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念奴娇·赤壁怀古(针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暑假预习】2022年新高一语文拔高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2 念奴娇·赤壁怀古(针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暑假预习】2022年新高一语文拔高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7:57: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2·浙江·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
B.《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
D.“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中作者都借用周瑜的典故,各有何用意?
【答案】1.B
2.(1)苏词借此引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反衬自己年华老去却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2)杜诗蕴含造化弄人的意味,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格调清新”错误,本词应该是“格调雄浑”。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苏轼词中极写周瑜的年轻英俊,而功业盖世,塑造出其风度翩翩又年少即建功立业的儒将形象,其实是为了反衬出自己已近中年,却被贬黄州,可以说“一事无成”的怅然失意,表达自己年华已逝而“早生华发”,难以实现壮志的伤感。
杜牧诗中是借周瑜火烧赤壁之战是因借东风之天时方得成功,倘若当初没有这阵东风,或许吴国便会战败。作者是借此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受,自己缺乏的正是周瑜当初的这阵“东风”,生不逢时,以至于无法施展才华。
(2022·北京东城·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以浩荡江水起笔,“浪淘尽”一句,则把眼前的江水与历史人物巧妙联系起来,引出怀古之意。
B.上阕描绘江水腾涌的壮阔景象,让词人不禁赞叹这大好河山,更引起他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的向往。
C.下阕描绘了周瑜的英雄形象,写“小乔初嫁了”是为了表现周瑜生活幸福,从而衬托出词人婚姻的不幸。
D.“故国”三句,词人以自嘲的口吻叹惋自己与周瑜相比,光阴虚掷,抒发被贬谪后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词中上阕“乱石穿空”,有的版本写作“乱石崩云”。“崩云”意为崩裂的云彩,形容波涛飞洒的样子。你觉得这两个版本,哪个更切合词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3.C
4.观点一:“乱石崩云”好。“崩云”,把浪涛比作“云”,再加一个“崩”字更加有动感有气势,险峻峭拔;并且此句侧重于“崩”的瞬间,意境稍胜。而后者的“穿空”,陡峭的石壁刺向苍穹,表现了一种常态。
观点二:“乱石穿空”好。“穿”写出了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突出的是山势的陡峭;穿”字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同时此句与后句“惊涛拍岸”呼应,一个视觉一个听觉,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
【解析】
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从而衬托出词人婚姻的不幸”错。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
故选C。
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探究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此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分析时可以从修词运用、词语特点、意境特点,与上下文的衔接等角度鉴赏。
如认为“乱石崩云”好,可以鉴赏比喻修辞,把浪涛比作“云”,无论从颜色还是质地都很形象;可以鉴赏“崩”字的动感和力度,烘托出古战场的气势;
如认为“乱石穿空”好,可以鉴赏“穿”字,有“刺穿”之意,更突出山势的险峻和陡峭,突出古战场的险要地势,为下文少年英雄的出场做了必要的渲染;而且此句写“空”,后句写“岸”,拓展了空间,视觉和听觉结合更有力地写出江山之壮美,为下文“江山如画”做了注脚等角度分析。
(2022·浙江嘉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貔虎:原指猛兽,此处指军队、勇士。
5.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由滚滚东流的江水联想到千古风流人物,空间广阔,时间遥远,为全词奠定了雄浑豪放的基调。
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发了词人洒酒酬江月的宽慰旷达之情,此处化解了前文表达的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愁绪。
C.《满江红·赤壁怀古》下片虚实结合,实写赤壁及附近的山川形胜,虚写朝代更迭,现实与想象结合,增强了词作的艺术张力。
D.两首词均为咏诗怀古词,均以历史陈迹“赤壁”为题材,均借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感慨兴衰、逃避现实、咏诗伤世等目的。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与《满江红·赤壁怀古》上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不尽相同,试做简要分析。
【答案】5.D
6.(1)两首词都写到赤壁之战的重要人物周郎。苏轼着眼于周瑜英姿勃发的儒将风采与年少有为的伟大功绩,用来反衬自己的老大无功;戴词则以“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一句,以其破曹军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
(2)两首词都描写了战争场面。苏轼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以周瑜指挥若定的轻松姿态,曹军惨败的狼狈,才能更突出周郎的年少功业已成,反衬作者的失意。戴词则用“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一句对偶,写出孙吴军容整肃、士气高昂的气势;并以“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一句,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水战场景,体现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以昔年东吴强大的实力反衬“今”日南宋国势的衰微,流露出作者的悲慨。
【解析】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D.“均借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感慨兴衰、逃避现实、咏诗伤世等目的”错误,这两首词中并无“逃避现实”的感情,苏轼是借古抒怀,表达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无奈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而戴复古则是怀古伤今,表达自己忧国伤时的感慨。
故选D。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诗词描写异同点的能力。
《念奴娇》下阕写赤壁之战,着重描绘周瑜的形象,先以“小乔初嫁”来衬托其年少英武,再写其英雄气度“雄姿英发”、儒将装束“羽扇纶巾”,人物形象极其鲜明。即使是写大战场面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是为了衬托周瑜年少有为,功业早成的形象,“谈笑间”表现出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灰飞烟灭”则将火烧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灭的惨象逼真地再现出来,这两句十分精炼,以其“谈笑间”的潇洒从容更显出“灰飞烟灭”的功绩赫赫,与作者本人被贬黄州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方便作者抒发个人感慨。
戴复古则浓墨重彩,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这一句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写到这里,陡然转折。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戴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今如许”这转折一问,流露出对南宋国势一日不如一日的悲慨。
(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作者是如何描绘赤壁风景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8.“千古风流人物”与“一时多少豪杰”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9.词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7.①风景:“江山如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②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③作用:以赤壁风景勾勒古战场景象,以险要之势,暗写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
8.以“千古风流人物”烘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豪杰,再以这些英雄豪杰烘托周瑜。
9.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着古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一事无成,创造出一种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词人通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描绘赤壁如画的景色,其中“乱石穿空”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岸边山势险峻;“卷起千堆雪”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波涛力量之浩大;“惊涛拍岸”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浪潮的力度。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描绘赤壁险要之势,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暗写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是为了更好衬托出英雄人物。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千古风流人物”,作者在这里要追忆曾在赤壁留下记忆的英雄人物,而与赤壁联系最为紧密的英雄无疑是周瑜,所以写旷景是为英雄的出场作铺垫;“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以这些英雄豪杰烘托周瑜,再为赞美周郎蓄势。
9.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据此可得出答案。
(2021·福建·厦门一中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①
[元]萨都刺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0.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下阕描写了周瑜的文士风度,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展示出周瑜赤壁破曹时的神态自若。
B.萨都刺由眼前的“望”起笔,登上高高的石头城,看到空旷的昔日六朝胜地。“无物”蕴含了悲惨的过去,让人伤心叹惋。
C.萨都刺目睹“六朝形胜地”,感发的是“唯有青山如壁”,表现了诗人对石头城壮美山川的喜爱之情和对厚重历史的追怀。
D.萨都刺词采用了苏词的全部韵脚,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今昔之变,意境深远,体现怀古诗感慨兴衰、寄托哀思的特点。
11.简要分析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10.C
11.①相同点:对光阴虚掷的感伤;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
②不同点:萨都刺词有对战争残酷的心痛;而苏词在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中抒发自己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慨。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表现了诗人对石头城壮美山川的喜爱之情”错误,应是表现对连年不断地战火摧残了山川的壮美,摧毁了往日的繁华的感慨。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萨都刺词中的句子“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苏词中“早生花发”,可以看出,两首词中都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萨都刺词“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昔日皇帝车架经常碾压的道路,如今是年年岁岁芳草萋萋,通过今昔对比可以看出,表达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词中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慨英雄人物逝去,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悲哀。
不同点:萨都刺词中更多的是说战争的残酷,“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昔日白骨如雪,今日鬼火明灭;而苏词中更多的是感慨自己功业未成,壮志未酬,从遥想公瑾谈笑间灭敌千万,到自己早生花发,即可体会出。
(2021·广东·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樽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儒将诸葛亮。
13.作者是如何描绘赤壁风景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12.D
13.①风景:“江山如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②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③作用:以赤壁风景勾勒古战场景象,以险要之势,暗写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
【解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 “羽扇纶巾”不是比喻,是借代手法;此处也不是指诸葛亮,而是描写周瑜的装束。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句写石,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出来。第二句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第三句写“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最后用“江山如画”一句收束写景,转入写人。
这三句用到的修辞手法有:“乱石穿空”运用了夸张手法,描写山崖之高之陡;“”惊涛拍岸”运用拟人手法,一个“惊”字形象地写出浪涛的状态和给人的感觉;“卷起千堆雪”运用比喻,把洁白的浪花比作“雪”,形象地写出浪花的颜色;“江山如画”也是比喻,把壮丽江山比作一幅画卷,写出山河之壮美秀丽。
作用:这几句写景有声有色,既写出古战场险要的地势,也渲染出惊心动魄的气势;而作者以为当年的赤壁之战就是在这里进行的,以环境的险要和江水的声势衬托出当年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为下文写少年英雄周瑜做了铺垫。
(2021·山东临沂·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大江”既是实景,又虚化成历史的长河,才能够“淘尽”了“风流人物”。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句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之景,引出下文的豪杰英雄。
C.下阕写周瑜这个令自己仰慕的英雄形象,是表明自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故国神游”句是说词人去神游赤壁之战故地,被周瑜嘲笑华发早生,功业未成。
15.这首词一般被认为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品,请简要分析本词如何体现豪放之情的。
【答案】14.D
15.①词人选用的景物如“大江”“惊涛”等都具有开阔、激烈奔放的特点,有利于抒发豪放之情。②怀想的人物周瑜年少有为,雄姿英发;指挥了赤壁大战,以少胜多,战绩显赫,给人慷慨豪放之感。③词人遭遇挫折打击,处境失意,但仍怀有思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被周瑜嘲笑华发早生”错,应该是词人的自嘲。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本词上片写景。词一开始,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大江”“惊涛”等都具有开阔、激烈奔放的特点,给人以突兀峥嵘、震惊耳目的感觉,有利于抒发豪放之情。
下片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三句描写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表明他虽为武将,却有文士的风度,这样就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
“谈笑间”三字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樯橹灰飞烟灭”将火烧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灭的惨象逼真地再现出来了。周瑜以少胜多,战绩显赫,给人慷慨豪放之感。
词人虽遭贬谪,处境失意,甚至“早生华发”,但仍思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这份壮志更是其体现豪放之情的体现。
(2021·新疆·柯坪湖州国庆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以滚滚东流的长江水起笔,展现作者眼前的景象以及由此触发的联想。
B.“乱石”三句,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
C.“多情应笑我”是作者想通之后清醒的自慰,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D.词中以周郎“雄姿英发”的形象正面衬托“早生华发”遭遇贬谪的自己。
17.词的上片用了哪些手法写出了赤壁景色的哪些特点?试结合原词分析。
【答案】16.D
17.“乱石穿空”写出了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出了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
【解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 “正面衬托”错,应是反面衬托。词中周瑜是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得到了孙权的重用,建立了一番伟业;而词人却壮志难酬,早生华发。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乱石穿空”写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此句写出了山势的陡峭险峻;“惊涛拍岸”写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此句写出了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写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三句描写有声有色,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
(2021·江苏连云港·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大江东去”三句,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辽阔旷远深沉的意境,为英雄人物出场营造气势。
B.下阕“遥想”六句,塑造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写尽了周瑜的风采才华,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C.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雄的得志来反衬自己的“失意”。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激愤、高昂,辛词低沉、抑郁。
D.本词将写景、咏史、抒情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19.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苏轼开北宋豪放词之先河,结合本词简析“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8.C
19.(1)写景壮丽。“大江东去”“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景(任选一句)壮阔、宏大。
(2)写人豪迈。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指挥若定、从容不迫。
(3)抒情旷达,写词人虽壮志难酬却能自我解脱。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苏词激愤、高昂,辛词低沉、抑郁”错误。苏词结尾低沉、抑郁,辛词结尾激愤、高昂。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语言风格的能力。
题目问“豪放”表现在哪里,首先明确词的豪放可以通过题材选择、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豪放旷达的思想感情。
词中选择了赤壁古战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大江滚滚东去的壮阔景象,跨越时空,将人带入茫茫历史中,境界阔达;写景时,用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采用夸张手法,极写赤壁战场陡峭山崖,采用比喻手法写出江涛拍案的宏伟气势,展现出壮阔宏大的景象,带给人豪放开阔的感受。
在“千古风流人物”中,把笔墨集中于周瑜一人身上,写他年少英俊,意气风发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他赤壁之战时指挥若定“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尽显儒将翩翩风度,不动声色中铸就伟大功绩,其英雄形象豪迈动人,寄托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而作者表达的感情里,有一时的失意,“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尽管如此,却仍旧能够在“一尊还酹江月”的凭吊中获得旷达洒脱的宁静解脱,令人感到词人情感上的豪放旷达。
(2021·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相关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以滚滚东流的长江水起笔,展现作者眼前的景象以及由此触发的联想。
B.“乱石”三句,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
C.“多情应笑我”是作者想通之后清醒的自慰,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D.词中以周郎“雄姿英发”的形象正面衬托“早生华发”遭遇贬谪的自己。
2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20.D
21.①景物描写的豪放:词人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以纵横驰骋、游刃有余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宏大的气魄。
②周瑜形象的豪放:词人选取了婚姻美满、风度儒雅、指挥才能卓越三个方面,把周瑜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这个年少得志、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奇功的英雄身上,寄托着词人的人生理想。
③情感的豪放:生不逢时,空有抱负无法施展,只能仰望古人。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下、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 “正面衬托”错误。周郎正面衬托词人自己表述有无误,应是反面讨托。词中周瑜是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得到了孙权的重用,建立了一番伟业;而词人却壮志难酬,早生华发。
故选D。
2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风格的能力。
题目问“豪放”表现在哪里,首先明确词的豪放可以通过题材选择、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豪放旷达的思想感情。
词中选择了赤壁古战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大江滚滚东去的壮阔景象,跨越时空,将人带入茫茫历史中,境界阔达;写景时,用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采用夸张手法,极写赤壁战场陡峭山崖,采用比喻手法写出江涛拍案的宏伟气势,展现出壮阔宏大的景象,带给人豪放开阔的感受。
在“千古风流人物”中,把笔墨集中于周瑜一人身上,写他年少英俊,意气风发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他赤壁之战时指挥若定“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尽显儒将翩翩风度,不动声色中铸就伟大功绩,其英雄形象豪迈动人,寄托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而作者表达的感情里,有一时的失意,“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尽管如此,却仍旧能够在“一尊还酹江月”的凭吊中获得旷达洒脱的宁静解脱,令人感到词人情感上的豪放旷达。
(2021·福建·长汀县新桥中学高一期中)课内诗文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⑾,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23.《声声慢》借助哪些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4.请从艺术角度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答案】22.C
23.(1)上阕借助的意象有“淡酒”“秋风”“过雁”,渲染了凄苦无依境况,抒发了对往昔夫妇美好生活及故乡故国的追怀。
(2)下阕借助的意象有“黄花”、“梧桐”“细雨”,以“黄花”暗喻自己衰老凄凉的境遇,借“梧桐”“细雨”抒发了孤独无尽的愁苦。
24.(1)从视角分析:从仰视到俯视
(2)从抒情角度:借景抒情
(3)修辞角度:夸张、拟人、比喻、对偶。
(4)从语言角度:“穿”“拍”“雪”
(5)从形声色角度(视听角度):首句写形,次句写声,第三句写色
【解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说法错误,作者就是像廉颇这样的大将。作者意思是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写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报国豪情。
故选C。
2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意象和情感的能力。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渲染愁情,并通过酒力敌不过风力,显示出愁情的无比深重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通过飞雁引发的对故国故家和往昔伉俪生活的追怀,表现词人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明写菊花残败,无人采摘,暗喻自己容颜的衰老与心境的悲凉,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感,突出了词人晚年年老色衰、孤苦无依的困境。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进而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呼告。
本词借秋景抒发悲凉情。上阕用“淡酒”、“晚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结合,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萧索残秋中浓郁的愁情。最后迸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2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艺术手法的能力。
写景视角上从仰视到俯视。“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这是仰视;“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俯视,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像无数堆耀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从抒情角度,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苏轼通过对雄浑壮阔的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了对怀才不遇、老大未成的愤懑之情。
从修辞角度,诗人采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手法写景。“惊涛拍岸”运用拟人的手法,“卷起千堆雪”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波涛力量之浩大。“乱石”对“惊涛”,“穿空”对“拍岸”,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描绘了雄奇壮丽的江山美景。
语言角度上,注重炼字,“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这一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从形声色角度(视听角度)写景,首句“乱石穿空”写形,次句“惊涛拍岸”写声,第三句“卷起千堆雪”写色,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景物大气磅礴,境界宏阔,非常具有感染力。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2·浙江·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
B.《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
D.“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中作者都借用周瑜的典故,各有何用意?
(2022·北京东城·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以浩荡江水起笔,“浪淘尽”一句,则把眼前的江水与历史人物巧妙联系起来,引出怀古之意。
B.上阕描绘江水腾涌的壮阔景象,让词人不禁赞叹这大好河山,更引起他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的向往。
C.下阕描绘了周瑜的英雄形象,写“小乔初嫁了”是为了表现周瑜生活幸福,从而衬托出词人婚姻的不幸。
D.“故国”三句,词人以自嘲的口吻叹惋自己与周瑜相比,光阴虚掷,抒发被贬谪后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词中上阕“乱石穿空”,有的版本写作“乱石崩云”。“崩云”意为崩裂的云彩,形容波涛飞洒的样子。你觉得这两个版本,哪个更切合词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2·浙江嘉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貔虎:原指猛兽,此处指军队、勇士。
5.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由滚滚东流的江水联想到千古风流人物,空间广阔,时间遥远,为全词奠定了雄浑豪放的基调。
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发了词人洒酒酬江月的宽慰旷达之情,此处化解了前文表达的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愁绪。
C.《满江红·赤壁怀古》下片虚实结合,实写赤壁及附近的山川形胜,虚写朝代更迭,现实与想象结合,增强了词作的艺术张力。
D.两首词均为咏诗怀古词,均以历史陈迹“赤壁”为题材,均借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感慨兴衰、逃避现实、咏诗伤世等目的。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与《满江红·赤壁怀古》上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不尽相同,试做简要分析。
(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作者是如何描绘赤壁风景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8.“千古风流人物”与“一时多少豪杰”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9.词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福建·厦门一中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①
[元]萨都刺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0.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下阕描写了周瑜的文士风度,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展示出周瑜赤壁破曹时的神态自若。
B.萨都刺由眼前的“望”起笔,登上高高的石头城,看到空旷的昔日六朝胜地。“无物”蕴含了悲惨的过去,让人伤心叹惋。
C.萨都刺目睹“六朝形胜地”,感发的是“唯有青山如壁”,表现了诗人对石头城壮美山川的喜爱之情和对厚重历史的追怀。
D.萨都刺词采用了苏词的全部韵脚,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今昔之变,意境深远,体现怀古诗感慨兴衰、寄托哀思的特点。
11.简要分析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2021·广东·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樽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儒将诸葛亮。
13.作者是如何描绘赤壁风景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021·山东临沂·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大江”既是实景,又虚化成历史的长河,才能够“淘尽”了“风流人物”。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句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之景,引出下文的豪杰英雄。
C.下阕写周瑜这个令自己仰慕的英雄形象,是表明自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故国神游”句是说词人去神游赤壁之战故地,被周瑜嘲笑华发早生,功业未成。
15.这首词一般被认为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品,请简要分析本词如何体现豪放之情的。
(2021·新疆·柯坪湖州国庆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以滚滚东流的长江水起笔,展现作者眼前的景象以及由此触发的联想。
B.“乱石”三句,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
C.“多情应笑我”是作者想通之后清醒的自慰,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D.词中以周郎“雄姿英发”的形象正面衬托“早生华发”遭遇贬谪的自己。
17.词的上片用了哪些手法写出了赤壁景色的哪些特点?试结合原词分析。
(2021·江苏连云港·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大江东去”三句,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辽阔旷远深沉的意境,为英雄人物出场营造气势。
B.下阕“遥想”六句,塑造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写尽了周瑜的风采才华,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C.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雄的得志来反衬自己的“失意”。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激愤、高昂,辛词低沉、抑郁。
D.本词将写景、咏史、抒情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19.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苏轼开北宋豪放词之先河,结合本词简析“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1·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相关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以滚滚东流的长江水起笔,展现作者眼前的景象以及由此触发的联想。
B.“乱石”三句,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
C.“多情应笑我”是作者想通之后清醒的自慰,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D.词中以周郎“雄姿英发”的形象正面衬托“早生华发”遭遇贬谪的自己。
2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1·福建·长汀县新桥中学高一期中)课内诗文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⑾,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23.《声声慢》借助哪些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4.请从艺术角度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