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
《“探界者”钟扬》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1.了解通讯报道的特点
2.如何通过不同的渠道采集材料,怎样多角度、分层次报道的。
3.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作者表达观点的方法
含义:
人物通讯是以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表现其思想、言行、典型事迹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的一种通讯方式。它写的不只是人物,还有时代精神,要能正确引导舆论,培育社会共识,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
人物通讯
对象:
1)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2)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3)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4)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人物通讯
区分
学习任务
“写了什么” ——读者角度(筛选信息、归纳信息、概括信息)
“怎么写的”——作者角度(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学写通讯)
思考:文章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各自侧重表现了袁隆平一个精神品质,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喜看稻菽千重浪》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勤于实践,热爱并献身农业科研。
2.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3.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4.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不断进取(目标远大、心怀天下)。
思考:为了表现袁隆平的这些精神,作者分别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在这些典型事件中,作者是如何对人物进行刻画的?
1.该人物所在行业中体现职业特点的关键环节关键场景
2.能体现该人物精神的关键事件
3.所选事件要符合作者所写那篇通讯的主题
何为典型事件?
1.勤于实践——1961年7月一天,发现天然杂交稻株。
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赏析】通过一系列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株时的惊喜,这一细节描写,突出了袁隆平注重实践、专心研究的精神,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示例
2.敢于创新——不迷性权威,探索出培育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路子,具体写了1964年7月5日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的事例。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赏析】动作与神态描写,具体展现了袁隆平认定科研攻关思路之后,亲为亲力、不辞辛劳地进行科研实践的情景,也体现他的奉献精神。“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一句,作者故意不用标点,显现出一种一气呵成的阅读状态,更能体现袁隆平在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时的忘我精神,读的时候可以感受他的不顾一切,感受他的无法阻挡,这是一种对于研究的执著,扎根土地的执著精神。
3.实事求是——给《人民日报》写信,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
针对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贬斥杂交稻是“三不稻”的说法。袁隆平首先用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和水稻良种“汕优63”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两个事实为依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同时又尊重事实,指出南方的早籼稻确实是米质较差;最后从科学事实的角度指出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它农作物一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是有差别的。所以,不能以个别杂交稻的品质的优劣来概括一般情况。
【赏析】通过袁隆平“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以及具体的数据进行回复,充分否定了不实观点,以事实捍卫了科学的尊严,写出了他在辩论中表现的平和和个性。强调了袁隆平作为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
4.不断进取(目标远大、心怀天下)——回答电视台记者有关梦的回答,引出研究超级稻的历程。
他高兴地回答:他曾经梦到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像扫帚那么大。
【赏析】从谈他的梦这个细节写起,引出袁隆平对“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表现袁隆平的不断进取,以及他培育“超级水稻”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远大目标。
迁移阅读《“探界者” 钟扬》
梳理钟扬的典型事件中的言行,可以发现文章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探界者——钟扬 身份 探界
“英雄”少年 探学习之界、探生活之界、探工作之界
种子达人 探学术研究之界、探植物学家之界、探植物生长之界
科学队长 探科普之界、探学科之界、探身份之界
“接盘”导师 探教书育人之界
坚定乐观、爱岗敬业、热心科普、担当关爱、牺牲忘我
作者在刻画钟扬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探讨明确】正侧面相结合,正面刻画表现为刻画人物语言。文章每一部分都有直接引用的钟扬的话,它们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还有刻画人物行为、事迹。如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侧面刻画首先表现为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第二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写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种子收集的对比,藏族同事对其“大胆”的评价等。
两篇人物通讯是如何选择典型事例的?它们的编排有什么特点?
探究
袁隆平作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的成就主要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这是人物事迹的核心内容。作者以追述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为全篇线索,从科研的途径、方法、态度和心愿多角度展开报道,同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依序写出一个个重要环节。
让读者清晰的了解袁隆平的科学探索之路,还理解了袁隆平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
研 究 杂 交 水 稻 的 过 程
途径
方法
态度
心愿
《“探界者”钟扬》:文章围绕钟扬为科学而探索的精神,从钟扬的不同身份角度选取相应的典型事例,从求学少年,到采集种子、研究种子,担任科学队长,并做导师带学生,直到为科学而献身,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行文。
为科学而探索的精神(身份)
求学少年
科学队长
种子打人
接盘导师
《“探界者”钟扬》:文章围绕钟扬为科学而探索的精神,从钟扬的不同身份角度选取相应的典型事例,从求学少年,到采集种子、研究种子,担任科学队长,并做导师带学生,直到为科学而献身,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行文。
人物通讯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是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展现的,在选择典型事例时,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某一精神品质的事例,要多角度地选择典型事例。组织这些典型事例时,一定要依据人物特点设计一条主线,让这些典型事例成为这条主线上的彩珠,同时,灵活运用多种叙述方法,兼顾时间顺序,采用正描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