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5 奇妙的透镜学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5 奇妙的透镜学案(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9 08: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 奇妙的透镜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有关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几个名词。
3.认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INCLUDEPICTURE"学习行为指导.TIF" INCLUDEPICTURE "学习行为指导.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学习行为指导.TIF" \* MERGEFORMAT
————————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区别方法:
1..触摸法(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
2.聚焦法(射入平行光,会聚的是凸透镜,发散的是凹透镜)。
3.用眼看(把透镜放到字上,看透镜后的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INCLUDEPICTURE"自主探究.TIF" INCLUDEPICTURE "自主探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自主探究.TIF" \* MERGEFORMAT
自主阅读教材P65~6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透镜有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做凹透镜。
2.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③④⑥;属于凹透镜的有①②⑤。
友情提醒:
凸透镜能使光会聚,凹透镜能使光发散,会聚不一定相交,而发散不一定不相交;会聚指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较原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发散指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较原光线远离主光轴。
归纳总结:
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
2.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3.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自主阅读教材P6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类型 凸透镜 凹透镜
作用 对光有会聚作用
(会聚透镜) 对光有发散作用
(发散透镜)
光路图
4.在台湾南投县一间道场曾发生火灾,当时勘查发现祸源竟是“水晶球”,原来道场为趋吉避凶,在门口摆放了一个水晶球,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水晶球下方的塑料地毯点燃,引起火灾。
自主阅读教材P66~6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光心,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f叫凸透镜的焦距,直线MN叫凸透镜的主光轴。
6.如图所示是利用手电筒在光具座上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装置,测量前,应调节手电筒的反光碗,使其发出的光线尽量接近于平行光,使其垂直射入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最小的光点为止,光点到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INCLUDEPICTURE"合作探究.TIF"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1.对学
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方案一 完成教材P66的“活动1”的探究活动。
方案二 完成教材P67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