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初二岭南版美术——第二单元 第3课
鸟语花香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
岭南美术出版社 第二单元
《奇妙的水墨世界》中
第3课《鸟语花香》
本课是八年级的第一个与
中国画内容相关的课程
其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
相信有一定中国画知识的同学
应该知道
中国画按照绘画内容
可以分为
人物画 山水画和花鸟画”
而本课《鸟语花香》
以“花鸟画”这一国画类别为主
以下我们伴随着音乐
观察一下
“花鸟画”是不是只是
画“花”与“鸟”呢
一起来欣赏
这里众多花鸟画作品都十分经典
“花鸟画”画什么?
这些作品风格、表现形式完全不同
右边的作品 比较工整细致
让我们放大局部 细细欣赏一下
颜色过渡自然
连鸟儿的翎毛都是一根一根 清晰可辨
我们把这种表现形式叫“工笔”
而左边
作品直笔书意 酣畅淋漓
我们把这种表现形式叫“写意” 其重在“写”
那么 让我们认识一下中国画中
“写”画的工具吧
这是一支毛笔
我们可以把笔锋分成三个部分
分别是笔根——笔肚——笔尖
我们常常用“中锋”画枝干 如写字一般
笔尖大都在中间中国画
就是用毛笔这个柔软的工具
给绘画过程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用“侧锋”画比较宽的面比如叶子、 果实等
这时笔尖在一侧
墨色便有了深浅的自然变化
中国画
就是用毛笔这个柔软的工具
给绘画过程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中国美学
“造化”就是大自然
“外师造化”就是向自然学习
向生活学习
如果想画一幅木棉花
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木棉花吧!
这样的一朵红棉
在画家笔下
又是怎样“中”得“心源”
主观地理解和概括的呢
画家林蓝 笔下木棉 方方的
刻意地把木棉画得线条方正
沉着 显得古拙别趣
作品更关注颜色和水的碰撞
所产生的肌理效果
同时不失现代的构成感
画家陈永锵打破了木棉的自然形态
木棉的干、枝、花、以及周围环境整组 提炼成点、线、面
组成了他心中的木棉
画家根据自己对客观形象的不同理解 创作了心中的“形象”
“写”红棉
现在就跟随我,一齐画一幅鲜艳饱满的木棉花吧!
“写”红棉
这是老师所画的红棉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
现实中花芯和花枝不是黑色的
为什么不用颜色 而用墨呢
以墨来概括自然界的色彩是中国画色彩表现的一大特点。
中国画色彩表现特点
丰富了中国画的
表现力和形式感。
色彩感觉十分鲜明
有着同样的效果。
红黑二色有着鲜明的对比
既庄重又饱满 很有感染力
和我们今天画的红棉 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墨色画枝甘 衬托木棉花的热闹
用色虽然少 但整体效果突出
色彩简单而不单调 发挥了笔墨的效果
花卉、禽鸟、鱼虫、蔬果
工笔 写意
中锋,侧锋
浓、淡、干、湿
小 结
今天 我们欣赏了很多经典的“花鸟画”
同学们 能回答本课所学知识吗?
古人“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的美学理念
对于当下依然十分重要
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创作元素
发现生活的各种美好
通过艺术的滋养
怀揣着对生活的无限希望吧
花卉、禽鸟、鱼虫、蔬果
工笔 写意
中锋,侧锋
浓、淡、干、湿
课堂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的观看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