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猫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失踪(zōng) 似的(sì) 颈下(jǐnɡ) 娱乐(yú)
B. 污涩(sè) 叮嘱(zhǔ) 红绫(líng) 怅然(chàng)
C. 怂恿(sǒng) 屋脊(jí) 懒惰(duò) 凝望(níng)
D. 蜷伏(quán) 活泼(pō) 郁闷(yù) 惩戒(chě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隔壁 消耗 隐约 妄下断语
B. 讨厌 忧郁 安祥 若有若无
C. 预警 偶然 挣扎 提心掉胆
D. 愤恨 辨护 衔着 畏罪潜逃
3. 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 (___)
(2)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___)
(3)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___)
4.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悲楚 酸楚
(1)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______),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
(2)它很(______)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感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B.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艰辛,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
C.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D. 猫是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动物,因为它非常惹人喜爱,所以很多家庭都养它。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 “我”在处理芙蓉鸟遇害事件时,为什么认定罪魁祸首是第三只猫?
7.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中的“似乎”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8. 第三只猫在“我”家的地位如何?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9. 体会“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表达的思想感情。
10. 文章记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重点写第三只猫,为什么还要花大量笔墨写前两只猫?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③。
【注】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③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1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是( )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
C.既通,前坐(……以后)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12.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
B.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C.君先人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D.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
13.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踖”的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猫 婆
冯骥才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蓝眼睛一入我家,便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每当它闯祸,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的蓝眼睛,火气顿时全消,反而把它拥在怀里……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大野猫从猫胡同爬上我家的房顶来。我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睛便发疯似的抓门。我知道它在发狂地爱,便打开门不再阻拦。一天夜里,它再没回来。
家中每个人全空了。我房前房后去找。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
我说我找猫,她立刻请我进屋去,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噎人的猫味扑鼻而来。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
猫婆问我猫的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见过见过,常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贝!丢几天了?”我盯住她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您甭找了,回不来了!”我很疑心她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猫婆的手忽向横着的铁烟囱上一指:“这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孩子们想要烧死它,我一把抢出来的!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面对这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
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猫叫成了我的安眠曲……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才知道关于她的一点经历。
她本是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大婆赶出家门,住在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她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卖肉的老汉作伴儿。老汉受不了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而她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被赶跑的猫儿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
一种伤感与忧虑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
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战栗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瓦顶。白天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钻进去御寒;第二天瓦盖上,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谁也不肯将自家的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直至声音消失!
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忽然,后墙下传来一声猫叫,在胡同深处,猫婆故居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蜷缩一团,凄婉哀叫。不是那只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谁知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选自《灵魂的巢》,有删改)
14.蓝眼睛丢失之后,“我”前往猫婆家寻找,目睹她的家境与聆听她的言说后,“我”竟然会有“惭愧和狼狈的感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我”因何而感到“惭愧和狼狈”。
15.冯骥才状物绘人寥寥数语便将物和人的特点描摹出来。请你从人物描写角度评析文中“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句子的表达效果。
16.文章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猫婆的后老伴驱猫、打猫以及人们活活将猫闷死在瓦内的情景,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7.目睹了猫的悲惨命运,闻听了猫婆溘然长逝的噩耗,作者感受到猫胡同的空旷与凄冷。结合全文内容,品读文章结尾段的环境描写,说说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名著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请问,”在进晚餐的时候,我向波鲁德金问道,“为什么您那个霍尔单独居住不跟其他一些佃农在一块儿
“那是因为他是个精明的庄稼汉。大约在二十五年前,他的房子叫火烧了,他就跑来找我的父亲,说:‘尼古拉·库兹米奇,请允许我搬到您家林子里沼地上去吧。我交租钱,很高的租钱。’“可你为什么要搬到沼地上去 ’‘我要这样。不过,尼古拉·库兹米奇老爷,什么活儿也别派给我,您就酌情规定租金吧。’‘一年交五十卢布吧!’‘好的。’‘你要当心,我可是不准拖欠!’‘知道,不拖欠……’这么着,他就在沼地上住了下来。打那时起,人家就叫他霍尔了。
“怎么样,他发财了吗 ”我问。
“发财了。现在他向我交一百卢布的租金,也许我还要加租。我已经不止一次对他说过:‘你赎身吧,霍尔,嗯,赎身吧!’可是他这个滑头却总是说不行, 说是没有钱……哼,才不是这么回事儿呢!”
18.选文出自屠格涅夫的名著《 》, 是一部 主义文学作品。
19.选文第二段所记述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20.从“我”与波鲁特金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霍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6《猫》参考答案
1.B
2.A
3. (1). 肮脏且不光滑。 (2).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3).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4.(1). 酸辛 (2). 悲楚
5.C
二、6. 因为“我”本来就不大喜欢这只猫,加上它常对着鸟笼凝望,发现时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我”从主观上认定是第三只猫吃了鸟。
7. 因为花白猫对这一对黄鸟特别注意,只是“我”的猜测和主观臆断,所以“似乎”一词不能删。
8. 地位是“若有若无”。原因是:这是一只捡来的猫,不好看,也不活泼,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所以不能引起家人的关注。
9. 因为“我”的过失而导致了猫冤死,表现出“我”深深的自责和无穷的悔恨之情。
10. 写前两只猫是为详写第三只可怜猫做必要的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更好地凸显中心、揭示主旨。
11.D
12.D
13.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想必您小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
【参考译文】
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是杰出的人才、享有清名的人,以及与他有堂表关系的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到了他门口,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后,孔文举进去坐在前面。李元礼问道:“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啊?”孔文举回答说:“从前我的先人孔仲尼和您的先人李伯阳有师友之亲,因此我和您是世代交好啊。” 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一个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孔文举说:“想必您小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听后非常尴尬。
14.“我”感受到了猫的仁慈善良之后,为自己的冒失行为和主观臆断的猜忌而感到惭愧与狼狈。
15.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猫婆对杀猫的行径的激动愤恨心理,表现了她疾恶如仇的特点。
16.和猫婆爱猫、救猫形成鲜明对比,衬托猫婆的仁慈善良,批判人性的冷漠。
17.结构上,照应开头,用悲凉的笔触收束全文。内容上,渲染悲凉的气氛,衬托了人性的冷漠,烘托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18.猎人笔记 现实
19.使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霍尔的房子被大火烧光之后,找老爷要了一块没用的沼泽地,并从此发家的历史。
20.精明能干,爱耍滑头,很会挣钱的佃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