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古代诗歌阅读
1.(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精读诗歌的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1)诗人登上天姥山之后见到的离奇景象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仙境”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后,出现了“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仙境。
B.梦境的高潮是神仙盛会,因为仙人们是从空而降的,所以写他们的衣裳和坐骑。
C.众仙在金银台上的活动只写了“虎鼓瑟兮鸾回车”一个细节。
D.诗人和众仙欢聚一堂,亲切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
【答案】(1) 海日升空 天鸡高唱 怪石灵泉 奇花异草 熊咆龙吟 重峦密林 彤云铺盖 水面迷蒙
(2)D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由“诗人登上天姥山之后见到的离奇景象”可知,考生需要找到登上天姥山的提示,然后根据诗句内容进行概括。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意思是“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这是说登山,下面是登上天姥山所见之景。
如“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是说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前一句写“海日升空”,后一句写“天鸡高唱”。
如“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是说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前一句写“怪石山岩”,后一句写“奇花异草”。
如“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是说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前一句写“熊咆龙吟”,后一句写“重峦密林”。
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是说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前一句写“彤云铺盖”,后一句写“水面迷蒙”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 “诗人和众仙欢聚一堂”错误,只有众仙欢聚一起,诗人并未参与。
故选D。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各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3.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
【答案】2.D
3.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景象,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解析】
【分析】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错误,这是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情感基调的错误解读。从文中最后一句话是的把握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以看出诗人充满着正能量,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风范,读来令人肃然起敬,一点都不消极颓废。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首先表明态度,一般遵循原作,即不能删改。
然后分析原诗开头两句的意思,与下文或者诗歌整体内容之间的关系。“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意思是“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诗歌用这两句开篇,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暗含诗人想要寻仙之意;而本诗要写的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诗人无法寻得传说中的瀛洲,只好来寻天姥山,这是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下文写自己梦中所见之景就顺理成章,不会让人感到突然。所以诗歌开篇两句不可删改。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标题中的“吟”是古诗中的一种,形式自由,不拘一格。
B.本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将神话传说与梦境奇幻交织一体。
C.本诗意境雄浑,变幻莫测,是一首现实主义的杰作。
D.本诗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烟涛:烟雾
B.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或者
C.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因为
D.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
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栗深林兮惊层巅 (熊的吼声,龙的叫声)把深林吓得发抖,层岩震惊
B.迷花倚石忽已暝 迷恋着花,倚靠着石头,天色一下子黑暗了。
C.虎鼓瑟兮鸾回车 老虎弹琴,鸾鸟驾车回家。
D.惟觉时之枕席 只发现了当时的枕头和席子。
【答案】4.C
5.D
6.B
【解析】
【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是一首现实主义的杰作”错误,这首诗是一首记梦之作,不是写实,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
故选C。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本句意为:在烟波浩淼的遥远地方,实在难以找到。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
B.本句意为:在云霞的明灭掩映之间有时候能看见。或:有时。
C.本句意为: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因:根据,依据。
故选D。
6.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翻译诗句的能力。
A.“栗”“惊”在此处都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C.“回”在此处是“旋转,运转”之意,意为:老虎弹琴,鸾鸟驾车。
D.“觉”指“醒”,意为: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
故选B。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实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B.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青冥浩荡不见底 青冥:清澈的湖水
C.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依据
D.恍惊起而长嗟 恍:猛然惊醒的样子
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昏暗
8.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所绘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大部分描绘了梦幻中自己游天姥山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意在寄托自己的一种理想。
C.诗人借用幻想中的形象,表明自己的思想境界与现实的官场生活格格不入,体现自己的志向高洁、清新脱俗的一面。
D.诗人借助幻想中的形象,想曲折地反映自己长期在朝廷被权贵排挤、奴役的一种现实。
9.翻译下列句子。
(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10.下列文体常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历二年”中的“大历”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B.“迁”在古代称为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迁,如右迁。也指贬谪,放逐。
C.《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短歌行》是一首古体诗,“歌”“行”“吟”都是古体诗。
D.古汉语中的“明年”与现代汉语中的“明年”,古今意思是相同的,皆是指第二年。
【答案】7.B
8.D
9.(1)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2)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10.D
【解析】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青冥:清澈的湖水”错误,“青冥浩荡不见底”的意思是: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所以“青冥”的意思是“青天、天色”。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想曲折地反映自己长期在朝廷被权贵排挤、奴役的一种现实”错误,不符合李白的实际情况,当时只是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还被赐金还放,政治上失意,并没有“长期在朝廷被权贵排挤、奴役”。
故选D。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列缺:闪电。列,通“裂”,分裂。缺,指云的缝隙。电光从云中决裂而出,故称“列缺”。霹雳:雷声轰鸣。崩摧:被崩塌。
(2)悸:因惊惧而心跳。恍:恍然,猛然。嗟:叹息。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古今意思是相同的,皆是指第二年”错误,今意是“今年的下一年”,不是“第二年”,古今意思是不相同的。
故选D。
翻译: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绍兴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了绍兴,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琴,鸾鸟拉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惊魂动魄,恍然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1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觉时之枕席 惟:独、只。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怎么。
C.恍惊起而长嗟 而:表顺承。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的人。
(2)第一段运用了衬托手法,下列各句运用的手法与此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4)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五岳等山川,有何用意?
【答案】(1)D
(2)D
(3)D
(4)①首先以“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难得来衬托天姥山的可睹、可寻,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②诗人将天姥山与五岳、赤城、天台山进行比照,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入云,五岳、赤城相形见绌,万丈天台拜倒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的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山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种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世界。
【解析】
【详解】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等知识。考生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D项,或:有时。云霞忽明忽暗有时能看得见。
小题2:本题考查古诗的表现手法,具体考查衬托。作答时首先要理解衬托手法的含义,即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然后结合具体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A项,衬托,以鸟鸣反衬春涧静;
B项,衬托,以树的叶子黄正衬人的头发白,突出人的老;
C项,衬托,以上青天之难正衬蜀道之难行;
D项,未用衬托。
故选D。
小题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项,“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理解错误,整首诗的格调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也没有“颓废”。
故选D。
小题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非主要意象作用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非主要意象有的自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意象是次要意象的主要作用;此外,还要分析其在表达诗歌主题上是否有作用。
诗人游览的是天姥山,写其它山川是为了写天姥山,分析时,要联系写“瀛洲、五岳” 等山川的内容,找出其特点,与天姥山进行比对,看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天姥山的哪些特点。如文中“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联系下文“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是以瀛洲的难求对照衬托出天姥山的“或可睹”;文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台本身就高,但面对天姥山却要拜倒在脚下,这是用的夸张和衬托手法,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点睛】
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古代诗歌阅读
1.(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精读诗歌的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1)诗人登上天姥山之后见到的离奇景象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仙境”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后,出现了“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仙境。
B.梦境的高潮是神仙盛会,因为仙人们是从空而降的,所以写他们的衣裳和坐骑。
C.众仙在金银台上的活动只写了“虎鼓瑟兮鸾回车”一个细节。
D.诗人和众仙欢聚一堂,亲切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各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3.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标题中的“吟”是古诗中的一种,形式自由,不拘一格。
B.本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将神话传说与梦境奇幻交织一体。
C.本诗意境雄浑,变幻莫测,是一首现实主义的杰作。
D.本诗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烟涛:烟雾
B.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或者
C.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因为
D.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
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栗深林兮惊层巅 (熊的吼声,龙的叫声)把深林吓得发抖,层岩震惊
B.迷花倚石忽已暝 迷恋着花,倚靠着石头,天色一下子黑暗了。
C.虎鼓瑟兮鸾回车 老虎弹琴,鸾鸟驾车回家。
D.惟觉时之枕席 只发现了当时的枕头和席子。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实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B.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青冥浩荡不见底 青冥:清澈的湖水
C.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依据
D.恍惊起而长嗟 恍:猛然惊醒的样子
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昏暗
8.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所绘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大部分描绘了梦幻中自己游天姥山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意在寄托自己的一种理想。
C.诗人借用幻想中的形象,表明自己的思想境界与现实的官场生活格格不入,体现自己的志向高洁、清新脱俗的一面。
D.诗人借助幻想中的形象,想曲折地反映自己长期在朝廷被权贵排挤、奴役的一种现实。
9.翻译下列句子。
(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10.下列文体常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历二年”中的“大历”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B.“迁”在古代称为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迁,如右迁。也指贬谪,放逐。
C.《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短歌行》是一首古体诗,“歌”“行”“吟”都是古体诗。
D.古汉语中的“明年”与现代汉语中的“明年”,古今意思是相同的,皆是指第二年。
1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觉时之枕席 惟:独、只。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怎么。
C.恍惊起而长嗟 而:表顺承。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的人。
(2)第一段运用了衬托手法,下列各句运用的手法与此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4)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五岳等山川,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