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25 22:38: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5个生字,重点写好“龄、繁、瞻”3个字;掌握翘舌音“樟、稠、瞻”的读音;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相对照的方法理解“崇敬、瞻仰”等词语,会用关联词语“只要……就……”和“无论……总是……”造句。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运用“段意组合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当导游的形式,背诵课文。
3.有感情朗读五、六自然段,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宋庆龄故居这两棵樟树的特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通过搜集资料,进一步领悟人们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的原因,感受宋庆龄坚强的革命意志和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4. 学习、揣摩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特点,会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积累赞颂宋庆龄的成语及她的名言佳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品悟关键词句,反复朗读,体会宋庆龄故居这两棵樟树的特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通过搜集资料,进一步领悟人们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的原因,感受宋庆龄坚强的革命意志和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难点:学习、揣摩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特点,会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预习、针对学困重点指导、关键生字的书写、联系上下文和查词典相对照的方法理解词语等方式评价字词、读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书写习惯的落实情况。
2.按照每一自然段的意义给课文划分段落,理清文章思路,然后运用“段意组合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来检验学生整体感知能力
3.通过感悟重点段,体会香樟树的特点和品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
4. 通过从课内到课外,多层次地造句,考查学生会运用关联词语“无论……总是……”和“只要……就……”,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5. 按照“认识—巩固—深化”的学习路线,使学生深刻认识本课“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并会运用。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准备:1.设计预习单;2.制作教学课件;3.课前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调整教案。4.熟读课文,查阅与本课相关课程资源;5.提供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小故事
学生准备:学生阅读老师提供的关于宋庆龄的小故事、完成预习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情导入
1. 上节课学习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伟人,她就是被称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的宋庆龄,(板书课题)请注意“龄”的写法,(要注意左右比例相当,要互相揖让)这就是宋庆龄奶奶的照片,说说看,照片中的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同学们,谁来介绍一下宋庆龄?(学生自由介绍,教师补充。)
2. 说说“故居”的意思(这里指宋庆龄生前居住的地方)
3. 樟树,也叫香樟树,(展示两张樟树的图片)主要生长在南方,深受人们的喜爱。我们校园里就有好几棵呢!下课的时候请大家去欣赏一番。
4. 有什么疑问?(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呢?)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 检查生字词
依次呈现:
粗壮、稠密、保持、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崇敬、瞻仰、纪念、繁衍后代、枝枯叶落
(1)读准字音,注意强化:“稠、瞻”读翘舌音;“粗”读平舌音。
(2)认准字形,注意强化:“繁、瞻”的写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田字格里示范板书,学生书空,然后描红、临帖)
(3)崇敬、瞻仰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义不好理解,让我们在读课文时理解)
(4)看第一行,有什么发现?(都是写樟树特点的词语)
2. 检查课文朗读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及时正音,重点指导读好对话。
(2)自由练读难读部分。
(5、6自然段,要字字入情,教师要做好指导。)
(三) 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 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体会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2)通过“合并法”,体会可以分成几个意义段。
第一段(1~3):宋庆龄舍不得离开那两棵樟树。
第二段(4、5):宋庆龄故居樟树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特点。
第三段(6):人们都喜欢在樟树前留影。
2. 运用“段意组合法”,说说主要内容。
提示:运用“段意组合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各段的段意相加起来,适当地增句或减句,连成通顺的话。大家试试看。
宋庆龄舍不得离开那两棵樟树,它们具有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特点,人们都喜欢在樟树前留影。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重点解疑:这两棵樟树的特点
1.学生默读,画出描写樟树特点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批注。
(学生默读、思考、写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2. 展示交流,互生智慧
(1)感受樟树外形美
①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
(读后交流)“蓬蓬勃勃”
(展示: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板书:蓬蓬勃勃)
什么叫蓬蓬勃勃啊?
(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的意思。)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后组织交流)
A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关键词:“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
(可以看出枝干多,而且长得粗壮。)
B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关键词:“稠密”是说叶子又多又密;“绿得发亮”,说明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才能发亮。
多美的树叶呀,请女生一起把它的美读出来。
女生深情朗读。
C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关键词:“四季常青”这一个词看出樟树的生命力非常强。
从“无论……总是……”这个关联词语上可以体会到这是多么顽强的两棵樟树呀,它不管在什么环境中、在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
让我们分析一下“无论……总是……”这个关联词语。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不管什么条件)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总有这个结果)
下面,让我们用关联词语“无论……总是……”说更多的句子,看谁说的句子最有意思?
②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樟树外形美的?
(先写树干,再写叶子,最后写了它的蓬蓬勃勃。)
③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它的美丽。(齐读第4小节)
④小结学习方法。
先抓重点词句,体会“写了什么”;接着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最后有感情朗读。
(2)品味樟树内在美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自学这一部分。(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展示:
①先抓重点词句,体会“写了什么”
(展示:这是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板书: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读到“香气永久”一句,你会想到哪些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永久到什么程度?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前提条件)虫类就怕它一天(产生这个结果)。
补全句子,并再自己说一个。
②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
讨论:写的是樟树,为什么要写石榴,是不是多此一举?
(最好能引起学生的争论)
体会对比写法在这里的好处。(更能体会出樟树的可贵之处)
③有感情朗读。
此时此刻,面对这两棵樟树,你最想说什么?(喜爱、崇敬)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第2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重点突破:人们为什么喜欢在樟树前留影?
1.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喜欢在樟树前留影?
先联系上下文,理解:崇敬(尊敬、敬重);瞻仰(恭敬地看)
(情景模拟)现场采访:你为什么喜欢在樟树前留影?
回答预设:因为樟树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香气永存。
2. 深入思考,宋庆龄和这两棵樟树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睹物思人”,看到樟树,人们为什么会想到宋庆龄,也就是说,宋庆龄和樟树有什么相同之处?
(1)交流课前阅读的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小知识和故事的体会
老师课前还发给了你们一些小故事,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从中你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宋庆龄?
(出示填空题:我最喜欢《 》这个故事,从中认识了一个 的宋庆龄。)
交流预设:
我最喜欢《守信用的小庆龄》,从中我认识了一个信守诺言的宋庆龄。
我最喜欢《宋庆龄机智脱险》,从中我认识了一个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宋庆龄。
我最喜欢《我不能忘掉祖国》,从中我认识了一个热爱祖国的宋庆龄。
我最喜欢《一身正气救陈庚》,从中我认识了一个敢怒敢言的宋庆龄。
我最喜欢《宋庆龄与两个孩子》,从中我认识了一个关爱儿童的宋庆龄。
(2)老师还为同学们搜集到一些外国友人对宋庆龄的评价(课件出示)
学生自读
罗曼罗兰:外表是一朵柔美的花,内心却是一头力图冲破罗网的雄狮。
斯诺:多亏我结识了宋庆龄,她的坚贞不屈,勇敢忠诚和她的精神美,是活的中国最卓越的象征。
(3)宋庆龄根这两棵樟树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蓬蓬勃勃 坚强的革命意志
香气永久 爱满天下
(4)再读课文,第二次采访:你为什么喜欢在樟树前留影?
(因为宋庆龄的美德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播洒在人们的心间!)
(5)饱含感情再读这一自然段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六)体会本课的写作特点——“借物喻人”的写法
1.认识“借物喻人”
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这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作者写表面上樟树,实际上写宋庆龄具有樟树一样的高贵品质。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
2. 阅读短文,加深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特点。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伟大。
牛的头上有一对犄角,四肢修长,身体健壮,尾巴细长。年轻力壮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一堆干草和一个牛棚就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的是草,挤的却是牛奶。
这默默无闻的牛让我想起了,生活中像它一样的人。种地的农民、工厂的工人、学校的老师,他们就像牛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的回报。而社会缺少了他们,又怎么可以继能续存在呢?没有了农民,人们就没有粮食蔬菜吃;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
在西部,也有许多这样的人。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了,这又使我想起了那些参加西部大开发的志愿者。他们忍受着天寒地冻,忍受着干旱洪水,为祖国的西部换来了繁荣昌盛。那么困难的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然而他们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难道我们就没有这样的精神吗?其实,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我尊敬牛,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无私地奉献着。它可以和松树、白杨相提并论;可以和“四大君子”同起同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牛的这种精神!
思考:作者借什么物喻什么人?(学生快速浏览,寻找答案)
3. 拓展,你能从下面的“物”中,想到会“喻”什么人呢?
提示:关键点是要找到所说物体与所象征的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使象征确切。
樟树——宋庆龄
青松——
蜡烛——
蜜蜂——
螺丝钉——
(七)按照意义段,合作背课文
按照意义段,采用小导游的形式,四人一组比赛背课文。
(八)积累下列成语和名言
1. 请积累下面这些成语,感受宋庆龄奶奶的高贵品质。
百折不挠、大公无私、大义凛然、鞠躬尽瘁、和蔼可亲
气质高雅、胸怀博大、品质高洁、母仪天下、爱满天下
2. 认真读一读宋庆龄奶奶的话,体会每句话的意思,并积累下来。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能等待的。—— 宋庆龄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宋庆龄
(九)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蓬蓬勃勃 坚强的革命意志
香气永久 爱满天下
↖ ↗
借物 喻人
附四下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我能做到正确、规范。
2. 读一读: (1)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2)自由朗读课文,我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3. 写一写:我会运用“段意组合法”来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4. 阅读关于宋庆龄的小故事,写下自己的感受。
我最喜欢《守信用的小庆龄》,从中我认识了
我最喜欢《宋庆龄机智脱险》,从中我认识了
我最喜欢《我不能忘掉祖国》,从中我认识了
我最喜欢《一身正气救陈庚》,从中我认识了
我最喜欢《宋庆龄与两个孩子》,从中我认识了
5. 想一想,我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请写下来。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本堂课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教给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不强,原因在于没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本课中,我按照每一自然段的意义给课文划分段落,理清文章思路,然后运用“段意组合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一一突破这些难点,效果明显。
(2)力避繁琐分析,重视学法指导。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品悟关键词句,反复朗读,体会宋庆龄故居这两棵樟树的特点;通过搜集资料,进一步领悟人们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的原因,感受宋庆龄坚强的革命意志和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
如何解决这一重点呢?我的做法是:先领着学生重点学习樟树的“外形美”,接着总结学习方法,再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学樟树的“内在美”,最后交流展示,并及时反馈评价。这样先扶后放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学习效果非常好。
(3)迁移运用,语言训练落到实处。本课最大的语言特色是“借物喻人” 的表达方法,值得学生吸收和运用。在这里,我先让学生读关于宋庆龄的小故事,并用“我最喜欢《 》这个故事,从中认识了一个 的宋庆龄”,交流读书感悟,从而认识到作者写表面上樟树,实际上写宋庆龄具有樟树一样的高贵品质。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 ;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短文《牛》,巩固对“借物喻人”表达方法的认识;最后,学生进行小练习,我分别给定“青松、蜡烛、蜜蜂、螺丝钉”,让学生说说能够喻什么样的人。我采取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的训练方法,目的让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重点感悟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时,学生自主性不强;课外阅读有关宋庆龄的小故事,并谈体会,有的学生读的效果不好,需要教师做好指导和监督。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对有感情朗读的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扎实有效,要善于寻找“语言训练点”。
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的威望。
无论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无论 ,我 。(说说自己)
无论 , 。(说说唐僧取经的事儿)
只要这木料存在世上,
只要 ,你就会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
邱少云只要 ,就 。
, 。
粗壮、稠密、保持、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崇敬、瞻仰、纪念、繁衍后代、枝枯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