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行器模型设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航天飞行器的历史,作用、造型和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掌握设计、制作航天飞机模型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动手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航天发展前景,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勇气和热爱航天事业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航天飞机的造型美感,学习飞行器模型的外观设计和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意识。
兴趣点:对太空遨游和对宇宙的向往。
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三个不同时期的飞行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到探索太空是我们以前、现在、乃至未来一直都会进行的科学活动。从而带动学生关注航天领域的活动。
课堂发展:
教师:展示2021年6月中国发射的载人飞船神州十二号,并以此联系到中国自己的国际空间站。
学生:提升自我的错名族自豪感,感受祖国的强大。
教师:从航天发展的重大挑战——成本,引导学生认识到重复使用的航天飞行器的重要性。
教师:介绍航天飞机的功能特点,以及航天飞机的主体结构。
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分析航天飞机的外形特征。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对航天飞机立体模块的构建,让学生意识到看似复杂的实物其实是由简单的几何体组成的。
学生:学生认识航天飞机的结构特点以及外观设计。分享对如何制作航天飞机模型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制作航天飞机的方法。
学生:可以废物利用,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
教师:分享并总结废物利用的制作方法。
教师:还有那些制作的方法呢?
学生:绘画、纸艺等多种形式。
教师:进一步分享如何运用卡纸来制作航天飞机。
学生:学生学习微课《立体纸艺术三部曲》,通过对视频内容中的学习,形成的飞行模型的外观设计和制作方法的掌握。
教师:介绍制作立体纸艺模型的使用工具。着重提醒学生规范使用剪刀、切割刀。
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特点,选择对应的课堂任务目标展开设计制作。
9:教师:引导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
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提升自我的认识能力。(共12张PPT)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州5号” 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
中西方对比
航天飞行器模型设计
神舟十二号
2021年6月17日上午9时22分,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长征二号发射升空,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以及三名航天员顺利飞往中国空间站。
神州十二发射瞬间
三名宇航员太空合影
中国国际空间站
飞行成本是航天事业的巨大障碍
只能使用一次的载人飞船
重复使用的未来中国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兼具载人航天器和运载器功能,并按飞机方式着陆的航天系统。
航天飞机被运往发射场准备发射
轨道飞行器在太空
火箭分离
航天飞行器的主体结构
37m
24m
机身
液体燃料箱
航天飞机
(轨道飞行器)
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
航天飞行器的立体模块
航天飞机面面观
2
2.长方体
3
3.三角形
4.四边形
4
5
5.塔状体
1
1.梯形体
有趣环保的航天飞行器
3.使用胶水将各部件粘贴在一起。
1.收集家中多余的塑料瓶、牛奶盒等,结合不同物品造型特点进行大胆联想。
塑料瓶
牛奶瓶
纸筒
2.裁剪并绘制喜欢的颜色,装饰效果。
收集——联想——裁剪——上色——粘贴——完成
普通卡纸带来的神奇蜕变
提示一下:
闯关《立体纸艺术三部曲》即可解锁航天飞机的制作方法!
工具准备
401胶水
钢尺
圆规
剪刀
切割刀
各色卡纸
切割垫板
温馨提示:同学们在使用切割刀和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创作要求
初阶: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以航天飞行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中阶:单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件航天飞机纸立体模型的制作。
进阶:结合身边可用的资源废物利用,设计并制作一件航天飞行模型。
自我评价表
初阶 构图饱满 造型美感 色彩搭配 创意表达
中阶 造型美感 细节处理 创意表达 色彩搭配
进阶 造型美感 废物利用率 创意表达 色彩搭配
稍有不足
优势突出
基本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