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应用篇·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课程解读
写作方法 : 掌握话题作文“有趣的家乡的风俗”的选材和详略得当
的结构安排,准确把握节日特点。
情怀素养 : 培养观察与总结能力,感受不同节日习俗的魅力。
举一反三 : 本课写作方法可以迁移到《家乡的民俗》《记忆中的社火》
等作文中。
★课程结构
1.积累关于“家乡风俗”的写作素材
准确把握节日特点
2.技法------
详略得当的结构安排
当堂成文
★写作指导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你对一些地方的节日风俗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 尤其是你的家乡风俗,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节日风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可以是在课外阅读时知道的,还可以是在一些场合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要求:①讲清楚所写家乡节日习俗的特点;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③不少于 450 字。
一、审题
不同节日具有不同的特点,人们庆祝节日的习俗也各具差异,记忆中令你最难忘的节日是哪个呢 这个节日又具有怎样的习俗呢 请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填空。
节日 日期 习俗
春节 正月初一 贴对联 拜年逛庙会
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 赛龙舟
中秋节
二、开头交代所写节日
开头先说明你要写的节日,再简单介绍节日的习俗特点。
(一)以引用开头
引用节日歌谣、名人名言等开头,直截了当表明习作要描写的节日,不仅显得亲切,更能清楚、自然地引出节日的来历、习俗的特点等。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以引用开头来描写。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转眼间,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只为了迎接这位如约而至的天使-------端午节!
(二)以对比开头
把对立的事物,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可以使特点更加鲜明。我们也可以在第一段以不同人、不同节日之间的对比开头,表明习作中“我”对某节日的态度。
有人喜欢儿童节,有人喜欢圣诞节,而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因为我眼中的端午节就像一个天使,把羞涩的春意催熟,把宅在家的步伐变得活跃,把冷清的河畔变得热闹。
三、正文把握节日特点,表达详略得当
正文写作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同学们需要把握该节日的特点,围绕特点来描写。如:介绍节日的由来、简单介绍节日的民间传说等。本篇写作指导以端午节为例,技法同样适用于其他节日。
说起端午节,我马上想起家乡的一首童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奶奶说端午的这些习俗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特定的含义呢。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
第二步,说说你搜集到的或经历过的该节日的习俗,这是最重要的。同学们要围绕主题来确定事件的详略,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要详写。比如:我们以“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为题进行习作,可以选择“采艾蒿、吃粽子、赛龙舟”等内容来写,其中“赛龙舟”场面热闹而壮观,最能体现人们团结、向上的精神和家乡端午节的特点,就可以详写。而“采艾蒿、吃粽子”就可以略写,从侧面补充说明家乡的端午节习俗。
说起端午节,最重要的一个习俗就是赛龙舟啦。今年的端午,妈妈因为忙着做粽子不能和我们一起去看龙舟赛,只有爸爸带着孤零零的我前去助威,心里面多少有点失落呢。
不过刚来到河岸边,我就听到现场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片,响彻云霄。参赛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划。紧接着,船慢慢地移动起来,渐渐地,渐渐地,每条船都越来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一丝波纹。渐渐地,渐渐地,红色的龙舟慢慢地超过了其它龙舟。而之前一直遥遥领先的黑色龙舟显然是体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龙舟。啊,只剩下 30 米了,25 米,20 米,红色龙舟遥遥领先,蓝色龙舟又追赶上来,两条龙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蓝色龙舟领先了。随着裁判哨响宣布结果,蓝色龙舟的划手们下船后,都拥抱在一起,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这,便是我们家乡端午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啊!
【练一练】
请仔细回想你最喜欢的节日,完成下面这个填空。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 (春节宵/端午节/儿童节/国庆节/腊八节……),因为在这一天,我可以 。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人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 庆祝/度过这个节日。
四、结尾点题,表达情感
文章结尾要结合所写的节日习俗,再次点明文章的主题,并升华主题。这样不仅能够使文章主题更突出,还能够照应文章标题和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一)直白式结尾
这就是我喜欢的端午节。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像一个故事,情节美妙动人;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又像一种文化符号,内容绚丽多姿。这就是我喜欢的端午节!
(二)总结式结尾
端午节的习俗真的太有趣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吃粽子、赛龙舟的假期,它还蕴藏着人们对伟人的缅怀,对爱国情怀的赞美。正是因为这些,所以我喜欢这样的端午节!
★词语积累
缅怀 绚丽多姿 兴高采烈 沁人心脾
★范文引路
每个人记忆中的节日都是独特的,在你的记忆中过节是怎样一种经历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小作者他记忆中端午节的习俗是什么样子的吧!
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有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优雅。
端午的味道,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
端午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早盼,晚盼,日盼,夜盼,盼盼盼……盼望已久的端午节 (开门见山,点明自己要写的节日——端午节,用排比烘托气势。 )终于到了,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与往昔不同,因为在外地求学, 我不得不留在学校里过端午节。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庆祝端午节。原本以为这是件很悲伤的事,可没想
到却是如此快乐。 (在“悲伤”与“快乐”的对比中,给读者留下悬念,究竟快乐在哪里呢?)
一大清早,还没睡饱呢,就被几个室友吵醒了:“快起来啊,我们到后面那座山上去采艾蒿了!”之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温暖的被窝,再之后便是一阵忙乱。十分钟之后,我和伙伴们各自整理好了衣装,迈开了豪迈的步伐,朝后面那座山进军,哇!端午的味道,充满了激情。
采到艾蒿后,我们手中握着艾蒿束,头上戴着艾蒿环,兴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学校。刚坐到位子上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我定睛一看,啊!是妈妈。妈妈看到我说:“学习再忙也不能不过端午节啊!想不想吃粽子啊 ”呀!差点忘记
吃粽子了。哇!太棒了,妈妈竟带来这么多粽子,我们都涌上去把妈妈围住。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人心脾的糯米香飘来,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边。妈妈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生动细腻地描绘了节日里采艾蒿和妈妈送粽子的事情,突显节日的氛围。)
你知道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吗 就是这个独特的端午记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端午的味道,四个字--------“幸福多多!”(结尾点题,表达情感。)
★课程导图
开头交代所写节日(引用开头或者对比开头)
有趣的 正文把握节日特点,
节日习俗 表达详略得当 --------把握特点,---介绍习俗详略得当
介绍由来
结尾点题,
表达情感 ———— 直白式结尾 总结式结尾
★写作训练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你对一些地方的节日风俗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 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节日习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解到的,可以是在课外阅读时知道的,还可以是在一些场合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要求:①讲清楚所写节日习俗的特点;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③不少于450 字。
★写作提纲
下面的写作提纲以《家乡的春节》为例,同学们可以参考写作。
写作主旨 通过描写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或我们家过春节的故事,“我”对春节的难忘及春节带给“我”的感动。
写作结构及步骤 分为三个部分,开头点明“春节”的主题;中间分段描写春节的民间故事和我们家乡过春节的习俗;结尾表达感受,再次点明主题。 ①第一段:开头点题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了,春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 ②第二段:习俗来历,民间传说关于“年兽”的传说(略写) ③第三段:描绘场景,记录感悟爸爸贴春联、妈妈做年饭、我和爷爷挂灯笼…… (详写) ④第四段:呼应标题,表达难忘。 这次春节让我了解了关于“年兽”的传说,也体验了人们过春节的习俗,同时深深感受到了家人相亲相爱一条心的温情,这真是令人难忘的节日啊!
★能力迁移
1.作文要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伟大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请介绍一下你们家乡令你记忆深刻的民风或民俗,内容要丰富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参考题目:《家乡的民俗》《我记忆中的习俗》
家乡的民俗 第一段 以对比开头: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民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月二”的传统习俗
第二段 简单介绍“二月二”的由来和相关习俗(略写)
第三段 在“二月二”这一天最期待的是看母亲做春饼(详写)
第四段 直白式结尾:我们家乡有着浓厚的民俗特点,需要我们传承、保护
2.时代的变革越来越快,也在一点一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小时候看过的社火、吃过的糖人现在还能找到吗 新的庆祝方式是否依然能感动你呢 请试着对比你了解的习俗变迁,写出你对这些变化的感情。
参考题目:《记忆中的家乡社火》《那些年,曾温暖我的糖葫芦》
记忆中的家乡社火 第一段 以引用开头:“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 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歌中唱到的就是我的家乡。
第二段 简单介绍“社火”的由来和相关习俗(略写)
第三段 “我”参加社火表演的过程(详写)
第四段为--“中国社火之乡”总结式结尾:这就是家乡的社火节,我的家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
★日有所诵
端午的味道,有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优雅。端午的味道,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端午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学生佳作
有意思的节日习俗
节日,是中华文明中历经磨洗的宝珠;节日,是游子心头温柔的朱砂痣;节日,是年年岁岁中永不失约的澄净暖意。节日,真有意思!
节日的习俗可真有意思。
踏着厚厚的积雪,我和姥姥一起去采买年货。“这些哪够呢 ”姥姥喃喃道,“过春节啊,还得有大红灯笼,对联横幅;饺子面儿啊,馅儿啊,还都得准备全啊!”“姥姥,还有爆竹呐。”我笑嘻嘻地补充道。姥姥也笑了:“是啊。回去了咱们先放鞭炮,然后贴年画,包饺子,吃顿团圆饭。明天姥姥给你个大荷包,咱俩拜年去,你说好不好 ”“好!”我开心应和着,心儿却飞向了远方。远远的似有童声唱起,我禁不住随声唱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八,把面发……”这节日的习俗是多么有趣呀,同时又流淌着中华的古老智慧。
节日的习俗可真有气氛。
采买结束,我和姥姥拎着大包小包坐公交回家。人很多,手里都是包裹礼品,碰撞不断却没有矛盾。白雪折射的清光之上,是人们暖暖的笑靥。第一波爆竹在车窗外溢出流丽的光芒。“妈,我这就回家了!”身边一位年轻人大声讲着电话,“还剩下五站地了!”必是久不归乡的游子,才会让亲人如此迫不及待!我呢 唉,忙碌的学习让我去见姥姥的时间无限推迟,唯有这节日才许我们一刻聚首。我抑制住悲伤,窗外,路灯橘黄色的光拢住冷雪,暖的令人不忍呼吸,一下子安静了整个车厢:那欣喜又忧伤的复杂气氛,攫住每个人的心脏。
节日的习俗可真有意义。
举杯,祝酒,笑语汇入心房;静默,祈愿,消融入时光苍茫。时光如蝶,来了又去,不变的只是温暖。节日的意义,如此纯粹。
清明,洒一捧热泪;中秋,望一轮明月;春节,守一份晴暖。面对这么有意思的节日习俗,请让我们守住那一份团圆。
点评 :文章叙述生动,第一段以排比句烘托气势,通过描写自己家乡春节的习俗,来表达对节日习俗的喜爱。中间段对习俗进行详细描写。结尾点题,并且通过排比升华。总体来看文章详略得当,构思精心有创意,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