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材pp.76~78
1.认识“饶、优”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3个生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理解“五光十色”“各种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体会。
【学习方法】
练习强化法,通过反复练习写生字,提升汉字书写能力;自主学习法,在自主读的同时学会读书的方法;合作学习法,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学生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质疑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最后自己能独立解决问题。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出示:祖国地图。)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生:自由答。)请看,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指生找一找。)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课文,“走进”西沙群岛一起去感受它的美丽吧!(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圈出不懂的词语,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查找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语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语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后理解词语并掌握。
指导书写
重点生字:
浅:右部两横上斜,不要写成“戈”。
厚:外部是“厂”,不是“广”。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指生朗读生字、新词,然后听写新词,检查掌握的情况。
2.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你能说一说西沙群岛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吗?(指生说,师评价。)
3.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指生读。)
探究新知
一、读第2自然段,感受风景优美的西沙群岛。
1.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海水真美呀!说说为什么这么美。引导学生读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体会: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读第3~5自然段,了解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1.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分句读: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动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由部分到整体的结构方式,为概括自然段段意做好铺垫。)
(2)小结内容:这一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有 各种各样的珊瑚 ,有懒洋洋的海参,有威武的大龙虾。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1)指生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具体介绍西沙群岛鱼多的特点?
明确:数量、种类。
(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句体会鱼的数量、种类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5自然段。
(1)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提纲: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写西沙群岛的鸟非常多;第二、三、四句话写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这个自然段总写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各种”“遍地”“堆积”“厚厚”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的能力。应注意语句精练,要点全面。
三、读第6自然段,赞颂未来的西沙群岛。
1.指生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是怎样的?(更加……更加……)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作业布置
1.选用《学海乐园》相关同步练习。
2.根据自己的情况抄写生字、生词。
3.出一期以西沙群岛为主题的小报。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按海水、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瑰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课后我们也可以关注并了解我国其他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明白这样的地方在我国还有很多,很多。
讲解课文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讨,锻炼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大量的实景图片使学生们激动无比,朗读效果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