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狼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困窘(jǐng) 苫蔽(shàn) 尻尾(kāo)
B. 狡黠(xiá) 缀行(zhuì) 积薪(xīn)
C. 弛担(chí) 眈眈(dān) 目似瞑(míng)
D. 假寐(mèi) 禽兽(qín) 少时(shǎo)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缀行甚远(_____) (2)屠大窘(_____)
(3)弛担持刀(_____) (4)眈眈相向(_____)
(5)一狼径去(_____) (6)止露尻尾(_____)
(7)目似瞑(_____) (8)狼亦黠矣(_____)
3.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的加点词语。
(1)其一犬坐于前______用作______ (2)一屠晚归______用作______
(3)一狼洞其中______用作______ (4)恐前后受其敌______用作______。
4.“其”字在古汉语中常作代词,指代的内容是根据每句话的意思所决定的本文中指代A.两狼B.麦场C.柴堆D.屠户E.半身入垛的狼,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将指代的字母写在括号中。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_____)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___)
(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______)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
5.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
A.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 ,选自他的小说集《 》。
7.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盖以诱敌 (2)其一犬坐于前
8.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 B.转视积薪后 C.一狼洞其中 D.屠自后断其股
9.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怎样理解的?
10.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 请联系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犬救幼女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①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②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是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绝③,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④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选自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
【注释】①暮:傍晚。②竟:终。③绝:死。④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幼女随之不及( ) (2)母薄暮负薪归(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
(2)犬倚偎在旁,乃不死。
13.从文章内容来看,文中的犬有什么特征
18《狼》参考答案
1.A
2. (1). 紧跟; (2). 处境困迫,为难; (3). 放下 (4). 注视的样子 (5). 径直走开 (6). 屁股 (7). 闭眼 (8). 狡猾
3. (1). 名词; (2). 状语,像狗一样 (3). 动词 (4). 名词,屠户 (5). 名词 (6). 动词,打洞 (7). 名词 (8). 动词,攻击
4. (1). (1)A (2). (2)B (3). C (4). (3)E (5). (4)C (6). D
5.C
6.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7.(1)敌人 (2)坐在(动词)
8.C
9.要点:人在大量地破坏生态环境,一些重要物种面临灭绝。
10.要点: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素质,建立和谐的人与动物相处的环境。
11. (1)赶上(2)迫近、接近
12. (1)邻居们帮助她寻找,也没有办法找到她女儿。
(2)狗依偎在旁边,(女儿)竟然没有死。
13.文中的犬忠诚、讲义气、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