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检测卷
检测范围:第五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有位同学从寒暑表中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 )
A.负摄氏3度
B.摄氏零下3度
C.零下3度
D.零下3摄氏度
2.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高于普通温度计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比普通温度计大
C.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弯管
3.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8.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A.38.7℃
B.36.5℃
C.75.2℃
D.2.2℃
4.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 )
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7.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8.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立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水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9.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10.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B.在AB段物质处于液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 ,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12.冬天常见的霜,是水蒸气 成的小水晶;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3.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 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4.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来维持空调的正常工作。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 (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15.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其中 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气体流动来加快蒸发; 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
16.如图为探究某物质状态变化时小强绘制的该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DE段是 过程。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15分,第19小题11分,共32分)
17.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2)该实验应选用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18.在图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 和 。
(2)该同学看到了如图乙的情景,这是沸腾 (选填“前”或“时”)的情况。
(3)小明同学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提出了以下两种安装顺序,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
。
A.温度计、烧杯、酒精灯
B.酒精灯、烧杯、温度计
(4)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与别组同学相比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5)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下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6)请你在图丙中根据上表数据画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19.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乙)。结果发现图1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四、简答题(共3小题,第20小题4分,第21小题4分,第22小题6分,共14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0.下雪之后,往往天晴。雪融化的时候,人们总感觉更加寒冷,你知道为什么吗?
21.用水胶粘东西需要水胶在100℃左右熔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容易烧焦失去黏性,所以熬胶时人们用一种双层锅,夹层间装满了水,如图所示,这样就不易把胶熬焦了,这是为什么?
22.如图所示,看漫画,读信息,回答问题。在炎热的夏天,将茶叶包装后放入冰箱,用低温的方法贮存,可以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1)请解释图中茶叶包装表面“汗”产生的原因?
(2)过一会儿,发现茶叶包装表面的“汗”又消失了。这又是为什么?
第五章检测卷 参考答案与点拨
1.D 2.B
3.A 点拨: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8.7℃。故答案为A。
4.C 点拨: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秋天,浓雾消散是小水滴汽化后,形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
5.D 6.C 7.C 8.B 9.AC
10.AB 点拨:A.从图像上看,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有下降的趋势,故是凝固图像。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凝固点)为50℃,所以A正确;B.AB段物质应是液态,故B正确;C.BC段为晶体的凝固过程,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混合态,故C错误;D.CD段物质已经凝固完毕,处于固态,故D错误。
11.吸收热量 不变
12.凝华 吸热 13.液化 不变
14.放热 压缩体积 15.乙 甲
16.0 沸腾 17.(1)热胀冷缩 (2)碎冰块 (3)乙
18.(1)量程 分度值 (2)前 (3)B
(4)水太多(或水的初温太低) (5)98 低于
(6)如图所示。
19.(1)表面积 (2)A、C (3)表面积 不正确 他没有控制水滴表面积的大小,且相同时间内谁蒸发得多也无法比较
20.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空气温度降低,使人们感到更加寒冷。
21.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只要两层锅之间水没烧干,内层锅的温度就不会超过100℃,所以胶不会熬焦。
22.(1)从冰箱里取出来的茶叶包装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2)茶叶包装表面的“汗”消失了,是因为“汗”蒸发了,发生了汽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