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了解作者
莫顿·亨特(1920年~2016年)(美),
早年曾经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
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
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曾发
表百余篇短文,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
家,还是美国文化学术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
家。他的代表作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等。
检查字音
酷
灼
倦
和
兀
怦
眩
泣
吟
恍 惚
耸
椿
稽
嘘
慰
热
人
厌
怦
晕
呻
臭
立
滑
声
安
kù
zhuó
juàn
hè
wù
pēng
xuàn
qì
yín
huǎnɡ hū
sǒng
chūn
jī
xū
wèi
附
突
哭
挪
抽
惧
哄
动
畏
nuó
yē
jù
hōnɡ
然大笑
噎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我” 跟随伙伴攀登悬崖(冒险),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遇险)。朋友杰里引着父亲找到了他,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一步步得以脱险(脱险)。
思考:在“我”冒险、遇险和脱险的过程中,“我”产生了哪些心理变化?
冒险
1.为何要“冒险”爬悬崖?
2.朋友们的态度如何?
3.我的心理是什么?
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我们走吧!”有人附和着。然后他们出发了,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狗。
孩子们活泼好动,对爬悬崖充满兴趣和热情。
我犹豫了。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是在过去的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在心——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矛盾心理
遇险
1.“我”为什么决定和小伙伴一起去爬悬崖了?
2.“我”爬悬崖时是怎样的?我的心理状态如何?
“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我来了!”我喊道,然后跟在他们后面跑。
朋友的话刺激了“我”的自尊心。
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60英尺左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环境描写,对悬崖的位置、特点、高度及周边环境地描写,为下文写“我”在悬崖上处于进退两难的恐惧中做铺垫。
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不知何时,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悬崖,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
心理、神态、动作
……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其他的孩子则站在靠近边缘的地方,这种情景让我感到反胃,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
……“喂,等等我。”我哑着嗓子说。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不知所措的迷惘、不该冒险的悔意、最强烈的恐惧感。
胆小、害怕、紧张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环境描写,写时间变化,推动叙事,表现“我”内心的无助。
脱险
爸爸是怎样帮助“我”一步步脱险的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
“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
安慰、指导、鼓励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委屈、后怕、喜极而泣
做到了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各抒己见:“我”在爸爸的指导下爬下悬崖,这个过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是一位真正智慧、爱自己孩子、从容淡定、教育有方的父亲。他没有直接把儿子抱下来,而是指导、鼓励儿子,让他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