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9 08: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学校: XXX县XX小学
姓名: XXX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桥》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课题 《桥》 建议用时 20分钟
学习目标 1.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好文中的短句,初步感受洪水的凶猛。
作业设计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shā yǎ sǎng zi shēn yín 二、用“\”划出每组中加点字错误的读音,并在括号里改正。 A.吞没(méi) 搀扶(chān) 狞笑(níng) 蹿上来(cuān) ( ) B.祭奠(diàn) 放肆( sì) 流淌(tǎng) 折回来(zhē) (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改为陈述句) (2)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改为“把”字句) 四、根据要求,从文中摘录句子写一写,读一读。 (1)描写雨: (2)描写洪水: (3)描写桥:
设计意图 主要考查对字形和字音的掌握;对句子转换的理解能力;对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桥》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课题 《桥》 建议用时 20分钟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2.能圈画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作业设计 一、阅读《桥》选段,回答问题。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 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我们从句中的“蹿、舔”中感受到 , 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 一句中体会出来。 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细读语句,体会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 (1)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 。 (2)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 。 3.读画线的句子,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要喊什么 请你写下来。 4.读文章,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 、
设计意图 主要考查通过课内阅读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穷人》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课题 《穷人》 建议用时 20分钟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写18个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 3.能抓住课文关键句子,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穷”。
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xiōng yǒng xī miè péng pài sháo zi 二、补充词语。 自言( )( ) 忐忑( )( ) ( )惊( )跳 ( )( )自受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穷人》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全文是按 顺序, 以 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的故事,表现了渔夫夫妇 、 、 的美好品质。 四、读句子,完成练习。 句子①: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浪,溅起一阵阵浪花。 句子②: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这两句话都是环境描写,句子①描写了( ),句子②描写了( )。 A. 屋外恶劣的自然环境 B.屋内的温暖与舒适 这两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 A.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体现了桑娜的勤劳能干。 B.天气如此恶劣,渔夫还要出海打鱼,暗示出渔夫的危险,从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勤劳和他一家人生活的贫困。 C.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渔夫一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生存的自然环境太恶劣了。
设计意图 主要考查对生字和词语的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中心的能力以及对环境描写的理解能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穷人》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课题 《穷人》 建议用时 20分钟
学习目标 1.能圈画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的句子,感受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2.能联系课文内容写出桑娜的心理活动。
作业设计 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中“这样做”指 ,她这样做是因为( ) A.桑娜办事粗心,遇事不细心考虑。 B.桑娜只想到两个小孩没人抚养,必须抱回来,表现了她心地非常善良。 二、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 桑娜脸色苍自,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忐忑不安: 2、用“ ”画出神态描写的句子,“ ”画出心理活动的句子。 3、“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的“也”能否删掉?为什么? 4、这段话写出了桑娜抱回孩子后 的心情。 5、你觉得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神态 心理活动)可以看出?
设计意图 主要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形象的分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课题 《金色的鱼钩》 建议用时 20分钟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作业设计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喜( )望( ) ( )边( )涯 ( )( )一息 ( )( )腾腾 ( )长( )短 昏迷( )( ) 二、阅读《金色的鱼钩》,回答问题。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 J 点儿的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 又跑了!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 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 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 块似的,沉重极了。 1.用“ ”画出老班长的神态,用“ ”画出老班长的语言 2.从老班长的表情、语言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选择题。 1.“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 A.这个鱼钩是金子做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B.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闪烁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
设计意图 主要考查对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句子的辨析;对人物形象的辨析;还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作业设计
课题 口语交际 建议用时 20分钟
学习目标 1.能根据任务情景说服别人,在说服时讲清楚想法和理由。 2.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作业设计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一、假如你要竞选学习委员,下面哪些竞选理由可以采纳?(在合适的理由后面打“√”) 1.如果我当上了学习委员,我会主动帮助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复习功课。() 2.如果我当上了学习委员,我会热心解答同学们在课上没听懂的问题。( ) 3.如果我当上了学习委员,我会帮助没写完作业的同学把作业写完。 ( ) 4.如果我当上了学习委员,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同学们做出榜样。( ) 二、你如何说服妈妈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呢? 三、11月9日是我国消防宣传日,于是你想和班长商量出一期关于“消防知识”的板报,你会怎么说呢?试着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你:班长,11月9日是我国消防宣传日,我们 班长:出这样一期板报有什么意义呢? 你:这期板报的意义可大了, 班长:听起来很不错!那就由你负责这次的板报把。 你:
设计意图 考查围绕观点选择材料的能力;考查围绕观点进行论述的能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四 建议用时 20分钟
学习目标 1、在阅读中通过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小说的情节,以及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的形象。 2、通过交流、朗读,加深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作业设计 一、交流平台。 《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课文都是 (体裁),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 ,《金色的鱼钩》中的 。 1.通过 感受人物形象。从《桥》中老支书组织人群过桥这一事件,可以体会到他 的品质。 2.借助 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贫苦,反衬 内心世界的富有。 3.“‘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这是通过 、 描写刻画桑娜的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1.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 钺( ) 旌( )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 )。 3.张飞,姓张,名( ),字( ),是三国时期( )国大将,他和( )、( )在桃园三结义。 4.从文中可以看出张飞是一个 的人。朗读时要注意读出张飞的 之气。
设计意图 考查对本单元写法知识的掌握;考查依据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四 建议用时 20分钟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作业设计 一、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1)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 的内心世界。五个省略号说明桑娜的心理活动在不断转换,时而 、时而 、时而 …… (2)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 的担心,以及“我”因担心而无比 、 、 的心情。 仿写: 二、日积月累。 1.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回答问题。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久居他乡的句子是 , 。 请展开想象,儿童看到诗人后,会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考查对古诗的默写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