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珍珠鸟
一、 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结合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语试着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领悟“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4.品位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法。
二、 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重、难点:
教学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教学难点: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
三、 教学评价与设计:
《珍珠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本文语言自然清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爱意。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问题理清事件的发展过程,把握“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2.让学生读书思考:“‘我’为什么能够取得珍珠鸟的信赖?”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内涵,感悟出‘我’对珍珠鸟的宽容与喜爱以及珍珠鸟的纯真和可爱。
3.让学生读书,通过阅读体验“他们创造什么样的美好境界”,使学生由明理到生情。“事——理——情”步步推进,学生的认识也步步升华。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针对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3.语文教材的配套光盘
五、 教学课时: 2课时
六、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 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同学们,你家养鸟吗?养的什么鸟呀?
2.你能简要说说,你家是怎样养鸟的吗?
3.是呀,养鸟是一种乐趣。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动物的风采,去感受动物的灵性。请看珍珠鸟的彩图:
大家猜猜这动物就是?对,珍珠鸟。提起鸟儿,我们脑海中总浮现出一幕幕娇俏可爱的形象,是那么的惹人喜爱,在大家尘封的记忆中一定能回想起有关鸟的诗词,谁来说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
(设计理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鸟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与学生课前和蔼亲切地交谈,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营造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学生自学,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子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下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出示课件)
cháo chóu chú xiā màn mǒu bó cōng 巢 瞅 雏 呷 蔓 眸 驳 葱愈发 陪伴 伏案 生怕 拨开 淘气 扭动 信赖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珍珠鸟主要写了什么?
4.指名说说主要内容,师引导。
环节二、 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
1.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喜悦)这一段最后一句话里的“巢”指什么?(鸟的窝)“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给珍珠鸟安排的?(是课文里的“我”给安排的)这反映“我”对珍珠鸟什么的感情?(反映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3)“我”对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齐读第2自然段再回答。“垂蔓”、“蒙盖”、“幽深的丛林”是什么意思?“我”把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下面,让珍珠鸟得到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也说明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书中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
(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哪看出来的呢?
(我从图上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设计理念:学生并不是一个知识积淀为零的容器,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促其主动求知。所以学生初读课文后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有的还会很深刻。根据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照料珍珠鸟以及珍珠鸟怎样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学生在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3.学习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舒适”、“温暖”、“蒙盖”、“安全”等词语,体会到“我”精心安排了珍珠鸟的住处,结合开头的“真好”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4.字词导读:
舒适:舒服安逸。 巢: 鸟的窝。 垂蔓:垂下来的茎。 幽谷:山水、树林深而幽静。
小结: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四)写字指导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这些生字。
第二课时
环节二、 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五)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四、五、六自然段。
先让学生读后说说雏鸟名声的特点,再让他们画出写雏鸟外形的词语,并发现描写雏鸟外形的顺序是从部分到整体。
(脑袋——红嘴——毛——整个身子。)
朗读时,特别要读好“正是这个小家伙”“它好肥”等语句,读出“我”对雏鸟的喜爱之情。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写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课文的第四、第五、第六节。)
2.请三位同学把四、五、六三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节写的珍珠鸟与作者的关系是不是一样?
3.有什么不一样?
(先是珍珠鸟和作者交朋友,后来讲他们成了好朋友。)
4.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交上朋友的。
(出示:起先......小桌上。)
5. 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起先、随后、一会、渐渐地。)
6.请同学们读这段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它看到“我”不去伤害它,就不怕“我”了。)
7.这是珍珠鸟与作者的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短接近。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
(设计理念:我们常常提倡学生自由读书,弘扬主题精神,但学生读一遍书应有一遍的收获,不能盲目而漫无目的,教师应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了,既有学习的内容又有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情感动机。学生学得开心,学的主动。)
8.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反而友好到啄两下我的手指。”
(1)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的学习方法,先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然后体会,最后有感情的读一读。
(2)请同学们自学。
(3)交流:
①先是、然后、再、后来。
②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课文,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③我体会到珍珠鸟与“我”的越来越密切。
④谁能把珍珠鸟与作者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读出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这一段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下面老师跟同学们一起读好这一段。
(师引读:起先......随后......)
9.文章5、6节写珍珠鸟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也写得非常传神,下面请同学读读这两节,你一定会有所发现,快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10.师生交流:(我觉得第五小节第一句写出了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很密切。)
为什么父母要“再三呼唤”它才回去
(说明珍珠鸟和“我”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一样了。)
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意思来吗?
(我觉得“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经跑它。”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
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生:(朗读)“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我觉得“不一会,......大概在做梦呢?”这里写珍珠鸟睡觉的样子很可爱,它对作者十分信任,因此,睡的很香。)
(出示句子)比较:
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这小家伙竟趴在我肩上睡着了。
指名读,比较巧妙用词的好处。
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使“我”出乎意料。
(居然)
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设计理念:读书是一种情感的表露,表达着一个学生对所读句子的一种理解和情感,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信赖。)
11.同学们,课文中的插图就描绘了这幅情景,看着珍珠鸟对作者如此信任,你的内心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指导看图)学生交流。
(哎呀!珍珠鸟对作者真是信任。我被作者和珍珠鸟亲密的关系感动了。原来,人和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
12.第七自然段总结全文
是呀,作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地心情,发出了一声呼唤,文中哪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不由自主”。)
(1)课件出示句式,引导学生作比较: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竟然落到我的肩上。
引导学生比较从而发现居然与竟然的意思一样,并引导学生用它们说一句话。
(2)课件出示:“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引导学生说一说“不由自主”是什么意思?
(学生互相交流)你能将不由自主用你的理解读出来吗?并用不由自主说一句话。
出示句子: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吗?师生交流。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六)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其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
1. 作者对小鸟的神态、动作描写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你喜欢这些句子吗?说说看,谁说的多,用句式:“我喜欢……,是因为……。”说话
2.结尾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来,要想在人与动物之间创造这种美好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要想在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美好境界,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
4.重点指导背诵第五、六自然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先用下列词语引背:
白天它__________;傍晚,它_________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_________ 。我手中的笔__________。不一会,_____________。它睡得好熟哇!____________!
出示格言:
我爱我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 ——冰心
(七)快乐作业:
1.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2.学习本课,结合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片段也可)课下交流。
(设计理念:设计以上学习活动,即抓住了学习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实在可行。让学生在交流种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领悟信赖美。让学生基于自己对本课的学习收获和兴趣指向,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七)板书设计:
21、珍珠鸟
怕人--→ 熟悉 --→ 放心 --→ 依赖
↗ ╲
╱ ↘
珍珠鸟───────→ ───────→ 作者
↖ ╱
╲ ↙
抚摸←─-不管它←─-不惊扰←─-设环境
附《珍珠鸟》预习单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我能快速地在课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茂密( ) 舒服( ) 信任( )
抖动( ) 呼叫( ) 竟然( )
二、我知道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排比 比喻
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
2.我摸它,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 )
3.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来回摇动。 ( )
三、 我知道带点字应该选择哪个意思。
熟:A. 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 B. 表示程度深 C.植物果实长成了
1.雏儿在我肩上睡得好熟啊!( )
2.秋天,果实成熟了。 ( )
3.米饭煮熟了,香喷喷的。 ( )
深:A. 经历的时间久 B . 不易理解 C .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1.珍珠鸟在里面,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
2.这个问题他讲得深入浅出。 ( )
3.夜已经很深了,王老师还在备课。 ( )
四、我能按照课文叙述顺序重新排列下列短语。
淘气的小家伙 可爱的小红嘴 人鸟相依图 温暖舒适的巢
五、我是补充能手。
例: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的来回摇动。
__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变化过程。 “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们跟“我”友好相处,十分融洽,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几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
2.重视朗读,感悟大作家语言的精妙。
这篇课文紧紧抓住了人与小鸟友好相处的过程来记叙,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人的变化。课文内容虽然浅显,但语言生动,感情丰富,用词精妙。课堂上正是体会这些词语的大好时机,带领学生走近大作家,体会大作家的用笔之巧妙。
3.赏读课文,欣赏“境界”。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有位哲人说过:“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充分调动学生的这种潜能,让他们在欣赏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那么,这一情境的创设就不仅仅培养的是学生的欣赏能力,也融合了个性与创造的培育。
不足之处:
1.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还不够
课前不够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当我要学生说说珍珠鸟的特点时,一部分学生由于事先没有搜集到这方面的材料,所以不敢发言。另外,由于部分学生不熟悉课文内容,上课时只做旁观者,坐在那里不作声。今后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朗读形式还不够丰富
朗读课文是以学生自读为主,而在这节课中我忽略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朗读形成比较单一。今后将注意这方面的教学。
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