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8 22:32:24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提分练
核心归纳
1.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依据(最重要的决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我国对内改革开始于农村;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为先导,农村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我国对外开放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开始。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中考挑战
1.(2021·宁波中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 D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不符。
2.(2021·泰安中考)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 D )
A.翻身解放 B. 对外开放
C. 公私合营 D. 联产承包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材料“包干到户”可知,D符合题意。
3.(2021·安徽中考)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B )
A.乡镇企业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解析】材料反映了1984年造纸厂实行承包制后,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这说明经济体制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不是乡镇企业,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没涉及多种所有制经济,排除C;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4.(2021·扬州中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这样大会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这里的“大会”是指 ( B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2021·江西中考)小唐同学暑假要完成一份关于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对外开放的调查报告,他应该实地考察 ( C )
A.南昌 B.浦东 C.厦门 D.武汉
【解析】根据“关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调查报告”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对外开放,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和福建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因此他应该实地考察厦门;1990年开发浦东,1992年开放重庆、武汉,随后几年又开放内陆城市如南昌等。
6.(2021·潍坊中考)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放”体现在 ( B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开发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依据题干的时间198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开放了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扩大了对外开放的格局;A、C、D的时间不是1984年。
7.(2021·舟山中考)如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实行对外开放 B.推广包干到户
C.实施科教兴国 D.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排除;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排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
8.(2021·重庆中考)为履行2001年加入某国际组织的承诺,2002年至2005年,中国共进行了4次较大幅度的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35%,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这国际组织是 ( C )
A.亚太经合组织 B.二十国集团
C.世界贸易组织 D.金砖国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最大的贸易组织,负责调解各国贸易摩擦,维护自由贸易。
9.(2021·连云港中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 A )
A.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 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 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解析】据题意可知,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由此可知他意在强调不要过度强调计划或市场,这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10.(2021·南京中考)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D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2021·苏州中考)下表是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 D )
提纲
1.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重要理论成果,而非社会变化、民主法制的完善;邓小平理论只是材料中的部分内容。
12.(2021·自贡中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C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适应了新的时代需要和中国国情的变化,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特点。
13.(2021·东营中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日”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
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材料三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实现的时间和标志。
答: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材料四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五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同心《思想之光照亮脱贫征途》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感悟。
答: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百折不挠、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从党的自身建设、发展,对人民、国家作出的贡献,拥护党的领导等角度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第(2)题,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它是被革命实践证明正确的革命道路。第(3)题,根据材料三“第一步……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步”胜利的标志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可知“第二步”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第(4)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不断发展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有机结合后,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5)题是开放性设问,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从党的自身建设、发展,对人民、国家作出的贡献,拥护党的领导等角度答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百折不挠、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等。
PAGE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提分练
核心归纳
1.1978年12月召开的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依据(最重要的决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2.我国对内改革开始于 ;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为先导,农村改革实行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体制。
4.我国对外开放从设立 4个经济特区开始。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中共十九大上,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奋斗目标;“ ”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中考挑战
1.(2021·宁波中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1·泰安中考)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 )
A.翻身解放 B. 对外开放
C. 公私合营 D. 联产承包
3.(2021·安徽中考)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
A.乡镇企业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4.(2021·扬州中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这样大会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这里的“大会”是指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5.(2021·江西中考)小唐同学暑假要完成一份关于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对外开放的调查报告,他应该实地考察 ( )
A.南昌 B.浦东 C.厦门 D.武汉
6.(2021·潍坊中考)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放”体现在 (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开发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2021·舟山中考)如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行对外开放 B.推广包干到户
C.实施科教兴国 D.加入世贸组织
8.(2021·重庆中考)为履行2001年加入某国际组织的承诺,2002年至2005年,中国共进行了4次较大幅度的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35%,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这国际组织是 (   )
A.亚太经合组织 B.二十国集团
C.世界贸易组织 D.金砖国家
9.(2021·连云港中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 )
A.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 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 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2021·南京中考)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1.(2021·苏州中考)下表是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 )
提纲
1.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2.(2021·自贡中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13.(2021·东营中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日”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二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实现的时间和标志。
材料四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材料五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同心《思想之光照亮脱贫征途》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感悟。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