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21:5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黑龙潭、文昌宫、王丕震纪念馆、雪山书院、王家庄基督教堂、方国瑜故居、白马龙潭寺、顾彼得旧居、净莲寺、普贤寺 、接风楼、十月文学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等景点 。 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你知道吗?
丽江简介
作者阿来
阿来,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中国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
他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1994年冬,完成首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1998年,《尘埃落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0年,凭借《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9年3月,当选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同年,出版长篇小说《空山》。2014年,出版长篇非虚构作品《瞻对》。2018年,凭借《蘑菇圈》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2019年,长篇小说 《云中记》创作完成 ;同年,《尘埃落定》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21年4月,担任第四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 同年,6月3日,担任首批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大使 。
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中国作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 。2022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阿来与丽江
2012年6月,阿来第3次来到丽江,探访了当时还在建设中的高山植物园。回到丽江,他应友人之邀,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面对众多写丽江的佳作,他觉得“这篇文章是非写不可了,如何着手,依然心下茫然,”最终,他写出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文章。
教学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的特点。
2. 想象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体会作者写景中饱含的情感。 3. 学习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水的踪迹为线索的新颖而独特的写法
4.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技巧。
5. 通过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的特点,领会作者对丽江深厚的感情、浓郁的热爱。。
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闸门 (zh ) 砚磨 (y n) 蘸水 (zhàn) 苍劲 (jìng) 翡翠 (fěi)
眺望(tiào)矗立(chù) 驿道 (yì) 跌落 (diē) 草甸 (diàn)
目眩神迷 (xuàn) 五彩斑斓(bān lán) 喧哗 (xuān hu )
喧哗: 形容声音杂乱大而。
矗立: 高大而笔直的挺立、高耸。
目眩神迷: 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五彩斑斓: 五彩,青、黄、赤、白、黑五色;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意为颜色丰富,色彩错杂灿烂。
整体感知,把握全文
阅读思考
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圈出这滴水经过的地方。
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从在玉龙雪山之巅形成到汇入金沙江的真实时空历程,记述了丽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历史发展,当代风貌,文物古迹,民风民俗等。
这滴水 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 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一滴水奇妙旅行
扑向山下一路向南
沉睡百年
想见四方街
顺着玉河
玉龙雪山顶上
丽江坝
跌落落水洞
冒出黑龙潭
翻上水面
四方街前
跌入中河
穿过小桥
经过小店
一座桥边
投身民居
穿城而出
果园和田地
跃入金沙江
得偿夙愿
让我们
跟随这一滴水
欣赏丽江的美
玉龙雪山
丽江坝
黑龙潭
大风车
四方街
丽江小店
丽江民居
金 沙 江
我看到了丽江的美:
美丽的自然风光:远处玉龙雪岭,坝上林野,潭 水映照,苍松劲柏;城里夜色斑斓、流光溢彩;城外宁静澄澈、月白风清。
美丽的古城老街:依山而建,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富有地域特色,与自然和谐相融。
淳厚的民俗民风:纳西传统,美好神秘;东巴文化,引人入胜;宾主交欢,歌舞升平。
深入思考——
文章是如何通过这“一滴水“,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写它的经历的?
文章以水滴“自述往事”的方式,叙写它由高而下,从雪峰直入地下的经历,将丽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历史发展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以再次醒来的水滴“旅途记事”的方式,描写现在,写出了丽江的当代风貌、文物古迹、民风民俗。因此文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第1~5段写自述往事(时间维度);第6~16段写其旅途记事(空间维度)。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提升素养
作者以“一滴水”为主角,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来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思考——讨论
(1)丽江本身就以水见长,水既是风景,也是丽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作者选择“一滴水”来作为“观察者”,充分考虑了描写对象本身的特点。
(2)“一滴水”既通古贯今,又由高而下,容易把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
(3)用“一滴水”贯穿全文,可以获得自由的视角:时而居高临下,时而由远观近,时而升高远望,时而俯视天幕,时而抵近细察,时而一瞥即逝。
(4)作者用“一滴水”的流动或跳跃,完成一个景物到另一个景物的过渡,虽然不做详细描写,却能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引发联想与想象,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思考。
(5)”一滴水”既是观察者,也是”丽江故事”的讲述者,它在文中或娓娓道来,或直抒胸臆,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交互性,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真挚深切。
你做对了吗?
说说《一滴水经过丽江》和《壶口瀑布》两篇游记在写景视角上的不同之处
比一比,看不同
1.《壶口瀑布》以作家的游踪为线索,而《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的踪迹为线索,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2.《壶口瀑布》描写具体的某处景点,主要写雨季和枯水季节的瀑布;《一滴水经过丽江》是全方位、多角度写丽江之美。
3. 从情感表达的视角看,《壶口瀑布》在结尾的时候升华情感,赞美黄河的伟大性格;《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情感表达则是隐含的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丽江的热爱和赞美。
主题归纳
这篇游记在叙述和描写中,借“一滴水”的口吻表达了对丽江的感情,有久久的渴望,更有由衷的赞美—赞美丽江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赞美丽江的古城与自然的美妙融合,更赞美丽江的纯美、和谐、沉静。
写作特色
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结构精巧,线索明晰
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他山之石,我来攻玉
本文作者采用“一滴水”的讲述方式,让我们领略了丽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历史发展、文物古迹、民风民俗的,请仿照课文的写法,结合本地景物,或者是自己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写一篇游记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