若k为小于2的整数,且方程的根都是整数,求k的值.
k且k≠-0
k=-1
课堂小结
公式法
求根公式
判别式
一化(一般形式);
二定(系数值);
三求( Δ值);
四判(方程根的情况);
五代(求根公式计算).
步骤
△= b2-4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