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社 八年级上册 美术 第2单元 第4课 水墨探索 教案+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社 八年级上册 美术 第2单元 第4课 水墨探索 教案+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7-18 20:03:30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四课 水墨 探索
进入21世纪,水墨画逐渐呈现出现代特性,一些比
较前卫的艺术家,通过自己对现代水墨的理解来重新审
视水墨结构,他们用新的观念和另一种方式来利用
水墨语言,这些探索从不同的侧面丰富着中国现代水墨
艺术的内容。
朱雨泽
朱雨泽的新水墨作品,作画过程与其说是主观意图的作品,不如说是"偶然性作用"造就的。
但这种偶然性被朱雨泽先生无数次实践之后成为了必然,更好的调整把握材料的同时,充分利用偶然性,用艺术家特有的真诚与天地对话,营造天人合一的和谐环境。
通过艺术家的反复实践所呈现的画面,将偶然变成出艺术效果的一种必然。这种偶然性所完成的造型,是绝对造型,画家认为这才是彻底的绘画。
王天德
王天德对当代水墨表现形式与创作语言的探索经历了“圆系列”、“扇面”、“水墨菜单”、“中国服装”、“孤山”、“数码系列”到“后山图”等几个过程,他的水墨空间观念既是绘画,也是类浮雕。
通过碑、册和观念艺术三种形式,打开了探索之“门”,对中国民间传世文献与文化传统做出了别样的解读。
在碑、册两部分的展示中,艺术家以火灼取代毛笔书写的手法,将灼空的山水或书法创作覆于古代石碑拓片和册页之上,造成局部镂空线形,不仅像是经过岁月和风雨的侵蚀,而且改变了欣赏传统书画时图文分立的惯常模式,形成王天德总体的视觉语言
朱振庚
朱振庚的艺术,营养取自于民间,这从他日常搜集积藏的年画、民间木版画、民间纸马、泥玩具中可以找到源头;
同时也对西方的现代艺术作了吸收融汇,在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表现上颇有创新,将“土”和“洋”融为一炉,为己所用
朱振庚 新禧图二 81×38cm 纸本重彩 2007年
对“粉”的运用是独门技艺,在传统水墨画中,“粉”是极其慎用的,因为容易让画面俗气,但他用“粉”则画出了高格调。
大量使用朱磦、朱砂、石青、石绿等配色,形成一种响亮的画面效果,成功地把中国民间艺术元素转换为现代绘画语言。其重彩作品具有古代壁画丰富斑驳的视觉效果,充满了质朴与博大的厚重感
刘国松 (被誉为现代水墨之父)
1932年生于安徽蚌埠,祖籍山东青州,1949年定居台湾。
1956年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创立五月画会,推动
现代艺术运动,随后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提出“模仿
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
中国的”与“革中峰的命”的鲜明主张
刘国松《寒山雪霁》
刘国松
“太空水墨画”系列
刘国松
吸附法:
在敞口容器内装水后,在水面上滴洒墨汁,再以干燥的宣纸覆盖后,马上拿起来晾干;在水面上撒上墨汁后,可另外加滴洒一些颜料,产生更加美丽的肌理。
撞粉法:
  撞粉法是在色未干之际以粉撞入,使粉浮
于色上形成自然和谐、鲜润亮泽的变化,过
程中模糊掉用笔的方法,更具偶然性和自由度。
课堂作业:
用水拓法、撞粉法等方法创作一幅水墨作品
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水墨探索
1、教学目标: 感知当代水墨画的笔墨艺术特点和画面意境,传承与创新中国画艺术
2、学会欣赏现当代水墨画的美和意境,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理念。
3、大胆尝试各种新技法,体验水墨探索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难点:
1、对现当代水墨画的欣赏,尝试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作品的意蕴。
2、对各种技法的掌握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
1、欣赏当代水墨艺术,初步尝试体验吸附法、撞粉法。
国画工具,现当代水墨作品图片。
课前准备:宣纸、毛笔、国画颜料、敞口水器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进入21世纪,不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墨画也一样被发掘出了现代特性。 从当代比较前卫的艺术家水墨画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已出现了各种尝试创新的水墨技法,如水拓法、撞粉法等。
2、欣赏课本上的当代水墨名家的其他作品:朱雨泽、王天德、朱振庚、刘国松。
3、小组讨论:谈一谈平常所见过的当代国画作品
六:教师示范
演示水拓吸附法;
利用撞粉法创作一幅现代水墨作品。
七、课堂作业:
利用吸附法、撞粉法等方法创作一幅水墨作品
八、作业展示讲评
九、课后延伸: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