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分层作业设计-6.狼牙山五壮士(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分层作业设计-6.狼牙山五壮士(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5 15:0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新课标双减分层作业
6.狼牙山五壮士
1.看拼音,写字词。
rì kòu fèi téng fèn zhàn pān dēng

xuán yá xǐ yuè bīng báo yì lì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拧开(níng nǐng) 绷脸(bēng běng) 掩护(yǎn rǎn)
眺望(tiǎo tiào) 崎岖(qǔ qū) 山涧(jiān jiàn)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临: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
身临其境( )  居高临下( ) 临别赠言( )
(2)痛:①疼;②悲伤;③极,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
痛改前非( )  痛击敌人( )
痛心疾首( )  不痛不痒( )
4.选词填空。
矗立 挺立 屹立
(1)五位壮士________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2)几棵老松树________在山坡卜。
(3)新建的电视发射塔________在山顶上。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A.全神_____注 B._____天_____地 C.坚强_____ _____
D._____钉_____铁 E._____身_____骨 F.居高_____ _____
(1)他说话办事( ),从不拖泥带水。
(2)我站在万寿山上( ),颐和园的景物尽收眼底。
(3)甲虫音乐家们( )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乐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6.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人物心理描写的一项是(  )
A.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B.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C.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
D.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7.按要求写句子。
(1)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战士瞄准敌人全神贯注地射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位战士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五位战士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8.“昂首挺胸”中“首”的意思是__________。
9.“这声音”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用“ ”画出来。
10.选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壮士跳崖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
1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词语“屹立”换成“站立”,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太行山上的抗日小英雄
在太行山,不仅流传着“狼牙山五壮士”的感人事迹,抗日小英雄——王朴,也被广泛赞颂。
王朴出生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顺平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田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这些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个小八路,快快地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目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的誓:“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年仅十三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1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昂首挺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汉奸丑恶嘴脸的词语。
14.文中画“﹏﹏”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该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15.面对日本鬼了的刺刀,王朴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抗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了一批少年英雄。”除了王朴,你还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练笔。
本篇课文第二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位战士。前面对人物群体的描写是“面”,后面对马宝玉、葛振林等人物的描写是一个个的“点”,我们把这样描写人物群体的方法称为“点面结合”。请你运用这种写法,自选下面的一个情境,写一段话。
①元旦联欢晚会 ②拔河比赛 ③图书义卖活动
参考答案:
1.日寇 沸腾 奋战 攀登 悬崖 喜悦 冰雹 屹立
2.nǐng běng yǎn tiào qū jiàn
3.② ① ③ ③ ③ ② ①
4.屹立 挺立 矗立
5.贯 惊 动 不 屈 斩 截 粉 碎 临 下 D F A
6.B
7.日寇进犯。小战士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五位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8.头
9.“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10.语言 动作 神态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
11.“屹立”换成“站立”不好。因为“屹立”一词突出了五位壮士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更换后没有这层意思,所以不能换。
12.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丝毫都不害怕,不畏惧。
13.龇牙咧嘴
14.心理 排比
15.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16.王二小 雨来 张嘎
17.② “嘟”,哨声响了,大家身体一齐向后仰,一个个涨红了脸。同学们的手像一把把大钳子,紧紧地抓住绳子不放。此时的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脚一步一步吃力地向后退。可谁知六(6)班女生的劲儿也很大,两边这样一拉,我好像要飘起来一样。再向右看看,只见张敏把眼瞪得圆圆的,咬着牙,汗从头发上“跳”下来。哎哟!麻绳上有一根刺扎进了我的手,我把手换了一下,右手在前,谁知一换手,同学们的手就把绳占满了,我的另一只手都不知道放在哪儿好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