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劝学
【提升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2022·吉林吉林·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⑤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泛指金属制品,这里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B.遗言,人在临终前留下的言辞,用于嘱咐后人。
C.神明,通常指神灵,文中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D.跬步,半步,跨一脚。也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即学习不能停止。它与下文是总领和分述的关系。
B.第②段是上一段观点的延续,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强调学习可以改变人。
C.第⑤段中,作者认为学习者应对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进行选择和改造。
D.选文主要论述了学习的意义、方法、态度等,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请根据第⑥段内容,简要概括学习应持有的方法和态度。
(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②而临百仞之渊
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④庶人不服
7.下列句子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 )
A.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B.其质非不美也
C.以为轮,其曲中规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下列句中没有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 )
A.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D.而临百仞之渊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022·北京丰台·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闻者彰 彰:清楚
B.而绝江河 绝:横渡
C.驽马十驾 驾:驾驭
D.金石可镂 镂:雕刻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青,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
B.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登高而招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2.下面两句话,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不可以已 ②金就砺则利
A.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刀斧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B.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C.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D.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刀斧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13.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4.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2·湖南·新邵县第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磨刀石
B.驽马十驾 量词,辆
C.教使之然也 这样
D.游必就士 接近,亲近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B.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C.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17.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另外在古代还可以指有地位的人。
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步”,跨出两脚为“跬”。
C.干越夷貉:泛指当时我国境内的各个少数民族。
D.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一说,八尺为一仞。
18.下列对荀子《劝学》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论证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课外选段第二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
C.荀子发展了儒家的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D.荀子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2·吉林长春·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21.对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B.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2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2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22·河南·郏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C.金:金属制品,文中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首先提出全文的观点,接着运用形象的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
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
C.第三段,分三个层次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即积累、坚持、专一。
D.第四段,通过君子与小人、古人与今人学习的对比,强调了学习要戒骄戒躁。
2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2·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校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2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马车走一天的路程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B.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②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3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木直中绳, 以为轮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劝学
【提升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2022·吉林吉林·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⑤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泛指金属制品,这里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B.遗言,人在临终前留下的言辞,用于嘱咐后人。
C.神明,通常指神灵,文中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D.跬步,半步,跨一脚。也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即学习不能停止。它与下文是总领和分述的关系。
B.第②段是上一段观点的延续,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强调学习可以改变人。
C.第⑤段中,作者认为学习者应对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进行选择和改造。
D.选文主要论述了学习的意义、方法、态度等,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请根据第⑥段内容,简要概括学习应持有的方法和态度。
【答案】1.C
2.B
3.B
4.(1)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省察/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5.①重视积累;②坚持不懈;③专一不躁。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
“兰槐之根”作“是为芷”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B;
“庶人”作“不服”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D。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遗言,人在临终前留下的言辞,用于嘱咐后人”错误。根据下文可知,“遗言”指“古训”。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都运用了举例论证”错误,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论证,没有举例。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博学”,广泛地学习;“日”,名词作状语,每天;“知”,通“智”,智慧。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因为。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知,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由此可知,重视积累;
由原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知,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由此可知,坚持不懈;
由原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可知,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由此可知,专一不躁。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出游必定要接近有学问品行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②而临百仞之渊
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④庶人不服
7.下列句子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 )
A.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B.其质非不美也
C.以为轮,其曲中规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下列句中没有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 )
A.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D.而临百仞之渊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答案】6.① 拴着 ② 对着 ③ 浸 ④ 百姓
7.A
8.D
9.(1)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2)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何况我和你在江上捕鱼,在江中的小洲上打柴,以鱼虾为伴侣,和麋鹿交朋友。
【解析】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意思是“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拴在嫩芦苇的花穗上”,“系”,动词,拴在,拴着;
②“而临百仞之渊”意思是“对着百丈深渊”,“临”,动词,对着;
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意思是“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都会避之不及”,“渐”,动词,浸;
④“庶人不服”意思是“百姓不穿戴”,“庶人”,百姓。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其”,人称代词,它,代兰槐之根;
B.“其”,物主代词,它的;
C.“其”,物主代词,它的;
D.“其”,物主代词,他们的。
故选A。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系之苇苕”中“之”后省略“于”,应为“系之于苇苕”;
B.“蓬生麻中”中“生”后省略“于”,应为“蓬生于麻中”;
C.“其渐之滫”中“之”后省略“于”,应为“其渐之于滫”;
D.没有省略“于”。
故选D。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者,……也”,判断句式;“所以”,用来……的;“受”,通“授”,教授。
(2)“生”,通“性”,本性;“异”,不同;“假”,借助。
(3)“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参考译文: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2022·北京丰台·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闻者彰 彰:清楚
B.而绝江河 绝:横渡
C.驽马十驾 驾:驾驭
D.金石可镂 镂:雕刻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青,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
B.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登高而招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2.下面两句话,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不可以已 ②金就砺则利
A.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刀斧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B.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C.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D.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刀斧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13.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4.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10.C
11.C
12.D
13.(1)君子广泛地学习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2)君子天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4.文章开篇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从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句意:劣马连走十天。“驾”,用马拉车的路程,一天叫做一驾。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从;介词,比。
B.代词,它;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都是副词,就。
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够停止。排除AB。
②金就砺则利:刀斧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排除C。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博学”,古今异义,广泛地学习;“日”,每天;“参省”,检查、省察;“知明”,见识明达。
(2)“生”,通“性”,天性;“善”,善于;“假”,借助。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
首段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文章开篇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二段,多方比喻,最后通过“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观点,论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三段,通过多方比喻,最后通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比喻,得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论,论述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第四段,通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跬步……”等的对比谈学习日积月累的重要性;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对比论证谈学习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以“蚯蚓”和“螃蟹”对比谈学习专心致志的重要性。从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斧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2022·湖南·新邵县第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磨刀石
B.驽马十驾 量词,辆
C.教使之然也 这样
D.游必就士 接近,亲近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B.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C.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17.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另外在古代还可以指有地位的人。
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步”,跨出两脚为“跬”。
C.干越夷貉:泛指当时我国境内的各个少数民族。
D.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一说,八尺为一仞。
18.下列对荀子《劝学》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论证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课外选段第二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
C.荀子发展了儒家的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D.荀子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15.B
16.B
17.B
18.A
19.(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
B.“驽马十驾”的意思是:劣马连走十天。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
“芷”是“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结构相同,应在“近”后断句,排除D。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故选B。
18.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内容主旨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A.“举例论证”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比喻论证。
故选A。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假,借助;利足,脚走得快;水,游泳;绝,横渡。
(2)得分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爪牙,爪子和牙齿;“上、下”,向上、向下;一,专一。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雕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雕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出游必定要接近有学问品行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2022·吉林长春·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21.对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B.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2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2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20.A
21.C
22.C
23.(1)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2)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的心浮躁啊。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利:对……有利”错误,句意“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利”,使动用法,使……走得快。
故选A。
2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左迁等”错误。“左迁”表示降职,不是表示加授官职。
故选C。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选文两段分别讲了学习对人的作用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通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谈到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
故选C。
2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加”,更加;“疾”,劲疾;“彰”,清楚、明显。
(2)题得分点有:“寄托”,古今异义,托身、容身;“用”,因为;“者……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的心浮躁啊。
(2022·河南·郏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C.金:金属制品,文中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首先提出全文的观点,接着运用形象的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
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
C.第三段,分三个层次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即积累、坚持、专一。
D.第四段,通过君子与小人、古人与今人学习的对比,强调了学习要戒骄戒躁。
2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24.D
25.A
26.D
27.①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跑得快,却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
②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硬的筋骨,却能向上吃黄土,向下饮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
【解析】
【分析】
24.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入乎耳”与“着乎心”是对称结构,应独立成句,分别在其后断开,排除A;“布乎四体”与“形乎动静”也是对称结构,“动静”是一个词,之间不应断开,排除C;‘“端而言”与“蝡而动”是对称结构,分别在其后断开,“一”是“全都”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需要在其前面断开,排除B项。
故选D。
25.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错误。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故选A。
26.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通过君子与小人、古人与今人学习的对比,强调了学习要戒骄戒躁”错误。结合“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等分析,通过君子与小人、古人与今人学习的对比,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在于修身。
故选D。
2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利足”,脚走得快;“致”,到达;“水”,游泳(名词作动词);“绝”,横渡。
(2)“利”,锋利;“强”,强硬;“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上、下”,向上,向下(名词作状语);“用”,因为;“一”,专一(数词作形容词)。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 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2022·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校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2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马车走一天的路程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B.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②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3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木直中绳, 以为轮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28.C
29.C
30.D
【解析】
2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绝:横渡。故C错。
故选C。
2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均为介词,比。
B.均为连词,表假设,即使。
C.①兼词,相当于“于是”,在这里;②语气词,不译。
D.均为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和”。
故选C。
3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为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不再挺直的原因,是用火烤木使它变成这样的。
A.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而于水寒”,却比水更寒冷。
B.省略句,“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用火烤木使弯曲,把(它)做成车轮。
C.定语后置,正常语序是“蚓无利爪牙,强筋骨”,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壮的筋骨。
D.判断句,“……,……也”表判断,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故D项与例句相同。
故选D。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