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田园诗情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读记记“极目远眺、仪态端庄、绿意盎然、骠悍强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默默无言、舒缓平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佳词妙句,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3. 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练习抓住重点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文字的精妙,了解文字表情达意的作用,并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4. 练习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领略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体会草原、牲畜与人和谐的交融,充满诗情画意,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继续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课文的意境。
难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荷兰田园风光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从而初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的美。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针对学困加强指导训练等方式落实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的教学目标,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批注、交流、汇报等形式,抓住重点内容,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草原、牲畜与人和谐的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并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4. 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5. 借助拓展练习,继续训练学生选择重点内容,并围绕重点内容来表达的方法。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件)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释题导入:
1.板书:田园 一看到这两个字,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语言描述:瞧!草原绿意盎然,运河银光闪闪,绵羊雪白可爱,骏马剽悍强壮,这就是美丽的田园!
2.板书:诗情 说到诗情你会想到哪个四字词语?(诗情画意)像诗像画一样美妙,让我们带着诗情画意的感觉来读一读课题。(指导学生朗读)
3.过渡: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知道课题中的田园指的是什么地方吗?(荷兰)
4.那充满诗情画意而又令人神往的田园就是荷兰,同学们,你们对荷兰了解吗?(指名说)大屏幕播放图片展示荷兰资料图片。
(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画面,同时配以清远悠闲的音乐。学生在享受音像带来的美妙感受之余,更直观的了解了荷兰这个国家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这就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荷兰去看一看,感受那里浓浓的田园诗情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在读之前,老师可要提出读书要求噢!(大屏幕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3)注意读书姿势。
三、交流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看同学们读得那么投入,那么认真,相信大家对这篇课文中出现的新朋友都认识了吧?)
△大屏幕出示:顽皮、严肃沉默、偶尔、汽笛、舒缓平稳、一抹晚霞、牲畜。
(1)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重点纠正学生读不准的字音。结合字形、组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2)师在黑板上示范易错字,并指导学生进行描红。
(3)开火车读,齐读。
2.检查四字词语(增加一点难度,大家有信心把它们读准确吗?)
△大屏幕出示: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绿意盎然 骠悍强壮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默默无言 自由驰骋
(1)指名读,尝试理解词语。
(2)再读四字词语。
3.棒极了!这一课的多音字朋友也来了,谁能准确无误地来分辨它们
△大屏幕出示:吆喝 喝水 牛圈 圆圈 满载 记载
(1)指名读,正音。
(2)齐读。
四、再读课文,留下印象。
1.词语朋友咱们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会读得更好。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精彩的朗读给大家展示出来!(说一说荷兰到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检查读书情况。(指名7人,每人读一段。)
再次提出读书要求:站着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而有感情;坐着听的同学要抬头挺胸,端起课本且用心去听。(重点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读错的地方及时纠正;读不流利的地方反复读。)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作者在荷兰看到了哪些风光?你能用文中的词句来完成老师的填空吗?大屏幕出示:
●白天,________________的草原上,奶牛___________,骏马__________,牲畜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这里的________________。
●傍晚,挤奶人________________,这里一片寂静。
●夜晚,满载________________的车船过后,一切________________。
(尝试填空,同桌交流)
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指名回答。
(本文是按照从白天到傍晚到夜晚这样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3.你能找到全文的中心句吗?(用横线画出来)
大屏幕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1)指名读。
(2)说说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师生互动)
(3)了解这是全文的总起句,全面概括地介绍了荷兰。
4.大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齐读。(瞧!这一段很了不起,它能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呢!)
(2)思考讨论:“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引导学生概括——奶牛图,骏马图,家畜图,夜幕图。)
(这一环节,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给予了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通过个体的自我学习、整理、归纳,为集体交流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之前,老师可要先听写生字词语,有信心的同学快把本子拿出来,准备开始:“顽皮、严肃、偶尔、汽笛、平稳、一抹、牲畜”,纠正并重点指导:“顽”的偏旁第四笔是竖提;“肃”的第二画横要写得长些,第七画是短撇,注意写正确。
二、借景回顾“荷兰印象”。
上节课,虽然我们只是初步感受了田园的美丽,但是有一个名字已经深深印在我们心底,那就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的荷兰。(播放荷兰的图片)
看着画面,你能想象到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奶牛图,骏马图,家畜图,夜幕图)
(意图:通过出示图片和全文中心句,直入中心,开门见山,让学生快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细读探究,品味“田园诗情”。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荷兰的美景,用我们的双耳去聆听荷兰独有的声音,让我们用上整个心灵去感受荷兰吧!
(一)“奶牛图”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奶牛们在草原上干些什么呢?赶快读一读,看它们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感觉啊?(出示第2小节)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师:这些牛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 (多、姿态各异、快乐自在、顽皮、严肃)
3.这些奶牛是多么富有情趣啊!你能把这种情趣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可以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来读一读。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 ③评读 ④齐读
4.配图解说。师:看,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谁吸引来了?
(1)出示奶牛图
师:这就是荷兰草原上奶牛,谁来给这幅图配上解说词?
先根据提示练一练。大屏幕出示:
有的牛背上( ),正在( );有的( ),仿佛( )。牛犊( ),活像( );老牛( ),好似( )。
(2)指名尝试填空。
(3)齐读。
(4)说话练习:仿照这个句式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让学生配解说词,把自己想象成为导游,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与课文内容贴得更近,促进了学生积累内化课文语言。)
还有一些奶牛正等着你们介绍呢?再仔细地看看,用这样的句式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先练习练习。大屏幕出示:
有的奶牛(牛犊)_______________,活像(好似仿佛)_______________。
5.同学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奶牛的姿态、活动情况介绍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我们把这些奶牛牢牢地记在脑海中,齐读课文第二段。
6.那么,这些快乐的奶牛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预设: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①出示: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②“丝绒”给我们什么感觉啊?(柔软舒坦)
③你能把它美美地读一读吗?指名读。
奶牛生活的大草原还很大,读好哪个词我们才能感觉到草原的大?(极目远眺)谁来读出极目远眺的感觉?练习有感情朗读。
④出示: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⑤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郁金香有什么特点?(多、美)
⑥指名有感情朗读。
师:在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生活着快乐的奶牛,再加上绿意盎然的村庄和大片大片的郁金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一起读,读出这种感觉。
(这一环节,不同学习风格、思维方式、表现形式的学生个体,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他们既主动获取了知识,又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促进其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骏马图”
1.在这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中,还有什么也吸引了你的注意?(骏马)
2.交流
(1)骏马强壮 抓住“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飞扬”理解。 指名读。
①出示画面(引导读出骏马的力量、健壮、神气。)
②哦!哪一匹骏马再来显示一下你的威风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骏马奔驰
大屏幕出示:“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画面出示骏马在草原上自由的驰骋。)
①齐读。
②谁来给这画面取个名字?(自由驰骋的骏马 千军万马奔天下)
(对学生而言,荷兰是遥远的国度,学生对草原、奶牛、骏马等描写难以感知或产生共鸣,我在教学中借助图片的展示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生直观、充分鲜明地感知。)
(三)“家畜图”
1.在这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有悠闲奶牛、自由驰骋的骏马,还有许多快乐的小家畜呢!你们看,引读:
出示: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___________黑色的猪群___________成千上万的小鸡____________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____________。
2.出示图片,这些动物多么可爱,它们生活的怎么样啊?指名说。
(很快乐,很自由,很悠闲。)
3.对啊,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们无忧无虑,悠闲自在,让我们用美妙的朗读来读出它们的幸福,一起读。
4.在这碧绿如丝绒般的大草原上,奶牛是这样悠闲,骏马是这样欢腾,家畜是这样快乐,真是动物们快乐天堂啊。荷兰真是名副其实的牧场之国,充满了浓浓的诗情。
(四)“夜幕图”
1.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晚悄悄地来到了。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五、六两个自然段,夜晚的荷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
学生默读,指名概括。(静)
2.请你把这两段中描写静的词或词组用笔圈出来,并试着读好它们。生边圈边读。
3.交流:寂静、平静。你能把这两个词放在课文的句子中,把句子读好吗?指名读。
4.是的,一切都是那么安谧、宁静,请一位同学朗读这段文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并在脑中想象画面,好吗?(师配乐指名朗读。)
5.相信同学们听了一定都能想象到那寂静的画面,也感受到了夜幕下的荷兰那浓浓的诗情。让我们把美丽的画面永远珍藏在脑海中吧,齐读5、6节。
(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作品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配乐朗读,以境激情,更加直观,再现了夜晚荷兰的静谧。)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练习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深情叙述: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拥挤,没有污染,只有悠闲的牛,欢腾的马,快乐的牲畜,静谧的夜……这里是水的世界,花的海洋,动物的天堂……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大屏幕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一起读。
五、语言实践,积累运用。
1.师:荷兰的美景令人神往,同学们今天感受了荷兰特有的异域风情,请你们来当一回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荷兰牧场的风光。(抓住一处景物点说即可)
2.生练说。
(实现学生语言的内化到外化,给予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有效拓展了学生语言。)
六、布置作业,迁移运用。
1.课后继续搜集荷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读一读,全面了解荷兰。
2.向爸爸、妈妈介绍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
(学生学了课文意犹未尽,这部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向爸爸妈妈介绍荷兰风光,促进了学生积累更多丰富的语言。)
七、板书设计:
11.田园诗情
奶牛 骏马 家畜 夜幕
温情 自由 安闲 宁静
真正的荷兰
附四上11《田园诗情》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我会识。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我会读。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比如:
顽皮 严肃 偶尔 汽笛 一抹 牲畜 舒缓平稳 剽悍强壮
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绿意盎然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默默无言
三、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词。
一( )奶牛 一( )骏马 一( )运河
一( )牛奶 一( )灯塔 一( )晚霞
四、我会思考。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荷兰田园的哪些美景?你能感受
到什么?想一想,还可以和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因为荷兰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我努力让学生通过图片、声音等拉近了他们与文本的距离。把课文的文本直观的映在了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受到荷兰田园的诗情画意。
2.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奶牛,什么样的骏马,什么的家禽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不足之处:
1.由于时间的原因,在复述课文的环节无法真正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没照顾到全体。
2.没能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解说练习得以充分的发挥,很多学生还意犹未尽。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的文字非常优美,适合学生诵读积累。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尽量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检查学生诵读情况,并要求做到学以致用。
正确
规范
我读了 遍;我能够做到:正确 流利
你做到了吗?
这里还可以记下你读书时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