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上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下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这两副对联写的是谁?
导 入
上联:草堂留后世
下联:诗圣著千秋
——朱德
《登高》
杜 甫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
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走进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曾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时二十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35岁入长安求官,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早上敲打富贵人家(曾经以朋友身份相交的王侯权贵)的大门,黄昏才见到肥壮骏马飞奔带起的尘土(权贵归来) ,谁知道,他却只拿出残羹冷炙来“招待”,原来寒士(亦或是落魄的读书人,或是遭贬谪的官员)的命运处处都是悲辛。]的生活。
最后通过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得到一个看守兵器的小官。不久父亲去世,此后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43岁时幼子饿死。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杜甫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guǎn]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杜甫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
(忧国忧民)
(涉世不深)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关于登高习俗
古人喜欢登高(登山、登台、登楼),而且“登高必赋”,留下许多名篇。“登高能赋”就成为古代大夫必备的才能之一。
登高一般分三种情况:普通时日登上高处、九月九日登高、正月初七和十五登高。登高往往与思亲、怀乡、念远联系一起,有些作品还饱含着诗人对社会、国家、人生的忧患意识。总体基调是忧愁、悲苦、痛楚,具有强烈的悲情特征。
诵读、理解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并思考: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悲
赏秋景,品意境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象的完美结合。
请同学们再诗歌,思考:
本诗写了秋天哪些景物?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赏秋景,品意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的 。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悲凉。
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冷色调,给人冷寂凄清之感。
赏秋景,品意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命之短暂
时间之永恒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 “不尽长江”就指时间的无穷,是指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着写的,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把老病孤愁之感、潦倒不堪之景与国事艰难联系在一起,并且置于雄浑壮阔的背景当中,使诗人的情感渗透着郁勃之气,孤独而不颓唐,愁苦而不消沉,体现“沉郁顿挫”风格。
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何谓“沉郁顿挫”?
“沉郁”指思想内容。“沉”,指内容的深刻。“郁”,指内容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品语言,悟感情
请同学们对读诗歌,思考:
1.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2.作者“悲”什么?因何而“悲”?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
万里:地之远也;万里之外。
秋:时之凄惨也;悲凉之秋。
作客:羁旅也;漂泊,流浪。
常作客:久旅也;长久的,不断的。
百年:迟暮也;岁月不饶人。
多病:衰疾也;多病之躯。
台:高迥处也;登高之愁。
独登台:无亲朋也。独自一人。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云天秋风
江水渚洲
状悲之广
言悲之多
悲
写景
抒情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哀婉孤独
沉郁高昂
愁苦沉痛
忧愤无奈
仰望
俯视
无边落叶
不尽江水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想要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因病新停酒杯而无处消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鉴赏方法总结
移情入境法:
意象分析法:
知人论世法: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