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必备知识·基础练
核心必备
1.“两弹一星”:
(1)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代表:钱学森、邓稼先。
(3)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
3.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文化事业的发展:
(1)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带来了文化领域的繁荣景象。
(2)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例如: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易错字】氢弹、邓稼先、核垄断、神舟五号、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青蒿素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2021·临沂中考)“导弹核武器”一般称核导弹,是指具有携带核弹头的能力、并能够达成远距离核弹投送任务的导弹。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这次试验成功( D )
A.标志着我国核导弹已经领先于美国
B.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宣告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
D.使我国从此有了实用型导弹核武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些说明我国核导弹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美国仍有一定的差距;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
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下列科技成就开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的是 ( A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开我国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先河;1999年神舟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2008年神舟七号均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作出了贡献。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影响有 ( C )
①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向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③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④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独立自主地研制“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故①正确;中国研制“两弹一星”是为了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不是为了炫耀,故②错误;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氢弹, “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些成就集中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故③正确;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④正确。
4.2021年2月5日20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国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问一号”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事件是 ( C )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
C.神舟五号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5.(2021·泰州期末)嫦娥五号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实现了太空行走,这位航天员是 ( C )
A.杨利伟 B.景海鹏
C.翟志刚 D.刘洋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
知识点二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6.(2021·云南中考)“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用一生耕耘造福人民,他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他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 C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解析】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7. (2021·盐城模拟)“人民英雄”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在“2020年健康责任论坛”演讲上说:“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不但是战胜疫情的法宝,也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原则。”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人类生命健康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 D )
A.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发现青蒿素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72年,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成功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因此,20世纪70年代,在人类生命健康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发现青蒿素。
知识点三 文化事业的发展
8.下图是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方面工作 ( B )
A.经济建设 B.文学艺术
C.国防科技 D.民族宗教
【解析】根据题干“邮票”中显示的信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因此邮票纪念的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工作。
9.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下列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文化成就是( B )
A.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B.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
D.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文化成就是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关键能力·综合练
10.(2021·恩施中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2021年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不幸去世,以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将是对袁老最深切的怀念。下列与袁隆平相关的是 ( C )
①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④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
⑤获得“两弹元勋”荣誉称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①③④符合题意;②⑤不属于袁隆平的成就。
11.“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唯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D )
A.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
C.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D.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解析】根据材料“唯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可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素养提升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1)材料一中的“两弹一星”具体是指什么 “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答: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意义: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和世界和平,为我国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积累了宝贵经验。
材料二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2)材料二中的“此翁”是谁 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答: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材料三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3)屠呦呦凭借着“青蒿”获得了哪一国际荣誉而为国争光
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坚持不懈、为国争光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两弹一星”具体是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和世界和平,为我国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积累了宝贵经验。第(2)题,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此翁”是袁隆平。他的科研成果是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4)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PAGE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必备知识·基础练
核心必备
1.“两弹一星”:
(1)成就: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2)代表:钱学森、 。
(3)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 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 无人飞船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
3.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袁隆平被称为“ ”。
(2)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 。
4.文化事业的发展:
(1)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 ”“ ”的方针,带来了文化领域的繁荣景象。
(2)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例如:2012年,中国作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易错字】氢弹、邓稼先、核垄断、神舟五号、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青蒿素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2021·临沂中考)“导弹核武器”一般称核导弹,是指具有携带核弹头的能力、并能够达成远距离核弹投送任务的导弹。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这次试验成功( )
A.标志着我国核导弹已经领先于美国
B.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宣告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
D.使我国从此有了实用型导弹核武器
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下列科技成就开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的是 (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影响有 ( )
①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向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③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④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1年2月5日20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国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问一号”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事件是 ( )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
C.神舟五号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
5.(2021·泰州期末)嫦娥五号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实现了太空行走,这位航天员是 ( )
A.杨利伟 B.景海鹏
C.翟志刚 D.刘洋
知识点二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6.(2021·云南中考)“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用一生耕耘造福人民,他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他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7. (2021·盐城模拟)“人民英雄”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在“2020年健康责任论坛”演讲上说:“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不但是战胜疫情的法宝,也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原则。”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人类生命健康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发现青蒿素
知识点三 文化事业的发展
8.下图是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方面工作 ( )
A.经济建设 B.文学艺术
C.国防科技 D.民族宗教
9.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下列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文化成就是( )
A.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B.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
D.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
关键能力·综合练
10.(2021·恩施中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2021年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不幸去世,以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将是对袁老最深切的怀念。下列与袁隆平相关的是 ( )
①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④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
⑤获得“两弹元勋”荣誉称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1.“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唯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
C.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D.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素养提升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1)材料一中的“两弹一星”具体是指什么 “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二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2)材料二中的“此翁”是谁 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材料三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3)屠呦呦凭借着“青蒿”获得了哪一国际荣誉而为国争光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