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第1课时 密度
有3个体积相同的由铜、铁、铝三种金属材料制成的方块。请你把它们鉴别出来。
实验一 :测量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
器材:
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托盘天平
砝码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铜块 10
铁块 10
铝块 10
88.8
78.9
27.2
8.9
7.9
2.7
结论一: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实验二:测量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的质量。
器材:
托盘天平
砝码
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铝块
1
2
3
质量(g) 体积(cm3 ) 质量/体积 (g/cm3)
铝块1 10
铝块2 20
铝块3 30
27
54
81
2.7
2.7
2.7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V/cm3
m/g
通过所作的图像,你得到什么结论?
10
20
30
0
90
70
50
30
10
铝块
(10,27)
(20,54)
结论二: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比值相同具有成正比的关系
(30,81)
在上面的探究中,分别计算每个铝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如果是铁块或者木块,这个比值会跟铝块的一样吗?
铁块
木块
比值不同。
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分析和论证
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引了——密度的概念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符号:ρ
公式:
m
ρ =——
V
质量
密度=————
体积
一、密度
二、密度的计算公式
换算关系:
常用单位:克/厘米3
g/cm3
国际单位:千克/米3
㎏/m3
三、密度的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练习:
(1)7.9×103㎏/m3= ( ) g/cm3
(2)2.7 g/cm3 = ( )㎏/m3
7.9
2.7×103
水的密度: 1.0×103 kg∕m3
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四、密度物理意义
铁的密度是7.9× 103㎏/m3的意义是
物质名称 密度 ρ(kg/m3) 物质名称 密度
ρ(kg/m3)
金 19.3×103 海水 1.03×103
银 10.5×103 纯水 1.0×103
铜 8.9×103 植物油 0.9×103
钢、铁 7.9×103 柴油 0.83×103
铝 2.7×103 煤油 0.8×103
冰(00C) 0.9×103 酒精 0.8×103
蜡 0.9×103 二氧化碳 1.98
干松木 0.5×103 氧 1.43
水银 13.6×103 空气 1.29
硫酸 1.8×103 氢 0.09
一些物质的密度
(固体、液体常温常压下;气体00C,标准大气压下)
由密度表可知的物理信息:
1、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ρ固>ρ液>ρ气 。
2、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
3、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密度不同。如冰和水。
4.固体和液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都表示为“×103 ”的形式,如ρ水=1.0×103 kg/m3 ;
5. 气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没有“×103”,如ρ空气=1.29 kg/m3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如:一瓶水喝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
总 结:
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五、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1、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2、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三者都没改变
D
C
3. 氧气瓶内装有气态氧,现有一瓶氧气正在使用,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 ,体积 ,氧气的密度 。
减小
减小
不变
4.一块铝,它的质量是 0.675t,体积是 250dm3,求铝的密度.
求:铝的密度
已知:
解:
1.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2.密度的定义
3.密度的公式
4.密度的单位
5.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