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培优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培优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5 11:46:4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培优卷一)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50分)
截止2022年03月09日,全球230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96934179人,中国以1411780000人位居第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为界
B.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C.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D.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2.关于我国人口政策,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政策的调整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B.人口政策的调整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应实行开放三孩政策
D.我国已是综合实力大国,不需要实行计划生育
【答案】1.A2.D
【解析】1.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A正确;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不高,B错误;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C错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汉族,D错误。故选:A。
2.在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政策的调整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是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应实行开放三孩政策。故AB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印度和中国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印度 中国
2020年人口数(万人) 138000 141212
2021年人口数(万人) 140023 141260
人口自然增长率(‰) 14.66 0.34
注:中国人口数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3.2020年,与印度人口相比,中国( )A.0-14岁人口比重大 B.15-64岁人口比重少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 D.人口总数少了近1亿
4.由图可知,目前印度、中国突出的人口问题分别是( )
A.印度-①、中国-③ B.印度-②、中国-④
C.印度-③、中国-① D.印度-④、中国-②
5.2022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有利于我国( )
A.人口分布趋于合理 B.人口的迅速增长
C.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D.平衡人口性别比
【答案】3.C4.B
5.C
【解析】3.由图可知,印度0一14岁人口比重比中国大,故A错误。15一64岁的人口比重,中国比印度大,故B错误。65岁以上人口,中国比印度人口比重大,故C正确。中国的总人口数量比印度多,故D错误。故选C。
4.印度男多女少,但中国人口基数大,还未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不足,A错误;印度人口增长过快,中国老龄化社会已经悄然到来,出现了“一床难求”的问题,B正确;印度人口多,还未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不足,中国人口出现了“男多女少”的问题,C错误;印度医疗资源紧张,一床难求,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时期已经过去,D错误。故选B。
5.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对人口分布影响不明显,A错误;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提高人口出生率,但不能使人口迅速增长,B错误;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提高人口出生率,缓解人口老龄化,从而改善人口年龄结构,C正确;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对人口性别比影响不明显,D错误。故选C。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流动已成为我国人口流动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6.上海和北京成为老年人口流入大市,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交通便利,来往方便 B.住房面积大,居住有保障
C.居住环境优,吸引老年人晚年养老 D.经济发达,吸引众多人才,老年人随子女就迁
7.西藏的老年人口流动以四川为主,主要原因是( )
A.四川经济发达 B.两地习俗相近 C.两地位置相邻 D.西藏旅游资源丰富
【答案】6.D7.C
【解析】6.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加速,北京上海都是我国的发达城市,经济发达,发展前景好,吸引全国众多的人才,而北京上海老年人流入的最有可能的主要原因是随子女迁入北京上海,故排除ABC,故选D。
7.如果四川经济发达,则就业岗位多,大多数青年人会留在四川,则进藏老人会减少(我国老人多因家庭因素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居住),故A不符合逻辑。西藏和四川是相邻的省份,位置相邻,四川就业压力大,部分青年人会选择前往就业压力较小,且空间距离较近的西藏工作,故C符合逻辑。西藏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因为西藏地区海拔较高,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老年人身体较弱,很大部分老人并不会选择去西藏,故D不符合逻辑。习俗并不是老年人口流动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逻辑。根据题意, 故选C。
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主要看叶。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图为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红叶景区是( )
A.新疆喀纳斯 B.湖南岳麓山 C.吉林红叶谷 D.四川稻城俄初山
9.四川稻城俄初山与湖南岳麓山相比,红叶观赏期提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海拔高 B.纬度低 C.距海远 D.距冬季风源地近
10.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红叶观赏期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8.C9.A10.A
【解析】8.据图可知,新疆喀纳斯位于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错误;湖南岳麓山和四川稻城俄初山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D错误;吉林红叶谷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故选C。
9.据图可知,四川稻城俄初山海拔5140米,而湖南岳麓山海拔仅300.8米,在山地和丘陵,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相同时间,四川稻城俄初山要比湖南岳麓山气温低,使得四川稻城俄初山形成红叶的时间比湖南岳麓山早。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四川稻城俄初山与湖南岳麓山相比,红叶观赏期提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海拔高,与纬度高低、距海远近、距离冬季风远近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红叶是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形成的,秋冬季节,受纬度因素影响,我国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白昼越来越短,使得红叶形成时间越来越早。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红叶观赏期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我国东临太平洋 ②我国东西最大距离约为5200千米
③我国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 ④我国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
a我国小部分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b我国东西二至点的时差约4小时
c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d我国东部降水充沛,气候湿润
A.①→c B.②→d C.③→a D.④→b
【答案】C
【解析】我国东临太平洋,受海洋水汽影响大,夏季风带来降水,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因此我国东部降水充沛,气候湿润,①→d,故A错误;我国东西方向跨经度约60°,东西最大距离约为5200千米,经度每相差15°,时差约为1小时,因此我国东西二至点的时差约4小时,②→b,故B错误;根据五带划分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为温带,南北极圈以内为寒带,我国南北纬度大致为4°S—53°N,我国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 ,因此我国小部分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③→a,故C正确;我国南北纬度大致为为4°S—53°N,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④→c,故D错误。
都江堰灌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灌区之一。下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湘江的正确叙述是( )
A.发源于洞庭湖 B.大致自北向南流 C.位于长江下游 D.长江南岸的支流
13.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 )
A.养殖 B.灌溉 C.航运 D.发电
【答案】12.D13.B
【解析】12.湘江是长江南岸的支流,也称湘江河,位于长江中游,是湖南省最大河流。自南向北流经湖南省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至岳阳市的湘阴县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3.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都江堰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几千年来,岷江在这里变害为利,造福农桑,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故选B。
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唤起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14.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 )
A.两极地区 B.太平洋 C.亚欧大陆 D.美洲大陆
15.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主题的是( )
A.多使用节水器具 B.洗碗时多使用清洁剂
C.一水多用,废水利用 D.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答案】14.A15.B
【解析】14.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特别是南极洲,地表覆盖着平均厚度超过2000米的冰川,是固体的淡水,A正确。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咸水,B错误。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淡水量远远比两极地区少,CD错误。故选A。
15.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唤起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措施包括:多使用节水器具、一水多用,废水利用、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发展滴管、喷灌技术,实现阶梯水价等。而洗碗时多使用清洁剂,容易造成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不符合主题,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时间为5月15日——21日,主题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丰北缺
B.兴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D.南方地区不存在缺水问题
17.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自来水公司的收入 B.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C.减少社会用水需求 D.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6.A17.B
【解析】16.我国东部和南部降水丰沛,西部和北部降水较少,使得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具有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的特点,A描述正确;兴建水库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解决的是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B描述错误;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统筹区域水资源配置,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C描述错误;南方地区虽然降水丰沛,但由于人口稠密,需水量大,且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也存在缺水问题,D描述错误。故选A。
17.我国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供应紧张,且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实行阶梯水价,在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基础上,过量使用水资源,水价提高,通过价格调节居民用水量,可以促使家庭节约用水,增强全民节水意识,B正确;“增加自来水公司的收入”、“减少社会用水需求”不是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AC错误;实施阶梯水价不能“防止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B。
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下图为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稀土资源( )
A.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中国产量大于储量
C.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D.属于可再生资源
19.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答案】18.A19.B
【解析】18.读图可知,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且分布不均,故A项正确;读图可知,稀土资源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大于储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故B项错误;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故C项错误;稀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D项错误;故选A。
19.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不可能全面禁止开采,故A项错误;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而我国稀土资源是有限的,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应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故B项正确;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应控制稀土资源的出口和产量,故C项错误;对于稀土资源的开采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开采,故D项错误;故选B。
北京时间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激发了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三位“太空教师”从中国空间站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形状是( )
A.圆形 B.球体 C.椭圆形 D.椭球体
21.“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到A附近 B.我国白天越来越短 C.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D.正午影子逐渐变长
22.实现“天宫课堂”天地连线直播的关键因素是( )
A.通信快捷 B.交通便利 C.市场广阔 D.科技发达
【答案】20.B21.A22.D
【解析】20.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读图可知,地球公转轨道B处,地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的现象,是北半球的B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按照逆时针方向公转,C处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A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时,地球运行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靠近A(3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并不断向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我国白昼越来越长;随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大,北半球的地方正午影子越来越短,A正确,BCD 错误。故选A。
22.读题可知,我国空间站能首次成功实现太空授课,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依托于我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发达的制造业,D正确;实现太空授课与通信、交通、市场无关,排除ABC。故选D。
黑龙江省望奎县(约37°N,126°E)的“黄麻子土豆”是知名农产品,5月种植,9月收获。2014年开始,该县政府组织赋闲在家的贫困户于每年10月中旬南下,到广东省某县(约21°N,110°E)租用农闲土地(晚稻收割后的空地)种植土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农民选择10月中旬去南方种植土豆,是因为与望奎县相比,此时广东省某县( )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劳动力多 D.空地较多
24.广东省某县承接土豆种植有利于( )
A.丰富农产品的种类 B.促进农民返乡创业
C.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D.促进当地产业升级
25.贫困户冬季南下种植土豆,能够( )
A.减轻望奎县的环境压力 B.发挥望奎县农民的科技能力
C.降低了土豆的生产成本 D.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
【答案】23.B24.C25.D
【解析】23.读两地的纬度位置可知,望奎县的纬度是北纬37°,广东省某县的纬度是北纬21°,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热量充足,10月份,黑龙江省就以进入冬季,而广东省是亚热带,气温高,能种植土豆,所以影响因素是热量因素。与降水、劳动力和空地较多关系不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读材料可知,此时广东省为农闲时的土地,所以此时承接土豆种植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土豆不是稀缺农产品,不能丰富农产品种类,不是本地农民种植,不能促进农民返乡就业,不能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贫困户冬季南下种植土豆对望奎县的环境没有影响,故A不正确;种植土豆没有科技含量,故B不正确;租用土地种植会增加土豆的生产成本,故C不正确;能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D正确。根据题意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50分)
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 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材料四 中国人口分布图。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3)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5)“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现象有何影响
【答案】(1)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2)人口基数大
(3)计划生育
(4)人口老龄化、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减少
(5)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龄化现象得到缓解
【解析】(1)由图可知,我国的人口分布是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每年人口增长仍然很多。
(3)世界70亿人口推迟了5年,这要归功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人口老龄化、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减少等问题。
(5)“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使我国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龄化现象得到缓解。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中国领土的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________中国领土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________.
(2)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长约________多千米;我国有________个陆上邻国.
(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这是由于我国南北跨________广;我国东西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我国东西________的差异.
(4)甲是________省,泼水节是________族人民的重大节日.
(5)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
(6)南海中的黄岩岛虽然邻近________(国),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答案】(1)曾母暗沙;帕米尔高原
(2)1.8万;14
(3)纬度;时间
(4)云南;傣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菲律宾
【解析】(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2)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3)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约60个经度,跨五个时区,受经度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东西时间的差异;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故出现“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的差异;
(4)读图可知,甲是云南省,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
(5)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黄岩岛属于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南海海域。
28.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比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中信息,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其中,秦岭——淮河以北以 为主,以南以 为主。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 和东南部的山区。
(2)土地利用要因地制宜,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B 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C 大兴安岭主要发展种植业 D 新疆主要发展渔业
(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请你列举一项 。因此,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对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南方水资源多,耕地多 B 南方水资源少,耕地少
C 北方水资源多,耕地少 D 北方水资源少,耕地多
(5)解决我国华北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南水北调 B 兴修水库 C 节水灌溉 D 大水漫灌
(6)保护水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 立法保护 B 兴建污水处理厂 C 提高节水意识 D 提高水价
【答案】(1)旱地 水田 东北 西南
(2)B
(3)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浪费和滥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等;(回答一方面即可)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D (5)D (6)C
【解析】(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中国的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山区。
(2)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业,故A错误;内蒙古高原草场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故B正确;大兴安岭是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故C错误;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河湖较少,适合发展发展畜牧业,故D错误,故选B。
(3)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0%,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80%;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60%,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20%.因此,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5)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问题可以南水北调、兴修水库、节水灌溉等,而大水漫灌会浪费水源,是不可取的。
(6)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提高人民的提高节水意识,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29.“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面是广州某中学生国庆节期间随旅行团的旅游路线示意图和日程安排表。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从宜昌乘长江游轮到重庆,经过了我国地势第   、   级阶梯交界处,这里   资源丰富。
(2)该旅行团在第 二 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五天的行程中,第   天所选择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
(3)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会选择   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   。
(4)第四天和第五天的旅途是从我国   盆地到   高原,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反应,其原因是   升高。
(5)游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模糊了,如果需要当天就到家,只能选择   作为交通工具。
【答案】(1)京广线 二 三 水能
(2)二 三
(3)汽车 机动灵活
(4)四川 青藏 海拔
(5)飞机
【解析】(1)读图可知,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京广铁路;从宜昌乘长江游轮到重庆,经过了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这里水能资源丰富。
(2)读图表可知,该旅行团在第二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五天的行程中,第三天所选择的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都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汽车机动灵活,能实现从“门口 到门口”的运输。
(4)读图表可知,第四、五天的旅程是从我国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反应,其原因是海拔升高。
(5)读图表可知,日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模糊了,如果需要当天就到家,只能选择飞机作为交通工具。
30.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中国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努力控制碳排放。
(1)读图,碳排放量最低的省区,①是_________省,②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
(2)读图,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碳排放量__________(高、中或低)。碳排放量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_________沿岸及周边地区,这里有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工业基地。
(3)读上图,造成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提出控制碳排放量较合理的建议,生产方面__________;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
【答案】 (1)福建 青 (2)中 环渤海 津京唐 辽中南 (3)经济快速增长 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多 (4)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减少使用私家车 、植树种草
【解析】(1)从图中位置看,①是福建省,②省区是青海省,简称是青。
(2)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从图中看,广东省碳排放量居中等,碳排放量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山西、山东、河南、江苏等省,主要在华北地区或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有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3)读图可知,造成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发展增长、建设用地增加。
(4)为了减少碳排放量,在生产发面,我们要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或提高能源利用率;或多使用清洁能源等;在生活方面,我们要减少建设用地的使用,采用绿色出行的方式,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培优卷一)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50分)
截止2022年03月09日,全球230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96934179人,中国以1411780000人位居第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为界
B.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C.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D.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2.关于我国人口政策,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政策的调整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B.人口政策的调整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应实行开放三孩政策
D.我国已是综合实力大国,不需要实行计划生育
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印度和中国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印度 中国
2020年人口数(万人) 138000 141212
2021年人口数(万人) 140023 141260
人口自然增长率(‰) 14.66 0.34
注:中国人口数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3.2020年,与印度人口相比,中国( )A.0-14岁人口比重大 B.15-64岁人口比重少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 D.人口总数少了近1亿
4.由图可知,目前印度、中国突出的人口问题分别是( )
A.印度-①、中国-③ B.印度-②、中国-④
C.印度-③、中国-① D.印度-④、中国-②
5.2022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有利于我国( )
A.人口分布趋于合理 B.人口的迅速增长
C.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D.平衡人口性别比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流动已成为我国人口流动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6.上海和北京成为老年人口流入大市,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交通便利,来往方便 B.住房面积大,居住有保障
C.居住环境优,吸引老年人晚年养老 D.经济发达,吸引众多人才,老年人随子女就迁
7.西藏的老年人口流动以四川为主,主要原因是( )
A.四川经济发达 B.两地习俗相近 C.两地位置相邻 D.西藏旅游资源丰富
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主要看叶。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图为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红叶景区是( )
A.新疆喀纳斯 B.湖南岳麓山 C.吉林红叶谷 D.四川稻城俄初山
9.四川稻城俄初山与湖南岳麓山相比,红叶观赏期提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海拔高 B.纬度低 C.距海远 D.距冬季风源地近
10.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红叶观赏期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1.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我国东临太平洋 ②我国东西最大距离约为5200千米
③我国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 ④我国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
a我国小部分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b我国东西二至点的时差约4小时
c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d我国东部降水充沛,气候湿润
A.①→c B.②→d C.③→a D.④→b
都江堰灌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灌区之一。下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湘江的正确叙述是( )
A.发源于洞庭湖 B.大致自北向南流 C.位于长江下游 D.长江南岸的支流
13.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 )
A.养殖 B.灌溉 C.航运 D.发电
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唤起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14.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 )
A.两极地区 B.太平洋 C.亚欧大陆 D.美洲大陆
15.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主题的是( )
A.多使用节水器具 B.洗碗时多使用清洁剂
C.一水多用,废水利用 D.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2022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时间为5月15日——21日,主题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丰北缺
B.兴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D.南方地区不存在缺水问题
17.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自来水公司的收入 B.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C.减少社会用水需求 D.防止水土流失
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下图为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稀土资源( )
A.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中国产量大于储量
C.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D.属于可再生资源
19.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北京时间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激发了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三位“太空教师”从中国空间站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形状是( )
A.圆形 B.球体 C.椭圆形 D.椭球体
21.“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到A附近 B.我国白天越来越短 C.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D.正午影子逐渐变长
22.实现“天宫课堂”天地连线直播的关键因素是( )
A.通信快捷 B.交通便利 C.市场广阔 D.科技发达
黑龙江省望奎县(约37°N,126°E)的“黄麻子土豆”是知名农产品,5月种植,9月收获。2014年开始,该县政府组织赋闲在家的贫困户于每年10月中旬南下,到广东省某县(约21°N,110°E)租用农闲土地(晚稻收割后的空地)种植土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农民选择10月中旬去南方种植土豆,是因为与望奎县相比,此时广东省某县( )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劳动力多 D.空地较多
24.广东省某县承接土豆种植有利于( )
A.丰富农产品的种类 B.促进农民返乡创业
C.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D.促进当地产业升级
25.贫困户冬季南下种植土豆,能够( )
A.减轻望奎县的环境压力 B.发挥望奎县农民的科技能力
C.降低了土豆的生产成本 D.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50分)
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 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材料四 中国人口分布图。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3)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5)“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现象有何影响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中国领土的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________中国领土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________.
(2)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长约________多千米;我国有________个陆上邻国.
(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这是由于我国南北跨________广;我国东西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我国东西________的差异.
(4)甲是________省,泼水节是________族人民的重大节日.
(5)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
(6)南海中的黄岩岛虽然邻近________(国),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8.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比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中信息,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其中,秦岭——淮河以北以 为主,以南以 为主。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 和东南部的山区。
(2)土地利用要因地制宜,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B 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C 大兴安岭主要发展种植业 D 新疆主要发展渔业
(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请你列举一项 。因此,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对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南方水资源多,耕地多 B 南方水资源少,耕地少
C 北方水资源多,耕地少 D 北方水资源少,耕地多
(5)解决我国华北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南水北调 B 兴修水库 C 节水灌溉 D 大水漫灌
(6)保护水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 立法保护 B 兴建污水处理厂 C 提高节水意识 D 提高水价
29.“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面是广州某中学生国庆节期间随旅行团的旅游路线示意图和日程安排表。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从宜昌乘长江游轮到重庆,经过了我国地势第   、   级阶梯交界处,这里   资源丰富。
(2)该旅行团在第 二 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五天的行程中,第   天所选择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
(3)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会选择   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   。
(4)第四天和第五天的旅途是从我国   盆地到   高原,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反应,其原因是   升高。
(5)游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模糊了,如果需要当天就到家,只能选择   作为交通工具。
30.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中国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努力控制碳排放。
(1)读图,碳排放量最低的省区,①是_________省,②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
(2)读图,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碳排放量__________(高、中或低)。碳排放量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_________沿岸及周边地区,这里有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工业基地。
(3)读上图,造成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提出控制碳排放量较合理的建议,生产方面__________;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