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考期中试卷(培优卷二)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50分)
2021年5月,15头亚洲象的迁徙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大象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们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出走”后一路向北,迁徙了近500公里.下图示意亚洲象及迁徙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象迁徙的路线位于( )
A.四川省 B.云南省 C.贵州省 D.黑龙江省
2.依据大象适宜生存的环境,判断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在抗疫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大国形象被世界纷纷点赞,张明打算策划一档直播节目宣扬多彩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张明准备的以下相关材料中,叙述有误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东西同时不同景
C.地跨寒、温、热三带,农业类型多样 D.我国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4.张明谈到在这次疫情中与我国“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日本,也介绍了其他周边国家,其中与日本一样,属于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是( )
A.朝鲜 B.俄罗斯 C.缅甸 D.韩国
5.张明在直播互动中请观众推荐家乡值得一去的美食餐厅,有四位观众分别推荐了“滇菌王”“晋风饭店”“湘妹子餐厅”“食赣家”四个不同家乡风味餐厅。据此判断这四位观众的家乡分别位于( )
A.江西省、山东省、湖南省、浙江省 B.云南省、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
C.云南省、陕西省、湖南省、江西省 D.云南省、山西省、湖南省、江西省
2021年5月31日,我国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下图为我国近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10~2020年,我国人口( )
A.死亡率明显下降 B.出生率明显增长 C.已经出现负增长 D.增速在逐渐变缓
7.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可以( )
A.解决人口增长过快 B.调整人口分布不均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图是公布的相关数据,自2021年5月31日起,我国全面开放“三孩生育”政策。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8.读图可知,我国人口( )
A.素质降低 B.高速增长 C.老龄化加重 D.青壮年数量增多
9.对“三孩生育”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①缓解人口老龄化②增加劳动力储备③提升社会消费能力④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利于( )
①人口总量迅速下降②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人口增速大幅提高④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年9月8日至16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运动会主题是“奋进新时代,中原更出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少数民族的数量是( )
A.54 B.55 C.56 D.57
12.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列搭配正确的组是( )
A.傣族—火把节 B.汉族—端午节
C.彝族—泼水节 D.苗族—那达慕大会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四列山脉,位于第二阶梯上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关于四图中数字所在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华北平原
C.③——四川盆地 D.④——云贵高原
下图“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是(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6.上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西部高东部低
17.下面是明明同学对我国地势特征影响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利于海洋湿润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使大河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C.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独竹漂”(图示)是我国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绝技。当地山高水险,人们为了相互往来,常常使用一根楠竹或木头作为水上便捷的交通工具,后发展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
18.“独竹漂”发源地很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D.江汉平原
19.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作为一个冷得“特别复杂”的国家,每到11月时,棉裤、秋裤、毛裤等已成为中国人民过冬的基础装备﹐覆盖国土面积超过9成。结合全国抗冻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流域中“最抗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松花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塔里木河流域 D.长江流域
21.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无须抗冻”,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 C.距海近 D.人口少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产生的泥沙最多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图中①、②、③、④处,可以看到“地上河”景观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关于长江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流经湖南省 B.②河流经四川省 C.③河是岷江 D.④河是雅砻江
25.下列关于长江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港口A为重庆,D为南京
B.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C.流经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
D.宜昌以上河段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50分)
2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认识伟大的祖国,请完成下面问题。(10分)
(1)与蒙古、日本相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蒙古自然环境特点①蒙古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为主,大部分国土海拔在1000米以上。
②概括蒙古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
(3)蒙古以畜牧业为主,日本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原因。
(4)请解释下列地理现象:①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_______。②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漫天星斗的漫漫黑夜____________。
(5)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两点以上)。
27.根据“中国人口增长图”和“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快或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加快或减缓)。
(2)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____(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8.中国首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下图示意首批国家公园位置范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地势最高的国家公园是________国家公园,其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
(2)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东南动植物资源的宝库,地处闽和_______(简称)两省交界处,植被以____________为主。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俄罗斯、___________两国毗邻,它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气候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4)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阶梯,地跨川甘陕三省,经考察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位于____________山脉中段。
(5)中国设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9.读我国冬、夏季风影响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影响我国季风的名称是:① ________②西北季风③________。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主要是根据________的影响范围划定的,受季风影响,张家界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是________多雨。
(3)季风气候对我国自然和经济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比同纬度世界其它平原地区气温________(填“偏低”或“偏高”),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________(填“偏南”或“偏北”)。
(4)下图中反映出的气候特征分别与上图中的城市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 武汉 B.乙 海口 C.丙 北京 D.丁 乌鲁木齐
30.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分界点:A_______, B_______;湖泊:E_________, F_______;河流:①________,②_______;城市:C______,D______。
(2)长江的发源地是_____。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______、水量最______、流域面积最_______的河流。
(3)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上、中、下)游河段。从______高原奔腾而下,流经______山区,陡然下降流入_____盆地 ,河流落差极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考期中试卷(培优卷二)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50分)
2021年5月,15头亚洲象的迁徙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大象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们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出走”后一路向北,迁徙了近500公里.下图示意亚洲象及迁徙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象迁徙的路线位于( )
A.四川省 B.云南省 C.贵州省 D.黑龙江省
2.依据大象适宜生存的环境,判断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答案】1.B2.B
【解析】1.由题目可知,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州“出走”后一路向北,迁徙了500公里,迁徙的路线位于云南省,该省区以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适合亚洲象生活,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读图可知,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与B图气候特点相吻合。A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C是终年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D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在抗疫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大国形象被世界纷纷点赞,张明打算策划一档直播节目宣扬多彩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张明准备的以下相关材料中,叙述有误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东西同时不同景
C.地跨寒、温、热三带,农业类型多样 D.我国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4.张明谈到在这次疫情中与我国“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日本,也介绍了其他周边国家,其中与日本一样,属于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是( )
A.朝鲜 B.俄罗斯 C.缅甸 D.韩国
5.张明在直播互动中请观众推荐家乡值得一去的美食餐厅,有四位观众分别推荐了“滇菌王”“晋风饭店”“湘妹子餐厅”“食赣家”四个不同家乡风味餐厅。据此判断这四位观众的家乡分别位于( )
A.江西省、山东省、湖南省、浙江省 B.云南省、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
C.云南省、陕西省、湖南省、江西省 D.云南省、山西省、湖南省、江西省
【答案】3.C4.D5.D
【解析】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洲——亚洲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既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也可以通过海上交通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同时我国沿海多优良港湾,海洋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地理位置优越,AD叙述正确;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广,使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东西跨经度广,造成我国同时不同景的自然景观,B叙述正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C叙述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有误的一项,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D正确;朝鲜、俄罗斯、缅甸属于我国的陆上邻国,ABC错误。故选D。
5.“滇”是云南省的简称,据此可推知“滇菌王”位于云南省;“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据此可推知“晋风饭店”位于山西省;“湘”是湖南省的简称,据此可推知“湘妹子餐厅”位于湖南省;“赣”是江西省的简称,据此可推知“食赣家”位于江西省。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四位观众的家乡分别位于云南省、山西省、湖南省、江西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年5月31日,我国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下图为我国近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10~2020年,我国人口( )
A.死亡率明显下降 B.出生率明显增长 C.已经出现负增长 D.增速在逐渐变缓
7.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可以( )
A.解决人口增长过快 B.调整人口分布不均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答案】6.D7.D
【解析】6.读图可知,人口死亡率从2010~2020年都比较平稳,维持在7‰左右,故A错误;人口出生率先增加后下降,故B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零,人口出现正增长,故C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比较平稳,人口出生率先增加后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故D正确。
7.我国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解决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故A错误;人口迁移能调整人口分布不均,人口自然增长并不能调整人口分布不均,故B错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需发展教育,故C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能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故D正确。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图是公布的相关数据,自2021年5月31日起,我国全面开放“三孩生育”政策。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8.读图可知,我国人口( )
A.素质降低 B.高速增长 C.老龄化加重 D.青壮年数量增多
9.对“三孩生育”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①缓解人口老龄化②增加劳动力储备③提升社会消费能力④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利于( )
①人口总量迅速下降②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人口增速大幅提高④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8.C9.A10.D
【解析】8.从图中可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长,可知我国老龄化加重,C正确;人口素质从图中看不出,A错误;图中没有其他年份人口数量,不能读出人口增长速度,B错误;读图可知,15—59岁的青壮年占比下降,D错误。故选C。
9.“三孩生育”政策可增加我国青少年人口比重,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储备、提升社会消费能力,①②③正确;“三孩生育”政策属于计划生育政策,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是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②④;“三孩生育”政策会使我国青壮年人口数量有一定增加,人口总量增加,人口政策属于控制生育,因此人口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大幅提高,①③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19年9月8日至16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运动会主题是“奋进新时代,中原更出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少数民族的数量是( )
A.54 B.55 C.56 D.57
12.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列搭配正确的组是( )
A.傣族—火把节 B.汉族—端午节
C.彝族—泼水节 D.苗族—那达慕大会
【答案】11.B12.B
【解析】11.我国共有民族56个,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故B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
12.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如傣族的泼水节,汉族的端午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四列山脉,位于第二阶梯上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关于四图中数字所在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华北平原
C.③——四川盆地 D.④——云贵高原
【答案】13.D14.A
【解析】13.图中①为天山山脉,位于第二阶梯;②大兴安岭为二、三阶梯分界线;③横断山脉是一二阶梯分界线;④为秦岭,位于第二阶梯;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
14.图中①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为塔里木盆地;②位于大兴安岭以东,为东北平原;③位于横断山脉以西,为青藏高原;④位于秦岭以北,为黄土高原,A正确、BCD错。故选A。
下图“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是(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6.上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西部高东部低
17.下面是明明同学对我国地势特征影响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利于海洋湿润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使大河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C.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答案】15.B16.D17.D
【解析】15.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中青藏高原位于第一阶梯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三阶梯上,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位于第二阶梯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读图可知,图中沿32°N地形剖面图从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反应我国地势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ABC不符合题意。我国地势特点不会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独竹漂”(图示)是我国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绝技。当地山高水险,人们为了相互往来,常常使用一根楠竹或木头作为水上便捷的交通工具,后发展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
18.“独竹漂”发源地很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D.江汉平原
19.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答案】18.B19.D
【解析】18.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山高水险,地势崎岖,楠竹是制作独竹漂的材料,我国云贵高原地势崎岖,山高水险,竹子丰富,B正确;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河流少,A错误;东北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势低平,以陆运为主,CD错误。故选B。
19.据所学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东北平原地处中温带、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错误。塔里木盆地地处暖温带和干旱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错误。华北平原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正确。故选D。
作为一个冷得“特别复杂”的国家,每到11月时,棉裤、秋裤、毛裤等已成为中国人民过冬的基础装备﹐覆盖国土面积超过9成。结合全国抗冻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流域中“最抗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松花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塔里木河流域 D.长江流域
21.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无须抗冻”,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 C.距海近 D.人口少
【答案】20.D21.A
【解析】20.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暖气抗体”地区,故A项错误;黄河流域为“外挂加持”和“暖气护体”地区,故B项错误;塔里木河流域属于“暖气抗体”地区,故C项错误;长江流域属于最抗冻地区,故D项正确;故选D。
21.海南省和云南省的南部地区由于所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所以属于“无需抗冻”,故选A。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产生的泥沙最多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图中①、②、③、④处,可以看到“地上河”景观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22.C23.D
【解析】22.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读图可知,③河段位于黄河的中游,含沙量最大。故选C。
2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逐渐抬高,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两岸地区每逄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读图可知,④处位于黄河的下游,可以看到"地上河”景观。故选D。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关于长江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流经湖南省 B.②河流经四川省 C.③河是岷江 D.④河是雅砻江
25.下列关于长江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港口A为重庆,D为南京
B.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C.流经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
D.宜昌以上河段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答案】24.D25.C
【解析】24.由图可知,图中①是赣江,主要流经江西省,注入鄱阳湖,A错误;②河是湘江,流入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境内,B错误;③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C错误;④是雅砻江,流经地区地势较险峻,航运价值低,D正确。故选D。
25.由图可知, 图中港口A是宜宾,D是武汉,A错误;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流经11个省区,注入东海,B错误;长江上游流经横断山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其航运价值主要体现在中下游河段,宜昌以上河段为上游,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的美誉,D错误。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50分)
2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认识伟大的祖国,请完成下面问题。(10分)
(1)与蒙古、日本相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蒙古自然环境特点①蒙古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为主,大部分国土海拔在1000米以上。
②概括蒙古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
(3)蒙古以畜牧业为主,日本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原因。
(4)请解释下列地理现象:①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_______。②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漫天星斗的漫漫黑夜____________。
(5)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两点以上)。
【答案】(1)日本是岛国,蒙古国是内陆国,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邻国多,海岸线长,同时拥有陆上和海上发展对外贸易的便利条件。(意思合理即可)
(2) ①高原 ②自南向北增加(自北向南减少)(意思合理即可)
(3)蒙古以高原为主,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气候干旱,适宜牧草生长,所以适宜发展畜牧业。(意思合理即可)日本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海洋性强)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生长。(意思合理即可)
(4) 我国南北距离大(跨纬度广),产生季节差异 我国东西距离大(跨经度多),产生时间差异
(5)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疆域广大,自然环境多样,有利于农业多样化;各地景观差异大,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和平时期可以取长补短,实现有效的内部调剂;战时可以利用庞大的战略空间与敌人周旋,增强国家生存能力(意思对即可,2点)
【解析】 (1)蒙古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东部降水丰富,西部降水较少,气候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业部门的发展;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东部是太平洋,海陆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海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2)①蒙古位于蒙古高原上,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国土海拔在1000米以上;②蒙古降水量大致是南少北多,自北向南减少。
(3)日本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蒙古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稀少,地形以高原为主,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
(4)①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所以我国冬季(1月)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造成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②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由此造成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漫天星斗的漫漫黑夜的差异。
(5)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在于: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疆域广大,自然环境多样,有利于农业多样化;各地景观差异大,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国防战略纵深大,有利于国防安全等。
27.根据“中国人口增长图”和“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快或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加快或减缓)。
(2)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____(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案】(1) 慢 加快
(2)13.4
(3) 增加 减缓 计划生育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解放前,我国饥饿贫困,又处于战争,医疗水平低,人口增长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2)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约为13.4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分析图示可知,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但是人口增幅是在减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8.中国首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下图示意首批国家公园位置范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地势最高的国家公园是________国家公园,其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
(2)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东南动植物资源的宝库,地处闽和_______(简称)两省交界处,植被以____________为主。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俄罗斯、___________两国毗邻,它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气候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4)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阶梯,地跨川甘陕三省,经考察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位于____________山脉中段。
(5)中国设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三江源 青藏高原
(2) 赣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 朝鲜 纬度因素/纬度位置
(4) 二 秦岭
(5)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据图可知,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国家公园。
(2)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福建省与江西省的交界处,其中福建省简称闽,江西省简称赣。由于福建省和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所以武夷山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交界处,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一般来说,纬度高,接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纬度低,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由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纬度高,气温低,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由于纬度低,气温高,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造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气候上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4)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由四川省岷山片区、四川省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省秦岭片区、甘肃省白水江片区组成,地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经考查,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位于秦岭山脉中段。
(5)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我国设立国家公园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品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29.读我国冬、夏季风影响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影响我国季风的名称是:① ________②西北季风③________。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主要是根据________的影响范围划定的,受季风影响,张家界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是________多雨。
(3)季风气候对我国自然和经济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比同纬度世界其它平原地区气温________(填“偏低”或“偏高”),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________(填“偏南”或“偏北”)。
(4)下图中反映出的气候特征分别与上图中的城市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 武汉 B.乙 海口 C.丙 北京 D.丁 乌鲁木齐
【答案】(1)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2) 夏季风 夏季
(3) 偏低 偏北
(4)D
【解析】 (1)据图可知,①来从太平洋吹向我国大陆的东南季风,③来从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的西南季风。
(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所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主要是根据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划定的。张家界市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夏季多雨。
(3)我国东部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北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寒冷,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比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平原地区气温偏低。我国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使我国东部地区比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平原地区气温偏高,所以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偏北。
(4)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选项对应错误;乙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选项对应错误;丙图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选项对应错误;丁图夏热冬寒,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年温差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乌鲁木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选项对应正确。故选D。
30.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分界点:A_______, B_______;湖泊:E_________, F_______;河流:①________,②_______;城市:C______,D______。
(2)长江的发源地是_____。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______、水量最______、流域面积最_______的河流。
(3)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上、中、下)游河段。从______高原奔腾而下,流经______山区,陡然下降流入_____盆地 ,河流落差极大。
【答案】(1) 宜昌 湖口 巢湖 太湖 嘉陵江 湘江 武汉 重庆
(2) 唐古拉山脉 长 大 广
(3) 上 青藏 横断 四川
【解析】 (1)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A湖北省宜昌,中下游分界点是B江西省湖口;E巢湖位于安徽省,F太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江苏省最大湖泊;①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在D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②湘江,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C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2)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千米),水量最大的河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支流众多),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3)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落差大,河流湍急,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所以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流经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陡然下降流入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为紫色盆地,适宜发展种植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