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历史瞬间
全民记忆
迎头相撞
学习目标:
1、研读文本,整体感知。
2、典型场景,细节品读。
3、选图配文,成果展示。
刹那之间看永恒
——国庆献礼图片展活动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长征胜利万岁》——1935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大战中的插曲》——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
《别了,“不列颠尼亚”》——1997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大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2-1964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本时代背景
《长征胜利万岁》——1935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大战中的插曲》——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2-1964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别了,“不列文本颠尼亚”》——1997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大业)
文本时代背景
《长征胜利万岁》
1
2
3
4
《大战中的插曲》
1
2
3
4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
3
4
5
1
《别了,“不列颠尼亚”》
1
2
3
4
刹那之间看永恒
——国庆献礼图片展活动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别了,“不列颠尼亚”》
1、如何展示宏大的时代主题?
2、当下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评测练习:
1、在你心中如何定义“祖国”?我们的这几篇课文、几幅图片能够展示祖国几十年的足迹吗?你还会想到哪些事,哪些人?
2、如何创作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如何展示宏大的时代主题?
3、当下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祖国是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 14亿的姐妹兄弟,是 71年的风雨历程,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山河万里;祖国是千万水滴,汇聚成江河,向前奔流不息;祖国是一个苦难的母亲由匍匐到站立,在新时代有了奔跑的勇气。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七段故事
①《前夜》—新中国成立——为开国大典设计电动升旗装置的小工程师
②《相遇》—讲述原子弹研制成功——参与原子弹研制的年轻科学家
③《夺冠》—女排夺冠——上海弄堂里的小市民
④《回归》—香港回归——回归仪式上的升旗手、香港女警察夫妇
⑤《北京你好》—北京奥运会——北京出租车司机
⑥《白昼流星》—神州 11号——贫困地区的两个问题少年
⑦《护航》—朱日和阅兵——“九三”阅兵的女飞行员
课堂小结:
学会把抽象情感具体化,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抓场景、抓细节、抓时刻、抓典型。
当下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