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细胞中的蛋白质》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细胞中的蛋白质》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7-27 09:34:5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能对新生肽链进行修饰的部位不包括(  )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
解析:选D。内质网、高尔基体是对分泌蛋白进行修饰的部位,细胞质基质是对胞内蛋白进行修饰的部位。
2.人进食后,下列哪一项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  )
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多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联系加强
C.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加快
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
解析:选C。人进食后,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有多种消化酶,因此胰腺细胞中核糖体功能增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联系加强,以合成消化酶,在合成消化酶的过程中需线粒体提供能量。
3.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加工过程的是(  )
A.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B.在H+的作用下使胃蛋白酶原变为胃蛋白酶的过程
C.新生多肽链之间或内部形成二硫键的过程
D.唾液淀粉酶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多肽的过程
解析:选D。唾液淀粉酶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多肽,是蛋白质的分解过程,不属于蛋白质加工过程。
4.在新生多肽链到成熟蛋白质的构成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器主要有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内质网和溶酶体
D.溶酶体和中心体
解析:选A。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新生多肽链在内质网内进行初步的修饰加工后被运送到高尔基体,再经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修饰成为成熟的蛋白质。
5.蛋白质合成后,决定它们的去向和最终定位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中的分选信号
D.蛋白质的结构
解析:选C。蛋白质合成后,一般在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分选信号,决定它们的去向和最终定位。
6.在一定时间内使用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2]、[1]、[3]、[4]、[5]、[6]、[7]部位。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1]、[4]、[6]分别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7]是________,是由[2]________合成的,请举[7]的一个具体实例,如________。
(3)[1]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都叫________,分别由图中的______和________形成。
(4)[4]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所需大量能量由[ ]______供给。
解析:根据放射性物质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各种结构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判断名称如下:[1]是内质网,[2]是核糖体,[3]是内质网形成的膜泡,[4]是高尔基体,[5]是高尔基体形成的膜泡,[6]是细胞膜,[7]是分泌蛋白。内质网对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线粒体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1)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2)分泌蛋白 核糖体 抗体(或胰岛素等)
(3)进行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膜泡 内质网膜 高尔基体膜
(4)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5)8 线粒体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全是分泌蛋白的一组是(  )
A.唾液淀粉酶和细胞呼吸酶
B.胰岛素和性激素
C.抗体和胰蛋白酶
D.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解析:选C。分泌蛋白是一类在细胞内合成,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包括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选项中的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细胞内部的蛋白质,不属于分泌蛋白;性激素属于固醇类,不是蛋白质。
2.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机制不包括(  )
A.核糖体的存在部位不同
B.内质网腔的通向不同
C.高尔基体分泌不同的小泡
D.不同细胞器对蛋白质的识别
解析:选D。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存在部位不同,影响了蛋白质的去向。B、C项所述为蛋白质的运输机制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细胞器对蛋白质的识别与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机制无关。
3.为研究酵母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连续观察相应的变化,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细胞核内出现3H标记
B.最先出现3H标记的是高尔基体
C.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出现3H标记
D.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出现3H标记,则最可能表示的是分泌蛋白的合成
解析:选B。亮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3H标记的亮氨酸不会最先出现在高尔基体中;细胞核内有蛋白质成分,所以3H标记可能出现在细胞核内;若是合成分泌蛋白,则3H标记的轨迹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
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和细胞膜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和细胞膜
C.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细胞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解析:选D。乳球蛋白和酪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后,再经内质网这一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送至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分泌物储存到膜泡中,然后分泌到细胞外。在一系列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供给能量。
5.(2011·高考四川卷改编)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解析:选B。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结构决定功能,A项正确。分泌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腔,经过初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糖基团等,才能成为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并形成具膜小泡,小泡包裹蛋白质转移至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高尔基体边缘“出芽”形成小泡,蛋白质包裹在小泡中运输到细胞膜,然后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因此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成分的更新,选项C、D均正确。内质网还具有参与脂质的合成等功能,因此,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较发达,B项错误。
6.细胞内有三种膜是可以互相转变的,这三种膜是(  )
A.细胞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B.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
C.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中心体膜
D.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核糖体膜
解析:选B。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不直接相连,以小泡的形式进行膜成分的更新,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相互转变,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之间的转化形式相同。
7.关于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合成后,一般在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分选信号
B.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中无分选信号
C.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存在部位不同,也影响蛋白质的去向
D.蛋白质只有被准确地运输到相应的部位才能执行特定的功能
解析:选B。无论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还是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一般其氨基酸序列中均含分选信号,决定着蛋白质的去向和定位,而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存在部位不同,也影响蛋白质的去向。
8.用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胰腺腺泡细胞时,发现细胞内放射性物质的量迅速增加,放射性物质不会在以下哪类细胞器内大量出现(  )
A.内质网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解析:选D。胰腺腺泡具很强的分泌功能,它分泌的蛋白质包括胰岛素和消化酶等。分泌蛋白合成时,3H标记的亮氨酸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虽然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提供能量,但是不会出现放射性物质。
9.下列关于细胞“内膜系统”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内膜系统包括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
B.内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连续统一的
C.内膜系统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等有关
D.内膜系统中的各种膜结构通过出芽和融合方式交流
解析:选A。内膜系统指在功能上连续统一的细胞内膜结构,不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不包括细胞膜。
1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修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加工与修饰前,已具有一定的活性
B.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基质均能对新生肽链进行加工修饰
C.蛋白质的修饰主要是指为新生肽链添加上糖链、甲基或者羟基并对其剪切和折叠等
D.蛋白质的修饰对维持和调节蛋白质的活性,进而成为有功能的蛋白质有着重要意义
解析:选A。蛋白质经加工修饰成为成熟的蛋白质后,才具有一定的活性,A错误。
11.(2012·徐州高一检测)如图为雄性哺乳动物的胰岛细胞在进行某项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A.呼吸酶 B.一种特定分泌蛋白
C.血红蛋白 D.性激素
解析:选B。由图可知,①是细胞膜,②是内质网,③是高尔基体,因此合成的是分泌蛋白。
12.胰蛋白酶是胰脏腺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它能被准确、无误地运输到细胞外,对于这一过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是该蛋白能被运输到细胞外的前提
B.内质网通过“出芽”的形式形成的含分泌蛋白的小泡,会移动到高尔基体,而不会移至核膜
C.分泌蛋白经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形成分泌小泡,分泌小泡再将包装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膜
D.腺泡细胞将蛋白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选D。腺泡细胞将蛋白分泌出细胞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实现的,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最后分泌到细胞外,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酶原颗粒的大体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胰腺细胞内部,酶蛋白的合成场所是[ ]______,对酶蛋白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________。
(2)将酶蛋白运输到加工场所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3)除分泌小泡外,参与酶原颗粒分泌过程的结构还有[ ]________。
(4)酶原颗粒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都需要能量,与能量产生极为密切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动物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器的功能。在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二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细胞中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面的蛋白质(包括酶),是通过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需要经过内质网的初步加工、运输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最后经细胞膜才能分泌出去。合成酶的过程需要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答案:(1)1 核糖体 3 高尔基体
(2)2 内质网
(3)4 细胞膜
(4)5 线粒体
14.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快速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射性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上也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腺体是胰腺,则与其分泌物合成及分泌有关的细胞器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知,该腺体细胞合成的物质为分泌蛋白,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氨基酸首先在附着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经内质网的初步加工修饰后运输到高尔基体,经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修饰成为成熟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答案:(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1世纪教育网
(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靠内质网运输到其他部位
(3)高尔基体 线粒体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修饰加工,并通过膜泡运输到细胞膜 线粒体提供能量
15.(创新探究题)甲图为细胞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模式图,乙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而不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的,为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①②③④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在内质网上进行的是初加工,在高尔基体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加工。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均不直接相连,以膜泡的形式间接相连。故①为内质网,②为高尔基体,③为膜泡。
答案:(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不能仅靠核糖体完成(其他表述合理即可)
(2)内质网 高尔基体 膜泡 线粒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在下列物质中,找出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若这些氨基酸脱水缩合,所形成的物质应是(  )
①NH2—CH2—CH2OH ②NH2—CH2—COOH
A.二肽         B.三肽
C.四肽 D.蛋白质
解析:选A。根据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可看出题中①和③不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②和④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这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所形成的物质应是二肽。
2.下列有关氨基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B.每种氨基酸必须具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人体内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D.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肽键
解析:选A。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约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每种氨基酸至少具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分子内不含肽键,只有氨基酸脱水缩合后才会产生肽键。
3.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 (  )
A.催化作用——抗体
B.运输作用——唾液淀粉酶
C.调节作用——胰岛素
D.免疫作用——血红蛋白
解析:选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抗体起免疫作用,可以消灭抗原;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浓度;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2012·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一质检)由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组成的三肽有(  )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解析:选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组成的多肽不同。由三种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共有六种。
5.(2012·罗定中学高一周测)艾滋病研究者发现,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B.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
C.高温能够破坏其结构
D.人工合成后可以用于防治艾滋病
解析:选B。“阿尔法——防御素”为小分子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高温可破坏其结构。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为20种,但并非每一种蛋白质均含有20种氨基酸。
6.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____,⑦表示________。
(2)该化合物由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__决定的,其序号是________。
(4)该化合物名称为________,含________个肽键,序号是________。
(5)该化合物水解后形成氨基酸,写出最右端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简式________,其含有________个氨基,________个羧基。
解析:本题为识图作答题,主要考查有关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多肽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R基不参与)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通过肽键(—NH—CO—)而连结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本题所示的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去3分子水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四肽。
答案:(1)氨基 羧基
(2)4 3 脱水缩合[21世纪教育网
(3)R基 ②④⑧⑨
(4)四肽 3 ③⑤⑥
一、选择题
1.(2012·温州市楠江中学高一检测)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下列关于肽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肽键可以表示为—CO—NH—
B.蛋白质中肽键数与缩合脱水数相同
C.肽键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D.蛋白质水解时会破坏肽键
解析:选C。肽键是—NH2和—COOH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A 、B、D正确,肽键并不能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2.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均具有催化作用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所有蛋白质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解析:选D。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酶,但并非所有蛋白质均有催化作用;高等动物体内只能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细胞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都相同才可称为是同一种蛋白质;所有蛋白质都由氨基酸组成,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3.在同一草场中,牛和羊吃同样的草料,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不同,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解析:选A。蛋白质的多样性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键空间结构来决定,而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是相同的,为C、H、O、N。
4.用18O标记的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蛋白质,同时有HO产生,那么水中的18O来自氨基酸的(  )
A.—COOH B.—NH2
C.—R D.—COOH和—NH2
解析:选A。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结,同时脱去一分子水,水分子中的—OH来自羧基,—H来自氨基,即水分子中的O来自于羧基。
5.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④多肽 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解析:选D。元素以原子的形式构成氨基酸分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多肽再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这是蛋白质结构的不同组成层次。但这种结构层次并不代表体内蛋白质就是从原子开始构成的,体内蛋白质是利用体内合成或转化来的氨基酸以及从体外吸收来的氨基酸为原料形成多肽,再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
6.两种氨基酸(如下列结构式)它们在形成二肽化合物时,最可能缩合的基团是(  )
A.①③ B.②⑥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7.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催产素和血管舒张素均为九肽,但它们的功能差异很大,完全取决于构成两者的氨基酸种类
B.由三个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构成的三肽最多有27种
C.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但并未引起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断裂
D.肽键中元素组成的不同也是影响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解析:选C。构成催产素和血管舒张素的氨基酸数目相同,但构成两者的氨基酸种类及排列顺序的差异,最终造成了两者功能的差异;由三个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构成的三肽共有3×2×1=6种;蛋白质的变性过程中不发生肽键的断裂,主要是空间结构的改变;蛋白质中肽键的元素组成是相同的。
8.下面是三个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简式,由这三个氨基酸分子按脱水缩合的方式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A.1,1,2 B.1,1,321世纪教育网
C.1,2,2 D.2,2,2
解析:选C。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关系:①肽链中,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多肽中氨基数=肽链数+R基中氨基数;③多肽中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羧基数。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只有第二个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1个羧基,所以由题干中的三个氨基酸形成的三肽中,有1个氨基、2个羧基、2个肽键。
9.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理论上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  )
A.(n-m)个 B.(n-2m)个
C.(n+m)个 D.(n+2m)个
解析:选C。n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2n个氧原子,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m)个,即脱去的氧原子数为(n-m)个,故理论上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数为2n-(n-m)=(n+m)个。
10.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中肯定含有S21世纪教育网
B.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C.①过程都是经过脱水缩合完成的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种类多造成的
解析:选C。根据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可知,A表示构成氨基酸的元素,有C、H、O、N等,可能含有S,但不是一定有S。B表示氨基酸,C表示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对于环状肽而言,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而对于链状肽,B的数目-肽链数目=C的数目。①表示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但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
11.(2012·东阳中学高一检测)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将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  )
A.4、49、49 B.9、42、42
C.9、42、8 D.9、49、49
解析:选C。胰岛素分子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为51,被分解成9个片段后,氨基的数目至少是9,肽键的数目为42,水解时参与的水分子数目为8。
12.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为(  )
A.m-z+n B.m-n-z
C.m-n+z D.m+z+n
解析:选C。设z条环状多肽由a个氨基酸构成,则z条环状多肽中含有的肽键数为a,链状多肽中含有的肽键数为(m-a)-(n-z),故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为(m-a)-(n-z)+a=m-n+z。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所示的几种符号代表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请据图完成有关问题。
(1)它们结构的差别在于________的不同。
(2)7种氨基酸通过________的方式形成一条肽链,此过程可形成________个肽键,得到________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3)如果上述肽链原长度不变,改变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改变该肽链的性质。
(4)若两个蛋白质分子均由两条(2)中的肽链构成,那么这两个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是否一定相同?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题目以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将蛋白质结构这一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构成天然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均为α 氨基酸,它们有共同的结构通式,其中R基的不同是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唯一因素。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相邻两个氨基酸缩合后通过肽键相连接并失去一个水分子,因此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不同,而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也各不相同,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答案:(1)R基 (2)脱水缩合 6 6 108 (3)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不一定相同 因为分别由相同的两条肽链经盘曲折叠可形成空间结构不同的两个蛋白质分子
14.如图为一个由一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中A~F分别表示多肽链中的不同氨基酸分子。若图中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其中B、D、F的R基中分别含有1个氨基(—NH2)、1个羧基(—COOH)和1个甲基(—CH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这个蛋白质分子经水解酶分解,分别在A、B、C、D、E、F这六个点断裂,则形成________个多肽分子,水解中需要________个水分子。
(3)若组成这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水解后的多肽分子的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此蛋白质分子由1条多肽链组成,含有n个氨基酸分子,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且氨基酸B、D的R基中分别含有1个氨基、1个羧基。
(1)1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1个羧基和1个氨基,分别位于多肽链的两端,又已知氨基酸B、D的R基中分别含有1个氨基、1个羧基,故此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
(2)此蛋白质分子分别在A~F六处水解,可形成7个多肽分子,每一处水解需要1个水分子,故需要6个水分子。
(3)水解后形成的多肽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包含两部分,一是原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即为na-(n-1)·18;二是水解过程中消耗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即为6×18=108。故所有水解后的多肽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a-18n+126。
答案:(1)2 2 (2)7 6
(3)n·a-18n+126
15.(创新探究题)健康人的尿中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若尿液中蛋白质总量过高,则称为蛋白尿。除了肾脏疾病和涉及肾脏的其他疾病会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临床上常用双缩脲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尿中的蛋白质。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你在某次剧烈运动后是否出现了蛋白尿。
(1)材料用具:试管、量筒、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CuSO4溶液)。
(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
②A中加入运动前自己的尿液2mL,B中加入剧烈运动后自己的尿液2 mL。
③先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比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21世纪教育网
预测结果 相应结论
若A、B两支试管中溶液均为浅蓝色
剧烈运动后,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
解析:本题主要探究人在剧烈运动后是否出现蛋白尿。本题所利用的原理是教材中有关蛋白质的鉴定,即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紫色。探究性实验中要注意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中学阶段对照实验设计的步骤一般有四步:第一步:分组编号,即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步骤①);
第二步:设置对照实验,即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运动前和运动后的尿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步骤②③);第三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要设置观察标准,即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步骤④)。完善实验中的步骤时,注意双缩脲试剂的操作步骤,即先滴加2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滴加4滴双缩脲试剂B液,并摇匀;第四步:实验结论,结合实验原理,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本实验的预测结果中第一种预测的结论是在无蛋白质存在的条件下,NaOH和CuSO4反应生成的Cu(OH)2,颜色呈现浅蓝色,第二种预测的结论是有蛋白尿的出现,故结果应为运动前的尿液加入双缩脲试剂,颜色呈现浅蓝色,运动后的尿液加入双缩脲试剂,颜色呈现紫色,原因为Cu(OH)2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答案:(2)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紫色
(3)③2 mL双缩脲试剂A液,并摇匀 4滴双缩脲试剂B液,并摇匀
(4)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
预测结果 相应结论
剧烈运动后,尿液中无蛋白质出现
若A试管中溶液为浅蓝色,B试管中溶液为紫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