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概念和相互作用性
阅读课本第101~10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用字母F来表示.力现象总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2.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完成下列填空:
①人用力推小车,人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
②人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弹簧.
③起重机提重物,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起重机,受力物体是重物.
2.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吗?
演示实验:用磁铁靠近大头针(不要接触)
现象:大头针被磁铁吸引;
说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3.想一想: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有什么关系?
分析:火箭向下推燃气——燃气向上推火箭;手向上提水桶——水桶向下拉手;游泳时,人向后推水——水向前推人.
由此得出:(1)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方向相反;(2)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正好相反;(3)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可让学生用手指按压笔尖感受).
1.上述现象中存在的共同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压、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由此得出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不可能脱离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存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比如引力
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D.任何一个力必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C)
A.地球对人的引力 B.磁铁间的作用力
C.书桌对课本的支持力 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3.能证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C)
A.用石头碰鸡蛋,鸡蛋破了
B.用手拍桌子,桌子上的小纸团跳起来
C.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
D.用脚踢球,球向前飞出去
力的作用效果
阅读课本第10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力有如下两大作用效果:
①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能不能看见?不能,我们是通过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力的存在,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我们叫做“转换法”.
请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如下探究:
(1)用力捏橡皮泥,松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用力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如图,让小铁球两次从斜面上滚下,分别在小铁球的前方、侧方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改变.
1.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加速、减速)或运动方向改变.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要理解成用力可以(或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而不能理解成力一定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可引导学生举例加深理解(比如一小孩用力推一辆重型卡车,卡车的表面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但运动状态是不可能改变的).
1.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练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