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9 10: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教材单元 第一单元 课时 总课时
课题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核心知识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节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可控目标 1.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预设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及作者。2.掌握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3.准确朗读并默写,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学会赏析名句的方法,增强古诗文修养。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剖析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
难点 1.朗读本诗,把握诗的内涵,体会作者运用的拟人手法。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
知识联系 纵向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节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横向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情分析 易理解 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探究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节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教学资源 PPT课件、畅言系统
教 学 策 略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自学阶段 确立目标 1.激发学诗的兴趣,积累诗的名句。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3.朗读本诗,把握诗的内涵,体会作者运用的拟人手法。4.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自主学习 【问题引领、尝试自学】——老师要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寄:寄托,托付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补充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2.诵读课文,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结合注释读懂诗意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内化阶段 合作探究 【 涉入话题、导入课文】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唐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唐诗》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社会黑暗,赞美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合作探究、分组讨论】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要点: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愁心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5.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被贬官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7.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小结: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展示交流 分小组依次到畅言系统展示学习效果,教师点拨指导。
反馈阶段 归纳小结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直到夜郎西,想象惊人,气概超逸,气势灵动,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艺术个性。
课堂检测 【巩固练习、中考链接】1这首诗开头一句写景除了点明时令外还有什么作用?2;首句有哪些意象?3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______________。4;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之地偏远?5;赏析;(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答案;1;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离情别绪。2;杨花;子归鸟3;想象(拟人);同情关怀(思念关怀)。4;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5;(1)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愚节令,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2)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直到夜郎西,想象惊人,气概超逸,气势灵动,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艺术个性。(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征,李白内心的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和深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隔千里的天涯沦落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教学反思
PAGE