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水的循环 重点分类汇编
题型归类:1.水的三大循环;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与保护水资源;
一、水的三大循环;
1.(2021八上·诸暨期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 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
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 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2.(2021八上·吴兴期末)2021年湖州受到第 6号台风“烟花”影响,福建东部、浙江东部出现大雨和暴雨,台风登陆路径属于水循环中( )
A. 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下渗
3.(2021八上·洞头期中)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开头的句子有:“......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角度看这句诗属于水循环中的( )
A.下渗 B.蒸发 C.地表径流 D.降水
4.(2021八上·湖州期中)日本政府拟将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的计划引起了全球关注。该计划实施,不仅会导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还可能通过水循环环节进入到大气,从而改造大气污染。下列水循环环节中,与污染物进入大气密切相关的是(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径流
5.(2021八上·乐清月考)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10日1时45分许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m/s) ,为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第三强的台风 。台风“利奇马”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6.(2022八上·衢江期末)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
(1)写出图中数字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2)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7.(2021八上·普陀期末)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B ,E 。
(2)水是生命之源,研究每一个水循环的环节,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参与保护水资源。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了北方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
C.要坚持节约用水,因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很少
D.台风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的高温和干旱天气
8.(2021八上·兰溪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图中字母);
(2)让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 。
9.(2021八上·浙江期中)水的循环示意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序号②表示水循环中的 环节。
(2)下列三个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____(填字母)。
A.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B.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C.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10.(2021八上·青田期末)水是宝贵的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冬季到了,空气变得干燥,有同学用喷雾加湿器将水变成细小雾滴,并通过风送入房间,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该过程相当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序号)
① 水汽输送 ②蒸发 ③降水
(2)如图,一根竖直放置的环形管内注满水,内置一个轻质小球。若在A处加热,则小球将 (选填“逆”或“顺”)时针随水运动。根据此原理,北方的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间的 (选填“上部”或“下部”)
11.(2020八上·嘉兴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 、G 。
(2)使陆地上的水资源源源不断得到补充的主要是 (填:甲、乙或丙)水循环。
(3)修建水库主要改变了当地水资源在 上(填:时间或空间)的分布不均匀。
12.(2022八上·临海期末)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中,“天上来”描述的是水循环中的 (填序号,下同)过程,“奔流到海”描述的是 过程。
(2)①过程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二.生物与水;
13.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 )。
A.降水的总量 B.蒸发的总量
C.降水的总量和蒸发的水量之和 D.降水的总量和蒸发的水量之差
14.(1)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的生态特征是( )。
A.根系不发达 B.植株高大,叶柔嫩
C.叶片面积大 D.叶呈针刺状
(2)随着全球水资源危机的加剧,我们更应该节约用水,假如一个水龙头每秒漏4滴水,平均每20滴为1ml,那么一昼夜漏水量为( )
A、18.28千克 B、4.32千克 C、8.6千克 D、17.28千克
骆驼刺它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一种植物。试分析它能生存的条件(从叶子和根系方面分析)
三.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与保护水资源;
15.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16.(2020八上·温州月考)目前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淡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17.(2020八上·秀洲月考)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18.(2021八上·三门期末)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B.农药化肥在生产中大量使用
C.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 D.家庭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
19.(2021八上·义乌期中)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下列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B.C.D.
20.(2021八上·温州期中)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B.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在不断循环,因此完全不需要担心缺水问题
C.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21.(2021八上·萧山期中)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水、大气水和冰川水
B.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多
C.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D.全球的水资源分布是均衡的
22.(2020八上·乐清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含量最多的水资源是冰川水
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为: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
C.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D.形成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水的三态变化。
23.(2021八上·兰溪月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市某公路上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B.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C.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地球上的生物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 :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的总质量比,一般都在 以上。人类登上火星,努力寻觅生命的痕迹,主要是通过分析火星土壤中是否有 ,由此来判断火星是否曾有生命的可能,可见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 。
25.(2021八上·嘉兴期末)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在水循环中海洋水和陆地水有着密切的联系。
(1)某兴趣小组通过图甲装置,开展了自然界的水循环模拟实验。装置烧瓶中的水主要代表 (填序号)
①地下水 ②海洋水 ③冰川
(2)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用蒸馏法获得淡水。用图乙装置将25kg含氯化钠0.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剩余海水中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4%,则收集到的淡水有多少千克 (不考虑收集过程中的水分散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水的循环 重点分类汇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1)水汽输送(2)⑤ 7.【答案】(1)降水;地表径流(2)C;D
8.【答案】(1)E(2)地心引力 9.【答案】(1)水汽输送(2)C
10.【答案】(1)①(2)逆;下部 11.【答案】(1)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2)乙(3)时间
12.【答案】(1)③;④(2)太阳辐射
13.【答案】D
14.【答案】(1)D(2)D(3)沙漠 ( http: / / www. / s q=%E6%B2%99%E6%BC%A0&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干旱地区的植物 ( http: / / www. / s q=%E6%A4%8D%E7%89%A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叶片 ( http: / / www. / s q=%E5%8F%B6%E7%89%8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逐渐退化成了细刺(针形),是为了减少水份的蒸发;而其根系则相对发达,是为了深入地下吸收更多的水份。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C 21.【答案】C 22.【答案】C 23.【答案】(1)A(2)B
24.【答案】水;水分
25.【答案】(1)②(2)解:设收集到的淡水的质量为m
(25000g-m)ⅹ0.4%=25000gⅹ0.3% 解得:m=6.25kg
答:可以收集到6.25kg淡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