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课练(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课练(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2: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馨香盈怀袖 , 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 《庭中有奇树》 )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 ( 曹操《龟虽寿》 )
3.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 松枝一何劲 ! (刘桢《赠从弟》)
4. 八方各异气 , 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 )
二、古诗歌阅读。
(一)阅读《庭中有奇树》,完成后面的题目。
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2、《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3、《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4、《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5.《庭中有奇树》中,写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的诗句是“ 攀条折其荣 , 将以遗所思 ”。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盛,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开头两句是以树起兴。
B.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
C.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人物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流露出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些许责备。
D.整首诗把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7.试分析本诗在写景抒情方面所体现的艺术特色。
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
②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二)阅读《龟虽寿》,完成后面的题目。
1.《龟虽寿》中,作者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可以延年益寿的诗句是“ 盈缩之期 , 不但在天 ; 养怡之福 , 可得永年 ”。
2.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3.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诗句: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主旨句,作者以此勉励自己不要虚度一生。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7.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曹操是如何看待暮年的
曹操认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能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三)阅读《赠从弟》( 其二 ),完成后面的题目。
1、刘桢的《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2、与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赠从弟》刘桢:诗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4、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5、《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主旨句):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6、《赠从弟》中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的诗句是: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7.在《赠从弟》( 其二 )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
8.第三、四两句中的两个“一何”,在表达内容上各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9.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象征手法。作者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表达自己高洁、坚贞的情操,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四)阅读《梁甫行》,完成后面的题目。
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5.在《梁甫行》中,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感慨,深化了主题的诗句是“ 柴门何萧条 , 狐兔翔我宇 ”。
7.“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8.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