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提高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提高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8 10:01: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考期中试卷(提高卷一)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50分)
我国各省份的宣传广告语各具特色,反映出他们对自家特色的定位。读①②③④四省份的轮廊图和广告语,完成下面小题。
1.“绿城寻歌壮乡情”说明该省份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壮族 C.傣族 D.蒙古族
2.“晋善晋美”对应的省份是( )
A.山西省 B.陕西省 C.山东省 D.云南省
3.四省份中,相邻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今年4月16日9时56分,从酒泉升空的神舟十三号飞船6个月后平安降落在附近的东风着陆场,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完成下面小题。
4.神舟十三号飞船平安降落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日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最晚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
C.此日,枣庄昼长夜短 D.刚落地时,现场直播画面中有大象跑过
5.在我国4个卫星发射基地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 )
A.海南文昌 B.甘肃酒泉 C.山西太原 D.四川西昌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结合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总人口 年龄构成(占比%)
数量(万人) 年增长率(%)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第七次 141178 0.53 17.95 63.35 18.70
变化 +7206 -0.04 +1.35 -6.79 +5.44
地区分布(占比%) 城乡人口(占比%)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部 城市 乡村
第六次 37.78 26.62 26.90 8.18 49.68 50.32
第七次 39.93 25.83 27.12 6.98 63.89 36.11
变化 +2.15 -0.79 +0.22 -1.20 +14.21 -14.21
6.表格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是(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C.劳动人口持续增加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7.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建养老设施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下图为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出现负增长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④老龄化程度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大 B.消费市场增加
C.环境压力减小 D.就业压力减小
10.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的再次调整是为了( )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B.满足人们“多子多福”的愿望
C.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D.保住“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称号
材料: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图片反应中秋佳节的图片是( )
A. B. C. D.
12.下列少数民族及其主要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A.彝族——火把节 B.傣族——歌墟节 C.壮族——泼水节 D.蒙古族——丰收节
13.各民族都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为了各民族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民族政策是( )
A.各少数民族不设自己的语言学校 B.各少数民族聚居地要遵守汉族的传统习惯
C.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各少数民族不得更改自己风俗习惯
下图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既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东北——西南走向,且西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的一组山脉是( )
A.长白山、武夷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
C.昆仑山、祁连山 D.巫山、雪峰山
15.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区分界线是( )
A.昆仑山脉 B.横断山脉 C.祁连山脉 D.天山山脉
16.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7.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类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18.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水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B.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我国众多大河便利了南北交通
D.河流从第三级阶梯流向第一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供应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26座场馆的电能,全部是由张家口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转换而来的绿色电能,是世界上首次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供应所有竞赛场馆用电的一场奥运会。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京津冀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开幕式当天,地球运行到( ),张家口昼夜长短为( )
A.甲,昼短夜长 B.乙,昼长夜短
C.丙,昼夜等长 D.丁,昼短夜长
20.位于北京西北100多千米的张家口,雪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降雪期长,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合办地。下列不是张家口雪场成为本届奥运会的合办地的主要优势的是( )
A.山地为主,地势高起伏大 B.降雪期长
C.离北京近 D.地形平坦,坡度较小
21.“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说明场馆供电与下图中哪种发电形式有关( )
A. B. C. D.
22.张家口是蒙古高原冷空气进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据此可知,张家口风能发电的高峰期为( )
A.秋冬季节 B.春夏季节 C.每日早晚 D.每日中午
23.奥运火炬在开幕式上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的理念是( )
A.低碳节能的绿色办奥 B.带动冰雪运动的共享办奥
C.督察到位的廉洁办奥 D.促进国际交流的开放办奥
24.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一个月,报名人数就突破65万,冬奥会发布的志愿者招募条件中除了“具备志愿服务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冬奥会志愿者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
A.汉语和英语 B.英语和西班牙语
C.法语和俄语 D.英语和阿拉伯语
25.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据图判断下列关于长江生态问题及其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易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B.中下游地区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易引发洪涝灾害
C.上游与中下游地区的生态问题之间有着直接联系
D.长江防灾减灾的重要任务只需要放在中下游地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马六甲海峡地处________地区(亚洲分区)。图中A表示________洋,B表示________洋,马六甲海峡是沟通这两个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
(2)F半岛属于________气候类型。
(3)D表示________运河,它是亚洲与________洲的分界线,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它沟通了红海和________海。
(4)E半岛上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老挝、________。
27.读中国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直线AB是著名的胡焕庸线,字母A所在地是________,字母B所在地是________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具有________的分布特点。
(3)我国全省人口每平方千米在700人以上的省有:河南、山东、江苏和________。
(4)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以江苏、西藏为例:江苏地形以________为主,气候________,自然环境优越,人口稠密;西藏地处________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所以人口稀少。
28.疆域辽阔位置优,各族人民同奋斗 辽阔的疆域给了我们优越的自然条件,我们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我国的邻国名称:A________D________。对比分析两国的海陆位置有何不同:________,我国与以上两国相比,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在________。
(2)关于我国国土辽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领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B.陆地国土辽阔,陆上国界线长达18000多千米
C.海洋国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达22000多千米
D.国土辽阔,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超过了5000千米
(3)“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十九大会议代表中有不少的少数民族代表,①②③④代表中,________是回族,该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省区)。
(4)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上述报告内容阐述了中国人口目前的一大问题是________,它会给社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________。2016年1月1月,国家重新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是________。
29.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________,它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级阶梯上。由于______,这里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_______,当地是我国______的聚居区。
(3)小刚看到的一望无际的旱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由图可看出该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
(4)小红所到的“鱼米之乡”是_______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级阶梯上。
(5)综上所述,我国地势______,呈______状分布。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______、祁连山脉______;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巫山、______。
(6)我国这种地势特征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___________ ,有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___________ 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_________很大,水能________极为丰富。
30.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乙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__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不多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地为________气候,乙地为________气候。
(5)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呈现冬季______,夏季_______的气候特征。
(6)影响我国各地冬季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影响我国各地夏季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商务星球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考期中试卷(提高卷一)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50分)
我国各省份的宣传广告语各具特色,反映出他们对自家特色的定位。读①②③④四省份的轮廊图和广告语,完成下面小题。
1.“绿城寻歌壮乡情”说明该省份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壮族 C.傣族 D.蒙古族
2.“晋善晋美”对应的省份是( )
A.山西省 B.陕西省 C.山东省 D.云南省
3.四省份中,相邻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答案】1.B2.A3.C
【解析】1.“绿城寻歌壮乡情”指壮族,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B正确;藏族主要位于西藏自治区,特色有赛牦牛,A错误;傣族主要位于云南省,特色有孔雀舞,C错误;蒙古族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有摔跤、骑马,D错误。故选B。
2.晋是山西省的简称,A正确;陕西省简称陕或秦,B错误;山东省简称鲁,C错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D错误。故选A。
3.①为广西壮族自治区,②为山西省,③为福建省,④为江西省。福建省与江西省以武夷山脉为界。武夷山脉以东为福建省,以西为江西省,C正确。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山西省不相邻,A错误;山西省与福建省不相邻,B错误;广西壮族自治区与江西省不相邻,D错误。故选C。
今年4月16日9时56分,从酒泉升空的神舟十三号飞船6个月后平安降落在附近的东风着陆场,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完成下面小题。
4.神舟十三号飞船平安降落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日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最晚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
C.此日,枣庄昼长夜短 D.刚落地时,现场直播画面中有大象跑过
5.在我国4个卫星发射基地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 )
A.海南文昌 B.甘肃酒泉 C.山西太原 D.四川西昌
【答案】4.C5.A
【解析】4.神舟十三号飞船平安降落时是4月16日。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最晚是北京白昼最短的冬至日,A错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是夏至日6月22日,B错误。此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C正确。大象生活在热带地区,东风着陆场在内蒙古自治区,刚落地时,现场直播画面中不可能有大象跑过,D错误。故选C。
5.在我国4个卫星发射基地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文昌,纬度19°N附近,甘肃酒泉纬度在40°N附近,山西太原纬度在36°N附近,四川南昌纬度在28°N附近,故选A。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结合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总人口 年龄构成(占比%)
数量(万人) 年增长率(%)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第七次 141178 0.53 17.95 63.35 18.70
变化 +7206 -0.04 +1.35 -6.79 +5.44
地区分布(占比%) 城乡人口(占比%)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部 城市 乡村
第六次 37.78 26.62 26.90 8.18 49.68 50.32
第七次 39.93 25.83 27.12 6.98 63.89 36.11
变化 +2.15 -0.79 +0.22 -1.20 +14.21 -14.21
6.表格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是(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C.劳动人口持续增加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7.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建养老设施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答案】6.D7.A
【解析】6.表格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总数增加,总人口年增长率由0.57%下降到0.53%,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15~59岁劳动人口占比由70.14%下降到63.35%,说明我国劳动力人口到数量减少;60岁及以上占比由13.26%上升到18.70%,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表中数据不能显示人口分布情况。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根据图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需要增建养老设施,A正确;我国劳动力人口比例在减小,不需要增加就业机会,B错误;扩大城市规模是应对城市化的措施,C错误;完善产业结构与人口问题无关,D错误。故选A。
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下图为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出现负增长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④老龄化程度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大 B.消费市场增加
C.环境压力减小 D.就业压力减小
10.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的再次调整是为了( )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B.满足人们“多子多福”的愿望
C.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D.保住“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称号
【答案】8.D9.B10.A
【解析】8.由图可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总人口在在增长,少数民族比重由8.49%增加到8.89%,①②错误。城镇人口比重由49.68%增加到63.89%,城镇人口占比提高了,60岁以上人口比重由13.26%增加到18.70%,,老龄化程度加剧,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9.由材料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变大,消费市场增加,B正确。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环境压力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住房、交通压力也会增加,A、C、D错误。故选B。
10.我国人口政策的再次调整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A正确。多子不一定多福,人口大国劳动力丰富,但人均资源减少,环境压力大,故满足人们“多子多福”的愿望,保住“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称号观点错误,我国人口增长率低,没有负增长,B、C、D错误。故选A。
材料: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图片反应中秋佳节的图片是( )
A. B. C. D.
12.下列少数民族及其主要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A.彝族——火把节 B.傣族——歌墟节 C.壮族——泼水节 D.蒙古族——丰收节
13.各民族都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为了各民族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民族政策是( )
A.各少数民族不设自己的语言学校 B.各少数民族聚居地要遵守汉族的传统习惯
C.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各少数民族不得更改自己风俗习惯
【答案】11.A12.A13.C
【解析】11.A是嫦娥奔月,反映中秋节,A正确;B是春联,反映春节,B错误;C是龙舟,反映端午节,C错误;D是《清明》中“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场景,反映清明节,D错误;故选A。
12.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彝族——火把节,A正确;壮族的歌墟节,B错误;傣族的泼水节,C错误;高山族的丰收节,D错误;故选A。
13.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C正确;各少数民族可以开设自己的语言学校,A错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既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东北——西南走向,且西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的一组山脉是( )
A.长白山、武夷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
C.昆仑山、祁连山 D.巫山、雪峰山
15.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区分界线是( )
A.昆仑山脉 B.横断山脉 C.祁连山脉 D.天山山脉
16.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7.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类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18.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水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B.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我国众多大河便利了南北交通
D.河流从第三级阶梯流向第一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答案】14.B15.A16.A17.B18.B
【解析】14.由图可知,太行山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故大兴安岭和太行山脉既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东北西南走向,且西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的一组山脉,B正确。长白山、武夷山不是阶梯分界线山脉,昆仑山大致东西方向、祁连山西北东南走向,巫山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A、C、D错误。故选B。
15.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二者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A正确。横断山脉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分界线,B错误。祁连山脉是内蒙古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C错误。天山山脉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分界线,D错误。故选A。
16.我国四大盆地有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四大盆地中,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读图可得,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在五种基本地形中,占面积比例最大的是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3%,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B正确。对河流的影响,水向低处流,总体大都向东流,注入太平洋,A错误。同时东西流向的河流也沟通了我国东西部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C错误。另外,河流从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三级阶梯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D错误。故选B。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供应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26座场馆的电能,全部是由张家口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转换而来的绿色电能,是世界上首次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供应所有竞赛场馆用电的一场奥运会。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京津冀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开幕式当天,地球运行到( ),张家口昼夜长短为( )
A.甲,昼短夜长 B.乙,昼长夜短
C.丙,昼夜等长 D.丁,昼短夜长
20.位于北京西北100多千米的张家口,雪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降雪期长,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合办地。下列不是张家口雪场成为本届奥运会的合办地的主要优势的是( )
A.山地为主,地势高起伏大 B.降雪期长
C.离北京近 D.地形平坦,坡度较小
21.“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说明场馆供电与下图中哪种发电形式有关( )
A. B. C. D.
22.张家口是蒙古高原冷空气进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据此可知,张家口风能发电的高峰期为( )
A.秋冬季节 B.春夏季节 C.每日早晚 D.每日中午
23.奥运火炬在开幕式上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的理念是( )
A.低碳节能的绿色办奥 B.带动冰雪运动的共享办奥
C.督察到位的廉洁办奥 D.促进国际交流的开放办奥
24.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一个月,报名人数就突破65万,冬奥会发布的志愿者招募条件中除了“具备志愿服务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冬奥会志愿者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
A.汉语和英语 B.英语和西班牙语
C.法语和俄语 D.英语和阿拉伯语
【答案】19.A20.D21.C22.A23.A24.A
【解析】19.根据所学可知,春分为3月21日前后,夏至为6月22日前后,秋分为9月23日前后,冬至为12月22日前后。开幕式当天为2月4日,在12月22日和3月21日之间,因此可知,地球运行到冬至和春分之间的甲;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张家口所在的北半球昼短夜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读图可知,张家口以山地为主,地势高、起伏大,且降雪期长,满足滑雪场对地形和雪量的要求;张家口离北京近,便于两地联合举办奥运会;地形平坦,坡度较小不适合举办滑雪运动,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说明场馆供电主要是风电,即利用风能发电,C正确。A为水电,B为太阳能发电,D为火电,都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22.张家口是蒙古高原冷空气进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冷空气主要在秋冬季盛行,据此可知,张家口风能发电的高峰期为秋冬季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奥运火炬在开幕式上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减少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充分体现了低碳节能的绿色办奥理念,A正确。 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并不能体现带动冰雪运动的共享办奥,不能体现督察到位的廉洁办奥,不能促进国际交流的开放办奥,BCD错误。故选A。
24.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冬奥会志愿者使用的语言有英语,中国是此届奥运会的主办国,因此冬奥会志愿者使用的语言有汉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据图判断下列关于长江生态问题及其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易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B.中下游地区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易引发洪涝灾害
C.上游与中下游地区的生态问题之间有着直接联系
D.长江防灾减灾的重要任务只需要放在中下游地区
【答案】D
【解析】长江上游地区由于地形崎岖,降水集中,所以水土流失严重,且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故A项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形平坦,河流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淤积,使得河湖的水位上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B项正确;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当进入中下游后,由于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淤积使水位上涨,易发生洪涝灾害,故C项正确;长江上游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上中下游地区都需要防灾减灾,故D项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马六甲海峡地处________地区(亚洲分区)。图中A表示________洋,B表示________洋,马六甲海峡是沟通这两个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
(2)F半岛属于________气候类型。
(3)D表示________运河,它是亚洲与________洲的分界线,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它沟通了红海和________海。
(4)E半岛上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老挝、________。
【答案】(1) 东南亚 太平 印度
(2)热带季风
(3) 苏伊士 非 地中
(4) 越南 缅甸
【解析】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从地理分区上看,属于东南亚。图中A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B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
(2)F半岛是印度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3)D运河是位于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印度洋到大西洋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4)E半岛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上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其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是越南、老挝、缅甸。
27.读中国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直线AB是著名的胡焕庸线,字母A所在地是________,字母B所在地是________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具有________的分布特点。
(3)我国全省人口每平方千米在700人以上的省有:河南、山东、江苏和________。
(4)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以江苏、西藏为例:江苏地形以________为主,气候________,自然环境优越,人口稠密;西藏地处________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所以人口稀少。
【答案】(1) 黑河
腾冲
(2)东多西少
(3)台湾省
(4) 平原 湿热 青藏
【解析】 (1)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A黑河一云南省的B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2)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一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 此线以东人口多,人口密度大,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少,人口密度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
(3)由图可知,我国全省人口每平方千米在700人以上的省有:河南省(豫)、山东省(鲁)、江苏省(苏)和台湾省(台)。
(4)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以江苏、西藏为例: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自然环境优越,人口稠密;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自然环境恶劣,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所以人口稀少。
28.疆域辽阔位置优,各族人民同奋斗 辽阔的疆域给了我们优越的自然条件,我们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我国的邻国名称:A________D________。对比分析两国的海陆位置有何不同:________,我国与以上两国相比,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在________。
(2)关于我国国土辽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领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B.陆地国土辽阔,陆上国界线长达18000多千米
C.海洋国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达22000多千米
D.国土辽阔,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超过了5000千米
(3)“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十九大会议代表中有不少的少数民族代表,①②③④代表中,________是回族,该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省区)。
(4)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上述报告内容阐述了中国人口目前的一大问题是________,它会给社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________。2016年1月1月,国家重新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是________。
【答案】(1) 蒙古 日本 蒙古是内陆国,日本是岛国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海陆交往都很便利
(2)D
(3) ① 宁夏回族自治区
(4)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加重等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解析】 (1)读图可知,邻国A是蒙古,D是日本;蒙古位于内陆地区,属于内陆国家,日本四面环海,是岛国;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沿海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我国陆上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往来,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对外交流和合作。
(2)据所学知识可知,领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排除A;陆地国土辽阔,陆上国界线长达22000多千米,海洋国土辽阔,排除B;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排除C;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距离约为5500千米,东西距离约为5200千米,都超过了5000千米,D正确,故选D。
(3)读图可知,回族有戴小白帽的习俗,故①是回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4)读题可知,我国人口目前第一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减少,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患病、失能、失智的比例可能会大幅增加,社会养老负担加重;2016年1月1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29.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________,它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级阶梯上。由于______,这里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_______,当地是我国______的聚居区。
(3)小刚看到的一望无际的旱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由图可看出该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
(4)小红所到的“鱼米之乡”是_______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级阶梯上。
(5)综上所述,我国地势______,呈______状分布。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______、祁连山脉______;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巫山、______。
(6)我国这种地势特征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___________ ,有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___________ 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_________很大,水能________极为丰富。
【答案】(1) 青藏高原 一 海拔高
(2) 内蒙古高原 蒙古族
(3)平原
(4) 长江中下游 三
(5) 西高东低 阶梯 昆仑山 横断山 大兴安岭 太行山 雪峰山
(6) 降水 东西 落差 资源
【解析】 (1)雪域高原指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其海拔最高,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由于海拔高,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化水由高原流淌,为河湖提供水源,使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2)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是内蒙古高原,这个高原地表特征是地面平坦,是少数民族蒙古族的聚居区,蒙古族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大会。
(3)“一望无际”说明地面平坦,因此地形应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
(4)“鱼米之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热,适合水稻的生长,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淡水渔业;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上,是平均海拔最低的阶梯。
(5)综上所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第一级阶梯地形区主要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由于地势西高东低,众多河流自西向东流,便于东西交通,特别是南方的河流,水量大,利于航运。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我国许多水电站建在阶梯交界处。
30.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乙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__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不多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地为________气候,乙地为________气候。
(5)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呈现冬季______,夏季_______的气候特征。
(6)影响我国各地冬季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影响我国各地夏季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1) 甲 乙
(2) 乙 甲
(3)C
(4)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5) 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6) 纬度位置 地形
【解析】 (1)读图可知,甲地1月气温约-5℃,低于0℃,乙地1月气温约1℃,高于0℃。甲地最高温约26℃,最低温约-5℃,气温年较差约31℃,乙地最高温约26℃,最低温约1℃,气温年较差约25℃,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乙地。
(2)年降水总量等于各月降水量的和,读图可知,乙地年降水总量约1350毫米,乙地降水量约800毫米,乙地年降水总量多。甲地夏季多雨,降水达500毫米左右,冬季干燥,降水约50毫米;乙地夏季多雨,约500毫米,冬季少雨,约160毫米,甲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3)甲乙两地地冬季降水少,A错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不是各月降水都少,B错误;降水集中在夏季,C正确;冬季降水少,D错误;故选C。
(4)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5)冬季风降温减湿,使我国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风增温增湿,使我国大多数地方夏季高温多雨。
(6)我国冬季气温从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因为地形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海拔过高,夏季气温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