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生物(2019)必修2对点训练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课时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的内容
A组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老师准备了①~⑤五个小桶,在每个小桶中放置了10个小球,小球颜色表示不同遗传因子类型的配子,若某同学在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的随机结合时,他选择的组合应该为( )
A.雌①、雄② B.雌④、雄⑤
C.雌③、雄⑤ D.雌⑤、雄⑤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①中只有A、②中只有a,③中A∶a=6∶4,④中B∶b=7∶3;⑤中A∶a=5∶5。故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的随机结合时,他选择的组合应该为雌⑤和雄⑤,即小桶中含有两种配子,且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
2.(2020·天津耀华中学高一检测)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代表雌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50个,在代表雄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100个
B.用不同小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每次抓取之前摇匀桶中小球,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中
D.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DD、Dd、dd的数量应为10、20、10
答案 D
解析 统计数量较少时,不一定符合DD∶Dd∶dd=1∶2∶1,所以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DD、Dd、dd的数量不一定为10、20、10,D错误。
3.(2019·黑龙江哈尔滨五校联考)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五次,小球的组合有四次是Dd,一次是DD,则他第六次抓取的小球组合是Dd的概率是( )
A.1/4 B.1
C.0 D.1/2
答案 D
解析 由于两小桶内的D∶d都等于1∶1,且每一次抓取都是独立的,因此,该同学第六次抓取的小球组合是Dd的概率是1/2。
题组二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4.测交是用F1与矮茎豌豆杂交。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后,预期了测交结果才进行杂交实验
B.测交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去雄的操作
C.测交不能用矮茎豌豆作母本
D.测交过程中需要两次套纸袋的操作
答案 C
解析 测交过程F1与隐性纯合子无论哪个作母本结果都相同,即正反交结果相同,C错误。
5.(2020·河北沧州盐山中学高一下月考)关于测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定待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B.判断待测个体的显隐性
C.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D.推测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
答案 B
解析 测交可以验证某一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但不能推测性状的显隐性。
6.(2019·湖南株洲二中高一期末)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表现类型的比例
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
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
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
A.①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答案 B
解析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无论雌雄个体均产生相同比例的两种配子,所以测交后代表现类型之比为1∶1,①③⑤⑥正确;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同,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②④错误。
题组三 分离定律的内容、假说—演绎法
7.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
A.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遗传因子的遗传
B.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C.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D.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因子的遗传
答案 A
8.(2020·山东济宁一中高一月考)下列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的是( )
A.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
C.在生物的配子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出现
D.在生物的受精卵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出现
答案 C
解析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叫作孟德尔分离定律。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9.(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月考)关于假说—演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发现问题,提出假说
B.“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C.“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
D.“分离定律的提出”——演绎推理,验证规律
答案 B
解析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属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阶段,A错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分析问题、提出假说阶段,B正确;“测交实验和结果”属于演绎推理、验证规律阶段,C错误;“分离定律的提出”属于得出结论、总结规律阶段,D错误。
10.老鼠的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有下列三组交配组合,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交配组合 子代性状及比例
① 丙(黑色)×乙(黑色) 12(黑色)∶4(黄色)
② 甲(黄色)×乙(黑色) 8(黑色)∶9(黄色)
③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1)根据交配组合______,可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__。
(2)表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其中属于纯合子的是________。
(3)第②组交配组合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1)①或③ 黑色 黄色 (2)bb Bb Bb BB 甲和丁 (3)
解析 (1)根据交配组合①可判断出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具有相同性状的双亲交配,产生的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新出现的不同于双亲的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也可根据交配组合③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一对亲本杂交,后代显现出来的一种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
(2)根据交配组合①中,子代黑色∶黄色=3∶1可推知,双亲均为杂合子,即丙、乙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Bb。交配组合③中,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杂交,子代全为一种性状(黑色),故甲和丁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bb、BB,均为纯合子。
(3)交配组合②相当于测交实验,即bb(甲)×Bb(乙)→Bb(黑色)、bb(黄色),可见黄色个体为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概率为。
B组 综合强化练
11.(2019·武汉市级示范校联考)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B.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表现,且比例接近1∶1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D.豌豆是自花受粉植物,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答案 A
解析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表现,且比例接近1∶1,B项错误;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项错误;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要严格“去雄”“套袋”,进行人工授粉,D项错误。
12.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全部的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认为( )
A.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B.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C.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D.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答案 D
解析 “乙瓶中全部的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乙瓶中的果蝇为纯合子。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若甲为亲代,乙为子代,当甲是纯合子时,则乙瓶中不可能有两种性状表现的个体,当甲是杂合子时,则乙瓶中应有杂合的个体,所以不可能是甲为亲代,乙为子代;若乙为亲代,甲为子代,则甲只有一种性状表现,符合题意。
13.(2020·山东青岛第二中学高一周测)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相关遗传因子用D、d表示)的数量比接近3∶1,最关键的原因是( )
答案 C
解析 图C表示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豌豆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根本原因。
14.(2019·福建高二期末)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的方法是( )
①显隐性已知,鉴定一匹马是否为纯种
②判断猫毛色的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玉米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小麦的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自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自交、测交
答案 B
解析 用测交法可鉴别一匹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子,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子;用杂交法可以判断猫毛色的显隐性关系;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玉米抗病品种的纯合度;用自交法检验小麦的遗传因子组成时,如果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很可能是纯合子,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
15.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小明是平发际,他的父母都是V形发尖。小明父母再生一个平发际男孩的概率是( )
A.1/4 B.1/8
C.1/16 D.1/2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V形发尖是显性性状,父母均为显性杂合子,故再生一个平发际(隐性性状)男孩的概率为:1/4×1/2=1/8。
16.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现有一群灰身果蝇(各遗传因子组成雌雄比例均等),自由交配后,F1中黑身果蝇占16%,则该群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
A. B. C.48% D.80%
答案 D
解析 已知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设相关遗传因子为A、a),F1中黑身果蝇aa占16%,又因为灰身果蝇(各遗传因子组成雌雄比例均等)自由交配,只有Aa的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才会出现aa,设亲本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x,则×x×x=16%,解得x=80%。
17.水稻的非糯性(W)和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前者花粉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后者花粉含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有一批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方案来验证分离定律:
(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开花成熟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3)实验预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花粉鉴定法 (2)①让纯种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获得F1杂合水稻 (3)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 (4)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并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分离定律
解析 (1)根据题意,要根据花粉的性状验证分离定律。所以实验方法为花粉鉴定法。(2)实验步骤:①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首先要获得杂合子,所以让纯种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获得F1杂合水稻。(3)杂合子产生的花粉非糯性(W)和糯性(w)各一半,染色后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
18.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性状表现。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性状表现。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__为显性性状。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绿色为显性性状;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黄色为显性性状。
答案 (1)不一定 因为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后代的性状表现为绿色和黄色,因此无法判断显隐性 (2)①绿色 ②全部为绿色 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
解析 (2)①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分离出的新性状类型为隐性性状,亲本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根据题意,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绿色果皮为显性性状。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说明亲本的绿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即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性状表现;若实验二后代全部为绿色,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实验二后代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则黄色为显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