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同步练(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同步练(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0 12:41:1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同步练(人教版)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高州月考)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后来人们根据月食现象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2021七上·高州月考)微信登录时的界面就是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它是一个(  )
A.圆球体
B.不规则的球体
C.圆锥体
D.圆柱体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 微信登录时的“蓝色弹珠”界面就是地球,实际上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2021七上·鄂州期末)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正圆的球体
B.如果要为地球制作一-件外衣包裹全身,所需布料大约为6371平方千米
C.首次证实地球形状的是魏格纳
D.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错误。如果要为地球制作一-件外衣包裹全身,所需布料大约5.1亿平方千米,故B错误。首次证明地球形状的人是麦哲伦,故C错误。赤道的周长是4万千米,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4.(2020七上·灯塔期中)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向东转 B.海平上升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地球是个球体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图中远航归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地球表面不是平面,而是球面,说明了地球是个球体,D正确。故选D。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5.(2020七上·紫金期中)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B.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 731千米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5. 1亿平方千米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故A错误,符合题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故B正确;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C正确;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千米,D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6.(2021七上·柳州期末)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名称,正确的是(  )
A.A北极 B.B经线 C.C纬线 D.D本初子午线
(2)图中乙地的经纬度是(  )
A.0°,60°E B.0°,60°W C.60°S,0° D.60°N,0°
(3)图中丙地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答案】(1)A
(2)A
(3)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北极,B是与地轴垂直的纬线,C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D是穿过地心的地轴,故答案为:A。(2)由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赤道上,纬度是0°,经线是位于东增大上,是60°E,故答案为:A。(3)由图可知,丙地是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位于20°W-160°E之间的东半球,故答案为:C。
【点评】(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并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地球仪中间的旋转轴叫做地轴,是人们假想出的地球旋转所围绕的轴。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3)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7.(2021七上·罗庄期末)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D.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2)A点的经纬度是(  )
A.23.5°S,90°E B.23.5°N,90°E
C.23.5°S,90°W D.23.5°N,90°W
【答案】(1)B
(2)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A、B两点所在的经线从赤道向两极的距离越来越短,故A错误。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B点的纬线比A点所在的纬线更长,故B错误、D正确。A与B所在的经线是等长的,故C错误。故答案为:D。(2)A点所在的经线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23.5°N,90°E),故答案为:B。
【点评】(1) 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即0°纬线,长度约4万千米。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8.(2021七上·揭阳期末)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已于2019年10月18日在中国武汉(29°58′N,113°41′E)开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位于如上图中的(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2)与如上图中东经120°正好相对的经线(两条经线刚好构成一个经线圈)是(  )
A.60°W B.20°E C.20°W D.60°E
(3)中国武汉(29°58′N,113°41′E),位于(  )
A.东半球 南半球 B.东半球 北半球
C.西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 北半球
【答案】(1)C
(2)A
(3)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从0°经线为起始线,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从0°纬线为起始线,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图分析,武汉的纬度是29°58′N,在36°N以南,经度是113°41′E,在120°E以西。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每一条经线都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完整的圆,经度的度数相加等于180°,但方向相反,所以与东经120°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西经60°。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3)西经20°、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东经160°以东,西经20°以西之间为西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故中国武汉(29°58′N,113°41′E)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为了精确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能够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3)东、西经和东、西半球范围不同,要注意区分:
9.(2020七上·安庆期中)读地球仪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  )
A.预测某地天气 B.寻找各种矿产
C.确定位置、方向 D.测量地形高度
(2)甲地所在的大洲和半球分别是(  )
A.北美洲、北半球 B.欧洲、南半球
C.亚洲、北半球 D.非洲、南半球
【答案】(1)C
(2)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某地的位置、方向,所以C正确。预测某地天气应查用天气预报图,寻找各种矿产应查用资源分布图,测量地形高度应查用地形图,所以A、B、D错误。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甲地所在的大洲是位于印度洋北部的亚洲,甲地所在的半球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和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为了精确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能够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2)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是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021七上·揭西期末)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纬网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条经线都是圆圈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纬度越大,纬线越长 D.经度越大,经线越长
11. 图中四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且位于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 假设在理想状态下,飞机从丙点一直向北飞,最终飞机到达的地方是(  )
A.返回丙点 B.北极点 C.南极点 D.赤道
【答案】10.B
11.A
12.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每一条经线都是半圆,纬线是圆圈,A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正确。纬度越大,纬线越短,C错误。所有的经线长度一样长,D错误。故答案为:B。
1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图中的甲点40°N,20°W;乙点40°N,60°E;丙点20°S,40°E;丁点40°S,20°W。由此可判定,东西半球分界线且位于北半球的是甲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一架飞机从丙点一直向北飞,也就是沿着经线一直向北飞,因此,其最终到达的地点是北极点。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3.(2020七上·南海期中)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A   ,   。
(2)从南北半球看:A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B   半球。
(3)从低中高纬度地区看:A点位于   纬度;B点位于   纬度。
(4)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5)A、B两点中,距离本初子午线最近的是   点;距离赤道最近的点是   点。
(6)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____。
A.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B.了解半球是怎么划分的
C.认识经纬网的主要特点
D.测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答案】(1)60°E;40°N
(2)北;东
(3)中;低
(4)西北
(5)A;B
(6)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60°E、40°N)。
(2)从南北半球来看,A点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从东西半球,B点是位于20°W以东的东半球。
(3)从高中低纬度看,A点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B点是位于0-30°之间的低纬度。
(4)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A点是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5)A、B两点中,离本初子午线(0°经线)更近的是A点;距离赤道更近的是纬度度数更小的B点。
(6)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测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与认识形状、了解半球怎么划分和认识纬网特点无关,故答案为:D。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3)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即0°纬线。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4)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5)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6)为了精确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能够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14.(2020七上·阜阳月考)读经纬网地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四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A经度   ,纬度   ,C经度   ,纬度   。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位于北半球的是   、   、   。
(3)A点在C点的   方向,A点在D点的   方向。
(4)A,B,C,D四点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
【答案】(1)40°W;20°N;0°;20°N
(2)C;D;A;B;C
(3)正西;西北
(4)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点所在经线为40°经线,且经度向西增大,故为A点经度为40°W;A点所在纬线为20°纬线,且纬度向北增大,故为A点纬度为20°N。C点所在经线为0°经线,即C点经度为0°;C点与A点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纬度相同,为20°N。(2)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东到160°E,读图可知,图中C、D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范围是指赤道以北地区,读图可知,图中A、B、C位于北半球。(3)在经纬网地图中,要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指示方向来判断图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A点和C点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A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图中A点在D点的西北方向。(4)高纬度地区即纬度在60°—90°范围的地区,读图可知,B点纬度约为70°N,地处高纬度地区。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3)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4)南北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越向北纬度数越大;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越向南纬度数越大。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同步练(人教版)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高州月考)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2.(2021七上·高州月考)微信登录时的界面就是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它是一个(  )
A.圆球体
B.不规则的球体
C.圆锥体
D.圆柱体
3.(2021七上·鄂州期末)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正圆的球体
B.如果要为地球制作一-件外衣包裹全身,所需布料大约为6371平方千米
C.首次证实地球形状的是魏格纳
D.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4.(2020七上·灯塔期中)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向东转 B.海平上升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地球是个球体
5.(2020七上·紫金期中)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B.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 731千米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5. 1亿平方千米
6.(2021七上·柳州期末)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名称,正确的是(  )
A.A北极 B.B经线 C.C纬线 D.D本初子午线
(2)图中乙地的经纬度是(  )
A.0°,60°E B.0°,60°W C.60°S,0° D.60°N,0°
(3)图中丙地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7.(2021七上·罗庄期末)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D.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2)A点的经纬度是(  )
A.23.5°S,90°E B.23.5°N,90°E
C.23.5°S,90°W D.23.5°N,90°W
8.(2021七上·揭阳期末)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已于2019年10月18日在中国武汉(29°58′N,113°41′E)开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位于如上图中的(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2)与如上图中东经120°正好相对的经线(两条经线刚好构成一个经线圈)是(  )
A.60°W B.20°E C.20°W D.60°E
(3)中国武汉(29°58′N,113°41′E),位于(  )
A.东半球 南半球 B.东半球 北半球
C.西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 北半球
9.(2020七上·安庆期中)读地球仪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  )
A.预测某地天气 B.寻找各种矿产
C.确定位置、方向 D.测量地形高度
(2)甲地所在的大洲和半球分别是(  )
A.北美洲、北半球 B.欧洲、南半球
C.亚洲、北半球 D.非洲、南半球
(2021七上·揭西期末)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纬网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条经线都是圆圈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纬度越大,纬线越长 D.经度越大,经线越长
11. 图中四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且位于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 假设在理想状态下,飞机从丙点一直向北飞,最终飞机到达的地方是(  )
A.返回丙点 B.北极点 C.南极点 D.赤道
二、综合题
13.(2020七上·南海期中)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A   ,   。
(2)从南北半球看:A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B   半球。
(3)从低中高纬度地区看:A点位于   纬度;B点位于   纬度。
(4)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5)A、B两点中,距离本初子午线最近的是   点;距离赤道最近的点是   点。
(6)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____。
A.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B.了解半球是怎么划分的
C.认识经纬网的主要特点
D.测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14.(2020七上·阜阳月考)读经纬网地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四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A经度   ,纬度   ,C经度   ,纬度   。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位于北半球的是   、   、   。
(3)A点在C点的   方向,A点在D点的   方向。
(4)A,B,C,D四点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后来人们根据月食现象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 微信登录时的“蓝色弹珠”界面就是地球,实际上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错误。如果要为地球制作一-件外衣包裹全身,所需布料大约5.1亿平方千米,故B错误。首次证明地球形状的人是麦哲伦,故C错误。赤道的周长是4万千米,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4.【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图中远航归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地球表面不是平面,而是球面,说明了地球是个球体,D正确。故选D。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5.【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故A错误,符合题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故B正确;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C正确;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千米,D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6.【答案】(1)A
(2)A
(3)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北极,B是与地轴垂直的纬线,C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D是穿过地心的地轴,故答案为:A。(2)由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赤道上,纬度是0°,经线是位于东增大上,是60°E,故答案为:A。(3)由图可知,丙地是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位于20°W-160°E之间的东半球,故答案为:C。
【点评】(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并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地球仪中间的旋转轴叫做地轴,是人们假想出的地球旋转所围绕的轴。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3)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7.【答案】(1)B
(2)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A、B两点所在的经线从赤道向两极的距离越来越短,故A错误。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B点的纬线比A点所在的纬线更长,故B错误、D正确。A与B所在的经线是等长的,故C错误。故答案为:D。(2)A点所在的经线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23.5°N,90°E),故答案为:B。
【点评】(1) 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即0°纬线,长度约4万千米。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8.【答案】(1)C
(2)A
(3)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从0°经线为起始线,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从0°纬线为起始线,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图分析,武汉的纬度是29°58′N,在36°N以南,经度是113°41′E,在120°E以西。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每一条经线都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完整的圆,经度的度数相加等于180°,但方向相反,所以与东经120°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西经60°。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3)西经20°、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东经160°以东,西经20°以西之间为西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故中国武汉(29°58′N,113°41′E)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为了精确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能够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3)东、西经和东、西半球范围不同,要注意区分:
9.【答案】(1)C
(2)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某地的位置、方向,所以C正确。预测某地天气应查用天气预报图,寻找各种矿产应查用资源分布图,测量地形高度应查用地形图,所以A、B、D错误。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甲地所在的大洲是位于印度洋北部的亚洲,甲地所在的半球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和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为了精确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能够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2)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是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答案】10.B
11.A
12.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每一条经线都是半圆,纬线是圆圈,A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正确。纬度越大,纬线越短,C错误。所有的经线长度一样长,D错误。故答案为:B。
1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图中的甲点40°N,20°W;乙点40°N,60°E;丙点20°S,40°E;丁点40°S,20°W。由此可判定,东西半球分界线且位于北半球的是甲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一架飞机从丙点一直向北飞,也就是沿着经线一直向北飞,因此,其最终到达的地点是北极点。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13.【答案】(1)60°E;40°N
(2)北;东
(3)中;低
(4)西北
(5)A;B
(6)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60°E、40°N)。
(2)从南北半球来看,A点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从东西半球,B点是位于20°W以东的东半球。
(3)从高中低纬度看,A点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B点是位于0-30°之间的低纬度。
(4)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A点是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5)A、B两点中,离本初子午线(0°经线)更近的是A点;距离赤道更近的是纬度度数更小的B点。
(6)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测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与认识形状、了解半球怎么划分和认识纬网特点无关,故答案为:D。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3)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即0°纬线。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4)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5)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6)为了精确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能够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14.【答案】(1)40°W;20°N;0°;20°N
(2)C;D;A;B;C
(3)正西;西北
(4)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点所在经线为40°经线,且经度向西增大,故为A点经度为40°W;A点所在纬线为20°纬线,且纬度向北增大,故为A点纬度为20°N。C点所在经线为0°经线,即C点经度为0°;C点与A点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纬度相同,为20°N。(2)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东到160°E,读图可知,图中C、D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范围是指赤道以北地区,读图可知,图中A、B、C位于北半球。(3)在经纬网地图中,要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指示方向来判断图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A点和C点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A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图中A点在D点的西北方向。(4)高纬度地区即纬度在60°—90°范围的地区,读图可知,B点纬度约为70°N,地处高纬度地区。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3)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4)南北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越向北纬度数越大;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越向南纬度数越大。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